想要真正收获运动益处,必须走出这2个误区!
春光灿烂,繁花盛开。被寒冷而沉闷的冬天封住脚步的我们,是时候出来走走,活动活动筋骨,迎接和煦的春光,享受满园春色。
积极的体力活动大幅减低癌症幸存者死亡风险
最近,一项发表于肿瘤领域顶级期刊《JAMA》子刊的研究提示了,体育锻炼对肿瘤幸存者的重要性。
与体力活动缺乏的癌症幸存者相比,积极参加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66%有关;
相反,每天久坐超过八小时则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1%有关;
每天久坐超过八小时且缺少体育锻炼的癌症幸存者死亡风险最高。
长期运动打造体内“抑癌环境”
运功抗癌的证据近年来不断增加,且在食管癌、肝癌、肺癌、子宫内膜癌等等不同癌症中均有体现。
关于肿瘤患者运动后如何抗癌的机制研究显示,运动后体内的肌细胞因子会产生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且运动后一段时间的肿瘤患者中提取的血清能够显著减慢癌细胞生长。
当然,打造体内的“抑癌环境”需要坚持长期运动。
肿瘤患者
常见的运动误区及正确建议
1、运动时间不合理
中国的特色集体活动——广场舞,在中老年人当中很受欢迎。据小编观察,广场舞的时间大都于晚上进行,甚至延续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
然而,这样的时间安排并不合理。因为强度较高的运动可能会改变昼夜节律,并延迟促睡眠激素——褪黑素的产生。而且,晚上进行的剧烈运动不仅影响当天的睡眠,还会导致第二天褪黑素的分泌,让人难以入睡。
如果身体适应了晚上的运动,那么生物钟也会发生变化,将入睡习惯往更晚的固定时间推迟,并不利于肿瘤患者的身体康复,也违背了运动的初衷。
建议
尽量将运动时间提早
研究人员发现,早上8~10点的运动抗癌效果最好,主要是这个时间段的运动有助于褪黑素的正常分泌,以及有利于副交感神经在晚上发挥正常功能。因此,建议肿瘤患者和癌症幸存者将一天中强度较大的运动安排在上午时间。
晚上可进行低强度运动
随着白天时间的延长和气温的上升,很多患者仍旧需要在晚饭后进行适当运动。小编建议肿瘤患者,在晚上或傍晚时分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睡前瑜伽等。
2、运动频率不规律
肿瘤患者大都了解运动有益于健康,也从内心认同运动的好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因各种原因,一些人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
这样没有规律的运动并不能帮助我们建立长期运动的习惯,从而难以达到培养体内“抑癌环境”的目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运动强度计划不合理、自身惰性等主观因素;气温变化、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
建议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每位患者自身情况存在差异,因此不能“一刀切”,应结合目前所在的阶段为自己制定适合的运动,具体规划可借鉴《盲目运动不可取!肿瘤患者需注意区分这三个时期》
做好长期运动的心理准备并坚持下去
“先胜而后战”的战略思维告诉我们,在心理建设和合理的计划下做事情,必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运动这件小事,很多人都能做好,但贵在坚持。
本文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