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新增 4477,划江封控后的上海怎么样了?
本文作者:yxtlavi
3 月 27 日,上海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通告」,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采取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的政策。
3 月 28 日 5 时起,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包括浦东新区全区,奉贤区全区,金山区全区,崇明区全区,闵行区浦锦街道、浦江镇,松江区新浜镇、石湖荡镇、泖港镇、叶榭镇)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 月 1 日 5 时解封。
4 月 1 日 3 时起,按照压茬推进的原则,对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 月 5 日 3 时解封。
就在发布分区分批核酸筛查的当日,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 50 例、无症状感染者 3450 例。3 月 28 日,上海新增 96 例确诊、4381 例无症状感染者。
从网格化管理到半封控政策,如此转变之下,上海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划江封控下的上海
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这样的政策被网友戏称为「鸳鸯锅」。江对岸的政策转变,也会牵动另一边群众的心情。
上海曾因网格化管理、居民临时被通知继续隔离等情况,在 23 日迎来过一波买菜高峰,当日「上海买菜」上了热搜,许多人拍下了当天上海超市里的情形:超市人头攒动,新鲜蔬果被抢夺一空。
随后,许多地区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闵行区一些慈善超市和附近的封控小区合作,由超市当天采购,配送到各个封控小区,志愿者送达至每户家庭,等等。
但如今浦东封控,居民理所当然出门买菜备菜,对岸的浦西也受到影响。封控的前夕,有部分地区再度出现买菜难的情况。
家住浦西长宁区的小陈(化名)小区一直未封控,她每天正常出门购菜。在得知浦东即将封控后,她想买菜送到住在浦东的父母家,但等她来到超市后,发现超市内摩肩接踵,菜也剩的不多了。小陈辗转了几家超市才买够食材送过去,晚上十点多赶回来时在高架上还堵了车。
小陈供图
许多居住在浦东的居民,担心自己再次陷入买菜难的情况,所以赶在封控前去浦西买菜,住在浦东乡下的老人还在封控前挖野菜储备。但多位居住在浦东的居民和丁香园表示,如今买菜的情况已经比之前改善不少,虽然菜价上涨,但配送员明显增多了,「买够菜」已不成大问题。
除了买菜,封控后出行问题也难以避免。进入三月后,随着感染者的增加,上海许多公司选择让员工居家办公,但一些岗位因其特殊性不能线上,医生就属于其中一种。
来自浦东某医院的放射科医生王永利(化名),因为居住在浦西,所以在封控的前一晚被医院紧急召回,和他一起被召回的还有科室内其他 20 个同事。大家白天上班,晚上铺行军床睡。
王医生在去年 11 月和今年 3 月都经历过闭环管理,当时医院门诊急诊都停掉了,大家吃住都在医院,所以这个流程对王医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如今的情况有所不同,白天他的工作仍比较紧张,晚上 5 人同屋睡让他很难休息好。
上海目前已暂停黄浦江以东所有公交、地铁、轮渡、出租车、网约车运行,尽管因工作需要的医务人员、防疫人员等凭证明正常出行,但是只能乘坐私家车,没有私家车的医生便只能吃住在医院,而每个医院的住宿情况都不同,医生的生活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
透析患者:我不敢喝水
浦东封控后,不仅仅对单个医生有影响,对整个医疗系统都是一个挑战。
图源:丁香园评论区
同时,这样的情况下,非新冠病人就诊途径可能会因此受到改变。
上海开始网格化管控后,血透变成了难题,一些透析病人组建了微信群,随时更新各医院的血透消息,群里不乏 4 天、6 天、甚至 10 天没透析的病人。
浦东封控后,这种问题更加显现。居住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刘云(化名)已经在某医院透析 5 年,3 月 24 日由于院内有医生感染,刘云被划为密接者,医院便把 20 个患者安排去另一家医院透析,但刘云到后发现另一家医院根本不接收。
她告诉丁香园,目前浦东仅有两家接收密接者血透的医院,早已人满为患。她将情况上报给居委会和街道,但他们都表示没办法。
刘云作为密接者,只能居家隔离等消息。从 3 月 22 日至今,她已经 7 天没有透析,好几天不敢喝水,只能含一含冰块解渴。昨天晚上,一位病友在群里说,位于浦西的瑞金医院空出两个血透位置,问是否有病友能过来。刘云很想去,但由于浦东已经封控,导致跨江诊疗困难,她联系了居委会,居委依然回应,已上报、继续等待。
虽然同处于浦东,但李坤(化名)的居委会就帮助他联系了医院,开出证明。李坤已经做了多次血透,在医院忙不过来时,居委会帮他安排在凌晨,连血透前的核酸检测都为他计划好。李坤拿着居委会的证明,在南浦大桥上被准许放行。
图源:视觉中国
已经怀孕 35 周的高龄待产妇小林(化名)7 日前核酸检测为阳性,此后一直居家隔离。尽管她 27 日抗原自测已转阴,但由于无人进行核酸检测,28 日晚上,她被运送到大巴车上,转运至公租房隔离。
但到达公租房后,小林被告知「公租房没有位置了,被迫和其余 30 个感染者留在大巴车上,没有食物和水,无法下车上厕所。」
期间小林感到不适,但拨打 120 被告知因为阳性而无法处理。由于浦东封控,小林得知当下能接收阳性产妇的地方只有金山卫生中心,但没有人为她联系转运,转运大巴的司机也不了解情况。截至今天中午 12 点,她仍在大巴车上等待消息。
凌晨,正在等待感染者的大巴车。小林供图
3 月 28 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已经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切实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保障发热门诊、血透、重症、产科、儿科、放化疗等重点科室服务和在院患者收治。」
专家:关注非新冠患者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上海之所以采用这样一种重点区域加非重点区域的方式,是上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决断。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邹宇华也告诉丁香园,上海采用这样的封控方式,与其自身的地理环境有关。黄浦江将上海分为两个区域,分批分区管控更适合上海的情况。
「现有的管理政策,能有利于合理安排医护人员,能够保证核酸检测质量,同时,能合理安排封控地区的物资供应,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减少经济损失。从国际上的角度,也能降低负面影响。」通过合理地封控,也能有效地发现密接与次密接。
上海市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图源:视觉中国
三月中旬,深圳曾「按下城市 7 天暂停键」,全市筛查核酸,7 天恰好是一个潜伏期,目前深圳已连续多日个位数新增,收效良好。
邹宇华教授认为,每一个城市都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相应计划。上海有其地理特征、人口特征,同时本轮疫情区域聚集和社区散发并存,当下的政策是最适应上海的。「如果近日感染人数趋于稳定、一两周后感染人数明显减少,那么就能说明上海的封控政策有了良好的收效。」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回应,深圳与上海的情况并不一致。深圳 2 月起就将罗湖、福田等部分小区设为中风险,又在 3 月中旬进行了多轮检测,到了 3 月 25 号前后,新增人数降到了个位数,累积确诊与感染者也没有上海多。目前上海疫情市区散发,这与深圳是不同的。
常荣山教授说,在这样的政策下,癌症病人、心脏病人、尿毒症病人等,更值得关注。「封控之后,该如何维持正常的救助政策,维持人民生活物资保障,才是重中之重。」
常教授表示,上海的医疗专家云集,相信他们能解决疫情扩散下的非新冠急重症病患救治问题。封控之下,非新冠急重症病患需要获得及时救治,避免疫情中的次生灾害。常教授对上海抱有信心。
昨日,邬惊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除了血透、重症、产科、放化疗等,对于确需外出就医居民,非急危重症患者,报告社区管控工作人员后由街镇、居村委安排专用车辆,将患者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急危重症患者,由街镇或居村委联系「120」急救车辆转运,患者或家属也可自行拨打「120」的,急救中心优先派车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
策划:carollero、yxtlavi
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