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居家隔离,这些急救知识,务必了解并收藏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3-29 20:47:12

▲题图来自Bing

最近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地方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这当中一定有看病不方便或遇到突发疾病的情况,这些情况大家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顺利度过难关。

作者 | 郝希纯

本文主要包括

有慢性疾病的,怎么办?

这些急症需要看医生

这些急救方法,务必了解

有慢性疾病的,怎么办?

首先说这个,因为慢病人群实在太庞大,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加起来人群至少超过5亿,所以对于家里有患这些疾病的人,一定要提前知道如下的知识,早做准备。

1. 慢性病的,一定要把吃的药准备好,准备充足,比如冠心病的阿司匹林,他汀,硝酸甘油类的;哮喘病,哪怕很久没有发作了,也一定要备着沙丁胺醇和泼尼松片这两样药。

2. 一定要记得按时服药,这时候非常关键,不要在家里呆着,睡懒觉,药忘记吃了,可以吃完药继续睡觉。因为药忘记吃了,可能就会出现紧急的情况,比如血压突然升高,血糖突然升高,哮喘发作,这些都非常危险。

3. 熟悉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症状,提前了解起来。比如本来有冠心病,突然胸痛了,这要高度怀疑心绞痛或者心梗发作了。比如有哮喘,突然又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了,这可能就是哮喘急性发作了。比如嘴角歪了,流口水了,这可能是中风了。头晕,没力气,可能是低血糖了,这些情况,需要提前知道。

4. 提前了解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简单家庭自救手段,这个等下还会继续详细讲。比如哮喘急性发作需要吸入沙丁胺醇,冠心病胸痛可以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血压高了记得服用降压药等。

5. 建议有冠心病的,最好不要独自居住,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心病。这时候万一猝死,同伴还可以急救,做胸外按压,可以救命。

6. 最后就是,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小事,比如对于有慢阻肺的,尽量不要感冒,有心衰的,喝水不要太多,一般500-1000ml/天,糖尿病的,一定要三餐规律,避免发生低血糖。

这些急症需要看医生

隔离在家,我们也要知道哪些疾病是可以观察,哪些是必须要去医院,或者寻求医疗专业人士协助的,以下这些知识,也要好好的了解。

发热

小于3个月的婴儿,如果体温超过38度,建议看医生;3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是单纯发热,没有别的症状,可以暂时在家观察,假如出现以下任何情况,建议看医生:

烦躁或行为异常,即使服用退烧药也无法改善;

脱水的迹象和症状(如8-10小时内没有排尿、哭时无泪、口干或拒绝喝任何液体);

颈部僵硬或头痛;

腹痛;

呼吸困难;

皮疹;

关节疼痛或肿胀。

如果连续发烧超过5天,也要看医生。

咳嗽

咳嗽一般是保护性的症状,一般可以在家观察,但如果咳嗽剧烈或难以与哮喘急性发作鉴别需要去医院。

胸痛

胸痛是个很严重的情况,特别是中老年人,加上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出现胸痛,就需要去医院。

腹泻

单纯的腹泻可以观察。但是如果有腹泻带血、发热,这种情况也建议看医生。

呼吸困难

就是呼吸加快、上气不接下气的,也不要忍,去看医生,这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

言语或者四肢活动障碍

如果有突然说话不清楚了,或者肢体活动和往常不同,也需要立即看医生,因为这大概率是脑中风了。

头晕心悸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需要首先考虑高血压。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血压计了,如果在家量到血压高于180/100mmHg,你又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血压升高,那需要立即去医院;如果你本来就是高血压患者,则可以在家服用高血压药,如果0.5-1小时血压降不下来,也需要去医院看。

腹痛

常见危急重症里主要有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如果腹痛剧烈,高热,腹痛局限在右下腹(阑尾炎),右上腹(胆系疾病),全腹痛,腹部僵硬,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黄疸,精神特别的疲乏,这些都是腹部急症的表现,需要看医生。

咯血

就是咳嗽出血,这往往是肺部的严重疾病,需要看医生。

便血或者黑便

如果新发大便带血或者大便发黑,这往往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也需要去医院。注意新发,也就是之前没有过的。

这些急救方法,务必了解

在一些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昏迷、猝死、哮喘、中风或气道异物等情况,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自救,如果只是一味等待,后果也往往非常严重,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以下的这些急救的方法,也一定要了解起来。

1. 心肺复苏

2. 识别呼吸,保护气道

3. 保护性体位

4. 气道异物

5. 外伤出血的救护

对于老百姓来说,对于某个疾病的发作或者诊断可能有困难,但是知道哪些情况该怎么急救,是更重要的事,所以我专门强调了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

对于在家突然失去意识,又没有呼吸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判断为猝死,一定要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如果耽误4-6分钟,这个人将再也救不回来了。

标签: 急性发作 心肺复苏 提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