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医患关系要顺时而变,应该如何“变”?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3-30 22:54:08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716篇文章

古言有云:“因时制宜,顺时而变则为顺。”

当今时代唯变不变,事物总是在运动、发展和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迥乎不同的现象和特点。医患关系也是如此,于时间的长河中演绎变化。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医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医患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内容也不尽相同。

自医巫分离以后,医学有了明显的发展。

古时医患关系简单,从获得病情、提出诊断到实施治疗等,都由一名医生直接进行。医者对患者全面负责,患者将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完全托付于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患者主动求医,医生也主动全面了解患者。传统医患关系仅仅局限于单个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相对较少,其和谐程度与当时人们的主观愿望基本相符。

进入工业文明后,医学进步突飞猛进。

随着现代医学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往简单的医患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医学科学知识普及程度的提高,医生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渐渐淡化,医护人员变得日益大众化。

现今我国医疗领域的卫生资源配置并不均衡,出现部分城市医疗资源十分充足,而一些基层单位却资源不足的现象。同时,政府的投入不足,导致医疗机构在“自救”过程中,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这也是激化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大原因。

如何改变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现状?

01

医生层面

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互补型性格更加有利于医生、患者双方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在进行医疗决策的过程中,医生习惯于把自己在一个高于患者的地位,而非将患者当作合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从众性格的患者可以配合医生,不会造成误会。可是一个独立型人格的患者,碰上情绪不稳定的医生时,则有可能导致医生和患者双方不愉快的交往过程,从而造成医患发生冲突。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被运用到医疗领域,部分医疗人员过分依赖于仪器而忽视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一旦出现误诊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治疗失败,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实际上,在医疗过程中,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是参与者。患者提供信息,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并做出决策。同时,患者可以对决策进行探寻解惑。这样基于信任的基础上的医生、患者进行良性互动才能利于疾病的诊治,避免冲突矛盾。

02

患者层面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国际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当代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个体,医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患者的情绪也会对医生造成影响。

2020年“医生陶勇被恶意砍伤”的事件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是暴力伤医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是永远存在的。陶勇医生的那一道道疤痕成为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他曾经这样形容那段至暗时刻:“既然决定活下去了,那就要迎接更激烈更残酷的战斗,这个准备我是有的”。没有遭遇过这种经历的人很难共情,但是我们却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蓬勃的生命活力。他始终相信着他人的善与世间的善,同时保持着自己的善。

绝大多数医生都是“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黄金”,患者应给予其足够的信任。

沟通是形成医患关系的主要手段,患者一方要主动积极与医务人员沟通,就其症状、能承受的花费及预想的治疗效果等方面与医生进行坦率交流,从而改善单一的医生决定一切医疗过程的局面。同时,患者更加要理解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及辛苦性,消除对医务人员某种“敌对”态度。

03

政府层面

政府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低。高额的医疗费用严重超出患者的支付承受能力,导致部分人群一度出现“治病难”、“治不起病”的情况,从而导致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不满。

此外,一些患者不相信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正是基于这种不相信的心理,他们选择了例如围堵医院等不合法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医疗纠纷的处理难度,加剧了医院和患者双方矛盾的升级。

政府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满足社会需求;加大医疗保障的投入,扩大医保覆盖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医患纠纷赔付及补偿等行为;尽快建立和发挥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完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功能和机制,有效化解医疗纠纷。

04

社会层面

社会方面的因素则主要与媒体有关,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媒体,有时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可能存在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不能意识到医学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以致于在未做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就大力进行宣传报道,误导群众对医生、医院的认知。

早在2010年,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就刊文认为我国部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当年的哈医大杀医惨案发生后,在新闻节目中也深刻反思了媒体存在的问题:“我们传媒人恐怕也有责任,在过去很多的事件当中,我们应该就事论事,哪儿有问题就批评什么,而不是在报道中去有意识地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再确立一种仇恨,甚至在鼓励一种仇恨,我觉得从此以后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作为公众诉求表达的主要渠道,媒体要用全局观来审视当下医患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努力构建医患沟通的良好平台,推动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报道"多视角",热点问题"冷思考",舆论监督方能释放正能量。对现有医疗旧体制进行改革,让百姓真正享受到简便验廉的医疗服务,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突围之路,但这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路程中,媒体要发挥"润滑剂"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医患间的不和谐。

—个负责任的媒体,在客观真实报道的同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深一层",剖析其背后的"事实",从中体现出对自己社会责任的担当, 强化引导力,深度挖掘正面报道,才能重建医患间"信任的桥梁"。医疗卫生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因此,就要求报道该领域的记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熟知医学领域相关政策。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医患联盟”。对抗疾病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患双方共同配合,积极治疗,才能求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医患双方在抵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处于关键位置,患者康复的愿望要通过医方去实现,医者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加深对医学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诊疗技能。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是同盟军和统一战线,医患双方要相互鼓励,共同战胜疾病。

作者: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苑杰

标签: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