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关注!隔离期间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式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3-31 07:39:00

每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是严峻的挑战。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些居民甚至出现了不良情绪、替代性创伤、心理应激反应,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面临严峻考验。

隔离期间面临的心理问题

1、各种负面情绪和感受

近期,新冠疫情再次卷土重来,让民众的生活、工作、学习再次被强行打破。尤其对需要居家隔离的人来说,两年多来的防疫疲惫感叠加新疫情扩大化的紧张,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人们产生了焦虑、烦闷、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

焦虑。焦虑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感到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产生紧张不安、提心吊胆的痛苦体验。有研究表明,新冠隔离导致居民产生了巨大的恐慌和深深的担忧(宋斐翡,2020)。以上海为例,由于部分生活物资的紧张,以及疫情信息过载,夹带着各种信息带来的不确定性,都容易让人们产生茫然担心的痛苦体验。

烦闷。居家隔离打破了以往生活的规律,不用按时起床和出门,也不盼望周末和节假日,总有一些时间感到无事可做。如此多的空闲时间,在狭窄的生活环境里,容易让人烦闷不堪。

抑郁。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还有可能出现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新冠疫情期间,群众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倾向(王英雯,2020)。非典期间,100%医务工作者有抑郁症状(王发强,2003)。民众长期处于疫情的紧张和压力下,也有可能产生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抑郁症状的表现。

恐惧。新冠有着一定的致死率,而“无症状感染”带来不可预知性,加上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致死事件,增加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感。疫情期间,每天增加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也会给大家带来冲击,让人感到恐惧。

2、有可能产生心理应激

心理学领域把新冠疫情导致的隔离事件称之为应激性创伤事件。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时,人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可能出现认知、情绪和行为等的失衡。

心理应激是个体通过认知和评价,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或挑战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的一种紧张状态。如在同一小区发现感染者或熟悉的亲朋同事被感染,居民容易产生急性应激。即使没有以上情况出现,超过一周以上的隔离,也容易产生慢性应激。

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均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免疫功能降低等情况发生。身体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会导致机体内血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水平增高,这也被看作是心理应激的标志。

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种心理应激均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并降低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儿童青少年是应激事件中的脆弱人群,更易出现精神、心理方面的疾患。有研究者曾对新冠期间的1708名小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尤其在情绪管理、应对学习压力及亲子关系等方面问题尤为明显。

3、容易导致压力过载

有一部讲述人类压力的纪录片叫《压力杀人真相》,从这部纪录片中可知,压力会激活杏仁核,引起肾上腺分泌更多的皮质醇(Cortisol),压力会导致心跳加快,影响心脏健康,压力还会使自律神经过于活跃,令血压升高,继而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死亡。

还有,压力还会导致免疫细胞中的ATF3基因激活,影响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继而引发癌症。

另外,体内堆积过多的压力荷尔蒙(Cortisol)还容易引起感冒、出疹过敏、胃炎、胃溃疡、经济舱症候群(注:一般经济舱的座位非常狭小,有可能造成血栓,并引发呼吸困难等情况)、糖尿病和抑郁症等身心问题,因此压力是不易察觉的沉默的杀手。

有研究者在线上对620位居民新冠疫情期间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研,发现49.0%的居民睡眠质量非常差和比较差,28.4%的居民感觉精神压力比较大和非常大(林宇等人,2022)。

隔离期间,由于停工停产,许多家庭面临着房贷、车贷等大额支出的经济压力,担心有可能生病的心理压力,对未来担忧的紧张压力。多重压力的叠加,就产生了压力过载的情况。

4、有可能出现人际关系失衡

隔离期间,使得个人的私密空间缺失,会形成空间压力。在压力环境中,夫妻之间、长幼之间有可能产生矛盾,甚至矛盾激化。

亲子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亲子相处时间骤然增多,有部分家长本身就很难适应隔离生活,再加上有些家长陪孩子学习是件困难的事,家庭矛盾频发,亲子之间无法有效沟通。

约有一半儿童学习不在状态。曾有在线上网课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有46.75%的小学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网课学习,38.46%的小学生认为自己无法适应网课学习。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他们总是难以坚持,面对电脑注意力易分散,是小学生在家上网课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孩子不在状态是正常的,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大多数青少年不愿与父母沟通。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强烈渴求独立的心理空间,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进入沟通的闭锁期,他们宁愿孤独,也不愿与父母敞开心扉。

2020年3~4月对上海市初、高中生共11596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孤独发生率分别为52.44%(杨晓尘等人,2021)。他们有可能无聊、烦闷、孤独、易激惹,生活没有规律,作息混乱,懒言少语,沉迷网络游戏,经常用刷抖音、微信、微博等手机APP挥霍时间。一旦父母去评价或制止他们的行为,有可能发生激烈冲突或他们以完全封闭自己来逼退父母。

应对方式

隔离期间的民众,面临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负面的情绪和感受、心理应激、压力过载和关系失衡等心理问题。在心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如何应对呢?

1、特殊时期,对人的心理环境要有基本认识,降低对他人的期待

隔离对每个人都是挑战,情绪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压力会增大,家庭成员相处难度增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另外,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适应隔离是很不容易的,34.78%的青少年有焦虑情绪,12.8%为中重度焦虑者,而疫情隔离措施导致的同伴交往减少也使得52.44%的青少年有孤独感。

有了这些基本认识,接下来要调整重点,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从心态上放松,降低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与自己和家人都要亲切友好地相处。宽待自己,做60分的自己,不苛求完美。善待家人,用60分的标准看待家人,不当“警察”,不严控制,不指责批评。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给予鼓励与关怀,可以做一些家庭小游戏、活动等,提高互动性,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

对于个人层面,可以通过关注科学可靠的信息排除恐慌感,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转移注意力,放些轻松的音乐,发挥自己的爱好等,来疏导不良情绪(郑建盛,2020)。

研究发现,每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后期或结束后,都有人因在事件中感受到过大的压力而选择自杀自伤,或由此产生需长时接受治疗的心理障碍。

特殊时期,我们要全然地关爱自己和温暖地关照他人,以期相互携手顺利度过。

2、提高身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隔离期间,家庭需制定时间计划表,以保持有条不紊的生活秩序。尤其是充足的睡眠对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多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长与抑郁之间有相关关系,此结果表明,较好的睡眠时长是抗抑郁的。(王京京等人,2022;赵颖,2021;张凤梅等人,2013)

加强体育锻炼。锻炼能减缓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锻炼者能更少地感受到紧张、抑郁、愤怒和焦虑情绪,体育锻炼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心理保健手段,并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体现(张力为,2017)。徐涛等人(2022)对1011名青少年进行研究表明,运动具有明显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隔离期间,父母应带着孩子制定运动计划,并帮助孩子养成运动习惯。

减少上网时间,降低接收负面信息量。隔离期间,很多人选择用电子产品打发时间。新闻学对人性的弱点早有研究,人们喜欢关注负面新闻,因为负面新闻最容易调动人的情绪。很多自媒体也掌握了获取流量的“密码”,利用这一人性弱点,报道负面新闻以博取眼球。各短视频平台都有大数据算法,只要你打开几条负面报道,它就会自动推送更多的负面内容到你的面前。当你的大脑大量吸收负面内容,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产生了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指人在目击了某些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因为超出了其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从而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异常,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另外,前面提到的应激既受到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外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降低接受负面信息量,也会降低应激反应。

隔离期间,要用读书、运动、做家务等其它休闲方式替代上网冲浪的行为,以降低心理创伤的可能性。

更加注重社交。保持和家人朋友的交流,通过定期视频聊天和肢体语言交流,宣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减缓隔离期间的烦闷、压抑感。

对于孩子而言,同伴支持是一种基于尊重、分享、互助而建立的给予和接受帮助系统。通过支持、友谊、责任共享等途径,同伴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青少年经常遭受的孤独、抑郁等问题会慢慢在这种支持中得以化解(Solomon,2004)。研究发现,同伴的支持性关系是青少年在遇到危险情境时的一项重要的保护因素(Jackson et al.,2000)。

建立求助路径。对于成年人,如果感到心理痛苦或无助,需及时找心理机构求助。对于未成年人,父母要带着孩子做社会支持系统的梳理和盘点,要非常清楚,在家庭中,除了父母,还有哪些亲人是可以帮助孩子的。另外,父母应引导孩子在学校与老师互动,帮助孩子在学校找到至少一位信任的老师,遇到任何困难孩子可第一时间向这位老师寻求帮助和支持。父母要鼓励孩子在遇到压力、感到痛苦时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预约会谈。

(作者刘萍为心理咨询师,美国加州整合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在读,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

标签: 心理健康 应激反应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