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突发溶血性贫血,换了两遍血才抢救回来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海霞 记者 顾潇)新生婴儿突发严重溶血性贫血,皮肤苍白,血氧降低、肝脾肿大、胆红素不断升高,病情不断恶化。危急时刻,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立即对患儿展开抢救,并为患儿换了两次全身血液,终于让他转危为安。3 月 30 日,患儿康复出院。
3 月 17 日夜间,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吴新萍接到了科室值班人员的电话,当天刚入院的一名新生患儿化验结果显示是重度贫血。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吴新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立即赶往医院。吴新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新生儿刚出生时血红蛋白正常值为 145g/L 以上,但是该患儿血红蛋白只有 78g/L,并且患儿皮肤苍白、出现了低氧血症、气促、肝脾肿大等情况。
据介绍,新生儿贫血病因复杂多样,婴儿一出生即重度贫血,带来的不仅是机体缺氧,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立即对患儿进行吸氧、防治感染、丙种球蛋白防免疫性溶血等一系列救治,协调检验、B 超、X 线等各项辅助急诊检查查找病因,并联系输血科与市中心血站准备配血。此时,患儿的皮肤黄染已明显显现,再次急查血液胆红素明显增高。
△做换血准备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吴新萍判断患儿应该是发生了严重溶血性贫血。在场的医务人员立即给予患儿加强光疗、配洗涤红细胞做输血、换血准备,经过一夜抢救,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医护人员在抢救中
但患儿病情却一波三折,次日傍晚,患儿胆红素继续明显增高。为防止病情恶化,吴新萍立即对患儿开展换血治疗,降低胆红素,以防治胆红素脑病,改善患儿预后。历经 2.5 小时,患儿全身的血液交换了两遍,抢救初步成功。
经过 72 小时的日夜守候,患儿终于转危为安,后续监测黄疸已基本消退,宝宝神经系统检查及监测也均正常。
据吴新萍介绍,溶血即母亲血液中的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发生免疫反应,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属于十分高危的新生儿急症。一旦发生严重溶血症状,需要急诊输血和换血治疗,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贫血、水肿,胆红素脑病、心衰甚至死亡。
(通讯员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