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潜在家暴者的7个特征,不管男女都该知道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3-31 16:05:03

南京女大学生李某月6月毕业后,于7月前往云南西双版纳,随后失联。

她被找到了,可惜……太晚了。

8月4日,勐海警方发出通报称,她的遗体在8月3日被发现。根据调查,她的男友洪某纠集了两个兄弟,将她诱骗到了云南一个小县的郊外山林,并杀害埋尸……

真的,太心狠手辣了。

(来源:微博)

真相一出,新闻底下出现了很多类似“怎么最近这种案子最后的嫌犯不是老公就是男友”的评论,的确,距离杭州许某利杀害妻子来女士,还没过去多久。

过去的一个月中,已经看到了太多被伴侣杀害、家暴的案件,就像病毒一样:

图片截自微博

图片截自微博

图片截自微博

图片截自微博

图片截自微博

图片截自微博

发生了这些事情后,很多女生都变得有点害怕男性、希望保持距离,有些女生可能还会担心自己或谈恋爱的姐妹,毕竟一旦发生了,可能就再也来不及了。

那么,如果谈恋爱,我们怎么识别出潜在的“杀人犯”呢?

(来源:《妖怪管理员》)

首先,谋杀配偶或伴侣,是最严重的一种亲密关系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 IPV),属于家暴的一种,往往还相伴着其它暴力控制。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女性来说,最根本的是要预防家暴。

有以下特点的人,有家暴的风险会较大[1-4],但并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人均有暴力倾向,还请大家不要误解:

1. 曾经有暴力行为

曾经家暴过伴侣,校园霸凌同学,攻击过陌生人,虐待动物。

比如“江歌案”中,本意是家暴女友的凶手陈世峰,杀死了保护好友的江歌。

除了涉案女友说他会拳打脚踢外,前女友也说他起冲突时会踹肚子,学校同学称他此前就有暴力行为。

(来源:新华网)

2. 校园时期和有暴力行为的人成为好朋友[5,6]

年轻时和有暴力行为的人成为好友,除了会受朋友的暴力行为影响,还可能是本身有暴力倾向的人喜欢选择具有相似特征的朋友。

3. 童年曾遭受虐待或目睹过家暴行为,父母具有反社会行为[7,8]

童年时经历家暴,可能会让孩子误认为家人之间,可以用暴力来沟通或解决问题;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难以调节情绪,甚至发展成攻击行为。

父母的反社会行为,也可能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有暴力倾向。

但绝不是说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一定有暴力倾向。如果担心,和伴侣聊天时可以询问他对家暴的看法,如果对方认为“打老婆”“打小孩”无所谓,甚至暗暗透露出“事出有因”,那么就要警惕了。

4. 缺乏良知

缺乏悔过和自责心理,伤害别人后常常无动于衷或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不忠诚,反复说谎,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快乐,经常欺骗别人。

态度上接受暴力和性别不平等。

总是不负责,比如不能坚持或稳定工作,学习成绩低于能力水平,漠视规则,即使是有治疗目的也不能约束自己(如锻炼、节食),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没有目标,不承担赡养责任。

如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中,男方无业,赌博成瘾。

上海杀妻冰箱藏尸案,凶手朱晓东总是换女友,频繁出轨。

(来源:红星新闻、澎湃新闻)

5. 低外倾性

对生活缺乏热情,没有爱好。不关心、不信任朋友或家人,会主动疏离亲朋好友。

6.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能力,极端化

对不同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容忍度或理解力低,控制欲强。

比如看电影、短片、新闻时,即使有比较感人的片段,这些人也几乎没有任何触动。

对那些和自己的价值观不完全一致或有瑕疵的不幸者,不能共情。

对弱者、哭闹的幼童、小动物没有耐心。

恋爱时极端地对你好,即使没有很深的关系也非你不可。

比如河南遭家暴跳楼逃生致截瘫的女子曾称,丈夫婚前对她很体贴,“没有一点会伤害我的迹象”。

(图片来源:漩涡视频)

但其实“电话不接就跑到女方楼下,一直待到凌晨”,已经透露出极强的偏执。这种执着地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感动对方,完全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并没有真实地为对方考虑。

7. 滥用药物或酗酒、

经常喝酒并且比较小就开始有这种习惯的人,可能会在酒后控制不住情绪而家暴,吸毒的人也可能更容易有家暴行为[9,10]。

很多伴侣谋杀案其实在案发前有迹可循。

许多人以为家暴就是拳打脚踢,其实并不止这样。

家暴通常可分为4大类:情感虐待、经济虐待、身体虐待和性虐待。

先来看看情感虐待。

他总是批评或辱骂你,甚至会在别人面前贬低你。

他总是批评你的家人或朋友,并且/或让你难以单独见到他们或与他们交谈。

他经常检查你的手机通话记录、聊天记录、邮件。

你的需求不被重视或被忽略。

你没有可以真正做决定的选择权,在你们的关系中往往是他说了算。

他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你需要花费时间琢磨他的心情,感到如履薄冰。

对方疑心和嫉妒心很重,经常指责你有外遇。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标签: 暴力行为 暴力倾向 拳打脚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