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是否有自闭症倾向,医生提醒,注意观察这6点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这部分的小孩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我国0-18岁儿童中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有300万人,据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孤独症人口数量约1400万,其中儿童约234.9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正常情况下,孩童在四岁左右就能够通过外界(家长,学校老师等)的引导和帮助下,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而自闭症儿童在这方面的发展却存在明显的缺失,情感共情能力受限。
而什么样的小孩子才会被诊断为自闭症,这就需要我们的关注。
欢欢(化名)在2岁时,还不会说话,甚至连爸妈都还不会叫,但是喜欢叠高积木,然后又推倒,又叠高,又推倒,如此循环,永不会倦,也可以站在电风扇面前看扇叶一直转动而不厌烦,跟父母都很少有眼神交流。常常一个人蹲在角落一声不吭,有小朋友主动找他玩时,不一会就自己跑开,自己到没人的地方,对于别人的叫唤也不应答。
乐乐5岁了,会把唐诗,三字经背得很溜,可是在别人询问他问题时,如问他要吃几颗糖?他只能随着你的问话,跟着说问题的后面几个音“几颗糖?”而没有回答你本身的问题,要他表达下,今天做了什么事或是想做什么事时,一般的小孩在二岁就会讲的,他却不会,或是直接把昨天背的一段话重新背出来给你听,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可以看自己的小手一个小时,也从不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牛牛8岁了,但是分不清人称代词“你”“我”“他”,在面对自己很喜欢的一个玩具时,明明想表达要“给我”,而他伸手过来时对别人说的话,却是“给你”“给你”,问他叫什么名字时候,可以回答得很好,甚至可以把家里所有人的名字都背出来,但是再问下去,“今年几岁?”“有几个好朋友?”等,他常常会左右而言他,休息时候有固定的习惯,睡觉要睡固定的位置,被子和枕头要固定,要不然不睡,走回家的路,一定要走固定的路线,绕下别的路都不行,对别人没有同情心,不知道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表达是什么。
这三个小孩子在临床上是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实例,表现会有些差异,但又有些共性。
有些儿童很难用非言语行为来与他人的交流,哪些您没注意到的自闭症儿童具体表现,你可否注意到?
1. 语言和沟通障碍
简单地与他人交流,家长可以教会他,但是更进一步就很难了。可能会背一些东西,但这些在真正交流上并不能达到有用的目的,对一些有困难的问题,常常文不对题,自固地讲自己的,或是在跟别人对话过程中,就自己跑走了。如果他喜欢小汽车,做得很多事情,拿别的东西都只能想到汽车的名称,对别有想象力的游戏,没办法把主题很大地扩展出来。
2. 社交障碍
正常三四岁的小孩会比较喜欢跟别的小朋友接触。一起玩耍,或是跟别人玩玩具时,会有类似炫耀或分享自己的玩具或体验感受给别的小朋友的时候,自闭症的小孩对跟别的小朋友玩没有兴趣,且更愿意一个人自己玩,不会与他人分享,也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同情心匮乏。
3. 眼神交流
他们很难做眼神的交流,缺乏与他人的目光对视,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小孩的目光有些涣散,眼神迷茫,甚至连眼光的流动都很慢的;
4. 手势动作
他们很难用社交手势和人交往,这些小孩很难理解他人社交手势的意思,没法主动做到同样使用社交手势与人交流 。
5. 联想和情感共情的能力
他们是否在与他人同处时,如看电影时,在一些欢乐氛围时,这些小孩无法感到快乐,但在他人伤心时,这些儿童可能还会笑,出现明显的缺乏将社交情景和情感联系起来的能力。
6. 固定的行为
一些儿童会反复且机械地从事某种活动和兴趣固执行为,如喜欢自己转,或是看别的东西一直转也不会腻,睡觉前一定要睡同一个位置,用同一个枕头或被子,要不然绝不休息。每天总是有一些固定的事情要做,不做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情况。有时候家长希望能改变他们这一些习惯,但是刻意去改变这类行为时又会发现常常效果不好。
美国在2013年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指出自闭症的两大核心症状,分别是社会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的持续性缺损,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由于这些社交方面的障碍,自闭症的小孩普通的社会适应性较差,不懂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不会“察言观色”,在生活里常会造成很多误会和麻烦,使得他们难以在同龄人里建立同伴关系。
三岁以前常常以上的行为比较明显,而这些症状在随年龄增长,可能会稍微好一些,而这好的程度,除了要看与这个孩子本身的脑部功能受损的程度外,还需要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能给这个小孩怎么样的教育和训练去改造,不能只依靠自身或是固定的一个人,父母、医生、老师等加上自身共同的竭力帮助下去完成。
即使自闭症患儿在与父母或其他大人关系慢慢变好时,他们与其他同龄人关系的改善可能会有些滞后,这点是需要家长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因为自闭症患儿缺乏规则意识,游戏中需要他人的谦让,而现实状态中,别的小朋友又没有义务给到他所需要的包容和关爱,此时就比较容易因为误会而引起冲突,所以家长在推进孩子的人际交住时,就要避免某些激进做法,不管是对自己孩子,对他人小孩,也要更多的注重循序渐进。
查考资料:
易春丽,周婷著. 重建依恋 自闭症的家庭治疗[M].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04.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罗医生健康说
本文由【罗医生健康说】原创,作者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健康科普作家,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或者私信与我交流,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