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吃外卖4-7次,可能会摄入12-203 片微塑料
你知道么,你每周会摄入 5 克微塑料(约1800个微塑料颗粒),相当于一张信用卡。[1]
这是一种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不规则塑料颗粒,我们平时点的外卖,喝的瓶装水都有。
(图片来源:pexel网站)
2019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团队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的文章估计,一个人每年将消耗39,000到 52,000 个微塑料颗粒,喜欢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可能会多喝90,000个颗粒,相当于多摄入10张信用卡。[2]
2020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每周吃外卖4-7次,可能会摄入12-203 片微塑料块。这些微塑料碎块通常从外卖盒的侧面或顶部剥落,并且太小而无法轻易检测到。[3]
那么,不知不觉吃了这么多加餐的塑料,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近期,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一项新研究对此给出了肯定答案。来自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体内微塑料含量的升高会加剧肠道炎症。[4]
微塑料会加速肠道炎症
肠道是直接受微塑料影响的部位。 研究人员分析了我国50名健康人和 52 名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样本。结果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每克含有大约41.8单位的微塑料,健康人粪便中的微塑料为每克约28单位。
也就是说,炎症性肠病患者体内的微塑料是健康人的1.5倍。
其中,最常见的微塑料类型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用于瓶子和食品容器)和聚酰胺(PA;用于食品包装和纺织品)为主,主要形态分别为片状和纤维状。 研究人员因此推测,饮用水、食品的塑料包装和生活环境粉尘暴露是人类接触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这项研究也在相关小鼠实验中得到证实。
发表在《Chemosphere》的研究发现,喂食大量微塑料的小鼠的肠道表现出明显的炎症反应和较高的炎症因子 TLR-4、AP-1 和 IRF-5 表达,更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5]
如果你也患有肠炎,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需要及早去医院治疗。
但很多的时候,肠道的微观变化并不会直接反应出来,会通过另一种看不见的“预警信号”——便隐血进行报警。这种信号还与消化道的肿瘤、息肉密切相关。我们每年一次的体检套餐中的便检就包含这项检查,通过检查粪便样本,发现隐匿的消化道出血。不过,由于这些检查具有取样难、耗时长、尴尬的特点,很多人都会直接弃检。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可以使用【噗噗管】解决。
这是一种居家就能检查的小管子,是唯一一个被《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以产品名称推荐的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测产品。一旦检查结果出现阳性(限时两条杠),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更多的健康隐患。 此外,另有研究发现,常暴露于微塑料环境的小鼠的精子数量明显减少,影响孕育幼崽数量。[6]
少吃微塑料,从这些方法开始
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完全阐明微塑料对肠道危害的机制,但可以肯定的是,你需要从生活中细节入手,尽可能避免微塑料对身体的伤害。
1、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含有塑料包装的食物这是因为塑料材质包装中的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盐在加热时更容易进入到食物中。 如果需要加热,建议将食物转移到陶瓷或玻璃容器中。如果中午带餐在办公室吃,可以准备一些盘子方便微波炉加热食物。
2、减少喝瓶装水,吃塑料包装的外卖尽可能用玻璃、不锈钢或硅胶瓶接水喝,用耐热陶瓷、玻璃或不锈钢材质的容器装食物。
3、戒烟
香烟的过滤嘴由塑料醋酸纤维素制成,这些塑料可能需要长达10年才能完全分解。
4、给孩子买非塑料材质玩具有的孩子喜欢把塑料玩具放入嘴中,非塑料材质的玩具更安全。
5、选择天然纤维的衣服现在有很多衣服的材质是合成纤维,含有大量微塑料颗粒,可以选择有机棉、羊毛、大麻、丝绸、亚麻和羊驼等天然纤维材质的衣服。
参考文献
[1]https://edition.cnn.com/2019/06/11/health/microplastics-ingestion-wwf-study-scn-intl/index.html
[2]Kieran D. Cox, Garth A. Covernton, Hailey L. Davies, John F.Dower, Francis Juanes, and Sarah E. Dudas.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201953(12), 7068-7074 [3]Du F, Cai H, Zhang Q, Chen Q, Shi H. Microplastics intake-out food containers. J Hazard Mater. 2020 Nov 15;399:122969. Epub 2020 May26. PMID: 32526446. [4]Zehua Yan, Yafei Liu, Ting Zhang, Faming Zhang, HongqiangRen, and Yan Zhang.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256(1), 414-421 [5]Li, B.et al.Chemosphere244,125492 (2020). [6]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143-3#ref-C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