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上海累计感染破4万,这三兄弟坐不住了:平常玩归玩闹归闹,有事他们真上!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4-03 18:57:22

作者:王耳朵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上海疫情,比我们想象的严峻。

2022年4月2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7788例。

截至2022年4月2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2635例,治愈出院635例,在院治疗1993例,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45387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362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25例。

疫情当前,不少漏洞也暴露出来,其中有两个问题非常显著。

一个在于人。

据3月29日上海疫情新闻发布会介绍:“已累计组织1.7万名采样人员,设置6300个采样点。截至28日24时,共筛查超过826万人。”

由此计算,每个采样点核酸检测人数约1300多人。

很显然,防疫工作在超负荷运转。

上海嘉定的一个实验所内,凌晨2点的一张偷拍照,曝光了一群席地而睡的大白。

从3月5日到3月30日,他们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十几天都不曾回家。

一个在于食。

最近很火的一条视频。

上海的一对母女,丢了一根葱,被一位路过的阿姨捡走。为了要回这根葱,母女俩追了阿姨足足两公里。

这件事听起来像个段子,母女俩说起来却满是心酸:3根葱,20元。

钱倒是其次,疫情期间,菜真的太难买了。

上海人有句话:“菜篮子里看形势”。

对于一个2500万人的超级城市来说,日均消费的农产品就是个天文数字。

2019年东方网曾做过一个调查:每天上海蔬菜消费量在1.5万吨左右。其中,本地产蔬菜仅占3-4成,超过60%以上是从外地运来的客菜。

当疫情管控,就难免会影响到食品的及时供给。

形势刻不容缓,如何才能解决这些燃眉之急?

这时候,他们出手了。

27日晚,浙江省一次性集结了50辆大巴。

披星戴月赶往省内的各大医院,快速装好防疫物资,将1500名医务人员,紧急送往上海浦东。

一群人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紧锣密鼓地开启核酸筛查工作。

同样,江苏省也于当天抽调核酸采样500余人,连夜出发支援上海抗疫。

一天后的午夜,来自安徽省的7支专业核酸检测队伍,带着4座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及5台核酸移动检测车赶到了上海。

因为他们的到来,上海那些快要累崩溃的医护人员,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除此之外,一大批来自长三角的保供物资星夜奔袭,直入上海滩。

3月28日,杭州市富阳区的老百姓,将10万斤早笋,送到了上海市民的“餐桌”。

次日深夜,安徽亳州紧急调集80吨新鲜蔬菜,直发上海奉贤区。

几个小时后,包括西红柿、黄瓜、薄皮椒、土豆、包菜等一批急需的蔬菜,从安徽六安星夜驰援上海松江。

……

看到这些支援,无数上海人纷纷表达着谢意。

“浙江支援上海”、“江苏支援上海”、“安徽支援上海”的话题也被顶上了热搜。

不过很快我们便发现,这些热搜就悄悄地降了下来。

并非大家忽略了这份善意,而是我在文章中强调过的那样:

所有的善意,都是不动声色的。

长江三角洲一家亲,互相帮助,本就是份内之事。

就像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平常各自忙。可一旦有人遭了难,都会默默站到你的身旁,和你一起扛。

疫情这两年多来,诸如上述的守望相助,在长三角地区,不止一次地上演着。

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承担了繁重的输入性防疫任务。

但是苏浙皖在其间也没少出力。

从外来人员下机的那一刻开始,苏浙皖就已经有工作组在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守候。

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客运处崔屹忠副处长,曾经介绍过三省一市通力协助的一幕:

“上海机场方面,要选最合适的场地,选便于旅客走最短的路线。江苏,曾经出现防护服一时补充不上,浙江省马上把防护服调剂给他们。安徽在拿到浙江分享给他们的车队运行手册后,迅速上手运行。”

疫情之初,物资紧缺,杭州一家生产红外测温仪的企业遭遇线路板断货,而线路板的供应地在安徽。

为了保证防疫物资的供应,安徽那边就抓紧复工生产。

红外测温仪生产能力上去了,杭州的企业又反哺安徽的防疫工作。

去年浙江疫情再次反扑,江苏昆山迅速向邻近的嘉善捐赠了60万只口罩。

上海的爱心企业曾两次主动支援,发来几万份抗疫礼包,里面都是鲜肉、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

更为浪漫的一幕发生在去年11月的江苏。

三例上海确诊病例,曾在苏州开启“寻宋之旅”,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和人员隔离。

但是苏州人不仅没有抱怨,还发文道:《待无恙,君再来,访苏州,探江南》。

接着上海的《新民晚报》热情回应《待无恙,定再来》,浙江的《钱江晚报》也在头版头条呼应,并发出邀请《待无恙,访苏杭,多来往》。

村上春树说:

“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

深以为然。

面对疫情,即使步履蹒跚,为何我们总能不断向前?

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孤勇,而是身边那群血脉相连之人的依偎和守护。

不仅是疫情,长三角不管哪家遇到了难处,需要帮助,苏浙沪皖的兄弟姐妹们都不曾缺席。

还记得两年前,安徽的那场大洪水吗?

上海、浙江、南京的消防救援队,在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

还记得2008年,那场席卷南方的大雪灾吗?

浙江电网受损严重,上海、安徽、江苏等地3000多名电力维修人员,翻山越岭,抢修线路。

即便是元宵节,也不能回家团聚。

还有最著名的沪苏浙一对一帮扶皖北工程和皖电东送工程。

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和安徽的8个市结对子。

先富带动后富,哥几个一起进步。

安徽虽然经济上比不上其他哥仨,但是皖电东送,不仅减轻了苏浙沪能源运输的问题,也免去了苏浙沪不少建设电厂的土地环保压力。

再看看帮扶名单,如今上海抗疫,支援松江和奉贤的正是他们帮扶的六安和亳州。

难怪有网友感叹:“这帮兄弟太能处了,有事他们真上。”

这样互帮互助的结果是什么呢?

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21年长三角地区就在全国经济总量占比达到24.5%。

苏浙沪皖,好比一个手掌,手指各有长短,但是握紧了,就是重拳出击。

关于长三角苏浙沪皖这4兄弟,网络上有不少“梗”。

什么“除了上海,都是乡下”;江苏被唤做“散装江苏”;南京被戏称“徽京”;浙江最出名的是“江南皮革厂”等等。

知乎上甚至还有一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同是包邮圈,在网上会出现互撕的情况?”

很喜欢一个网友@何许人的一段话:

“包邮区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合作共赢。

一批货能产生经济效益,可能是在杭州设计,苏州打样,无锡生产,交给桐庐快递,放到上海包装零售或出口……

长三角的繁荣,是长三角的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一起创造的,不是撕出来的。”

家有兄弟姐妹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互怼的时候毫不留情,和谐的时候亲密无间。有时候也会嫌弃对方,可就是看不得他受苦受难。

这次上海疫情也是如此,我们听到了不少揶揄声。

但是,我不相信有任何一个同胞,会在自己兄弟姐妹生病时,袖手旁观。

平日里玩归玩闹归闹,遇到事情撸起袖子一起上。

守“沪”上海,我们“疫”不容辞。

参考资料:

新民晚报:《“确保上海市民吃到平价菜新鲜菜放心菜”!长三角及全国各地保供物资陆续驰援抵沪》

杭州网:《长三角联防联控共同抗疫 化危为机增活力》

人民资讯:《从“浙里一家亲”到“长三角一家亲”,一键读懂长三角一体化》

标签: 兄弟姐妹 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