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可不是你想补充就能随意补充的!
在人们的意识中,
维生素C一直是维生素界的“明星”。
它不仅可以美白,
还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
所以很多人都在额外补充维生素C。
这样做有用吗?
如果需要补充维生素C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今天,就来聊一聊业界“明星”
——维生素C。
新鲜蔬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水果和新鲜蔬菜中含量丰富。
豚鼠和灵长类(包括人类)无法合成维生素C,但又不可缺少,因此只能通过从食物中摄取获得。其他动物可以在肝脏或肾脏自行合成维生素C。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被吸收,功能确实很多。
1、帮助合成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
2、治疗坏血病。当体内维生素C严重不足,可以导致坏血病,虽然病例罕见,但严重者可致死。
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
4、抗氧化。维生素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机体一些酶的活性,同时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5、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帮助治疗贫血。
6、维生素C还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且具有抗组胺和阻止致癌物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维生素C通常只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各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其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则基本不含维生素C。根据维生素C在食物中的含量状况,可将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划分为4个层次,即最佳食物来源、良好食物来源、一般食物来源和稀缺食物来源。
最佳食物来源主要包括刺梨、鲜枣、猕猴桃等;
良好食物来源主要包括辣椒、苦瓜、柑橘、番茄、菜花、草莓、荔枝、绿色叶菜等;
一般食物来源主要包括白菜、西芹、莴笋、南瓜、梨、苹果、香蕉、桃子、樱桃等;
稀缺食物来源包括畜禽肉、鱼、蛋、乳等动物性食物以及干大豆等几种植物性食物。
由于维生素C不耐高温,食用时尽量生吃,如需烹调则控制加热的温度与时间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适量服用有多种治疗作用
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维生素C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注意食物选择和烹调方法的情况下,正常饮食就可获得,一般情况下不必额外补充。
如果在每天的食物中无法获得足量的维生素C,需要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但应该注意每日服用不能超量。关于维生素C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成年人为100 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 毫克/天。
由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的《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科学共识》指出,近年来营养素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日益增多,根据营养素补充与疾病关系的证据体,并经专家会议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以下新证据意见:
维生素C补充(200~1000 毫克/天)很可能具有辅助治疗感冒的作用,可辅助改善感冒症状、缩短感冒持续时间;
维生素C补充(500 毫克/天)很可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
维生素C补充(200~1000 毫克/天)很可能辅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维生素C补充(250~1000 毫克/天)很可能具有辅助改善不同人群(包括健康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川崎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这些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关于维生素C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NO.1 维生素C预防或治疗流感吗?
上世纪7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莱纳斯鲍林出版了一本叫《维生素C和一般性感冒》的书。
这本书介绍,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功能酶的活性,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及提高中性细胞的吞噬活力,就这样,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1975年,Thomas Chalmers对维生素C在感冒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维生素C在治疗感冒上并无明显的疗效。
虽然之后有人质疑这一研究中维生素C的剂量太低,仅为0.025-0.05g/天,小剂量维生素C可能是该研究未获得阳性结果的重要原因。在此以后的一些研究中,也有人得出了维生素C可以治疗感冒的结论。
但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汇总了45个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维生素C不能预防感冒。
因此,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实锤能证明维生素C预防和治疗感冒。
既然维生素C不能预防普通感冒,更不用说预防流感了。
而且,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导致腹痛、皮疹、诱发痛风,甚至可引起血栓形成、泌尿系结石、肾脏损伤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可以从日常膳食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 ,不必额外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
既然维生素C与流感没有直接关系,预防流感要选更有用的措施才行。
NO.2 维生素C治疗新冠肺炎有用吗?
截至目前没有证据证实维生素C治疗新冠肺炎有用。
NO.3 补充维生素C多多益善吗?
其实,维生素C吃多了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下面我们来从不同系统和方面进行分析。
# 血液系统
长期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能引起高铁红细胞贫血,还可以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速恶化。
如每天用量超过5克可导致溶血,重者可以致命。
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后突然停药,可以造成反跳性坏血病。
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 消化系统
长期口服维生素C每日超过3克,可引起肠蠕动亢进、腹泻、腹痛,严重时导致消化道出血。
可使胃酸增加,导致胃炎和胃肠十二指溃疡病情加重。
# 免疫系统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会使白细胞的抗病能力明显下降,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
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拖延某些传染病和风湿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程。
# 泌尿系统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能会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在敏感者体内还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加速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
NO.4 哪些人群需慎用维生素C?
以下疾病患者应慎用维生素C:
半胱氨酸尿症;
痛风;
高草酸盐尿症;
草酸盐沉积症;
尿酸盐性肾结石;
糖尿病(因维生素C可能干扰血糖定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色病;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可致铁吸收增加);
镰形红细胞贫血(可致溶血危象)。
NO.5 维生素C不宜合并使用哪些药物?
有研究发现,维生素C与以下药物不能同时配伍使用,如果同时使用,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至少要间隔两个小时以上。
1复方木香铝镁与维生素C
复方木香铝镁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与维生素类药物联用后会干扰维生素的吸收与清除,影响维生素的治疗效果,因此复方木香铝镁应避免与维生素C联用。
2磺胺类药物与维生素C
像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等磺胺类药物与维生素C联用后一方面会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量,降低其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如果长期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时,大剂量的维生素C会促使磺胺类药物在肾脏内形成结晶,因此两种药物应避免联用。
3碳酸氢钠与维生素C
碳酸氢钠偏碱性,维生素C偏酸性,两种药物联用会发生中和反应,使两药物的疗效均降低,因此两药物应避免联用。
4红霉素与维生素C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其抗菌作用会随着PH值的增高而增高,而维生素C偏酸性,两者联用后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大量分解破坏,影响其抗菌效果,因此红霉素不宜与维生素C联用。
5维生素B与维生素C
维生素B为两性化合物,其氧化性大于还原性。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当维生素C与维生素B合用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会促使维生素B破坏为还原性维生素B而失去疗效。因此维生素B不宜与维生素C联合使用。
6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
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会破坏肝脏内维生素B12的合成,因此维生素B12缺乏者不宜大量摄入维生素C,以免造成贫血情况。
7维生素K与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维生素K具有一定氧化性,两药物配伍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K易导致失效,因此两药物不宜联用。
8钙剂与维生素C
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会促使钙剂在肾脏形成结晶,因此维生素C应避免与钙剂联用。
9环丙沙星与维生素C
维生素C可降低环丙沙星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减少环丙沙星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因此在两药物联用时需酌情调整环丙沙星使用剂量或者改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10去铁胺与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促使去铁胺对铁的络合,增加尿铁的排出量,降低其疗效,因此两药物联用期间可适当增加去铁胺的使用剂量。
11普萘洛尔与维生素C
普萘洛尔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后,维生素C会促使普萘洛尔的平均峰值血浆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影响普萘洛尔的治疗效果。因此建议错开普萘洛尔与维生素C的服用时间或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适当增加普萘洛尔的使用剂量。
12醋甲胆碱与维生素C
醋甲胆碱为M胆碱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收缩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分泌增加。但与维生素C联用后,由于维生素C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并且干扰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能够减小醋甲胆碱引起的气道反应,因此两药物联用期间需适当增加醋甲胆碱的使用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3富马酸亚铁与维生素C
富马酸亚铁与维生素C联用后,维生素C可以促使富马酸亚铁的吸收,但同时也会增加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两药物联用期间需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情况,必要时需及时减少使用剂量。
14炔雌醇与维生素C
口服1g维生素C能使炔雌醇单次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到60%-70%,因此两药物联用时需注意剂量的调整。
15抗凝血药物与维生素C
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干扰肝素、华法林钠等药物的抗凝效果,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因此联用期间需根据抗凝血效果随时调整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
16乙酰半胱氨酸与维生素C
维生素C为偏酸性药物,与乙酰半胱氨酸联用后会降低其疗效,因此在联用期间需密切关注乙酰半胱氨酸的治疗效果,必要时需调整使用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17叶酸与维生素C
维生素C为偏酸性药物,与叶酸同时服用后,维生素C会抑制叶酸在胃肠道中的吸收,促使叶酸在酸性环境中迅速分解,从而导致叶酸药效降低。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用于贫血治疗时,建议两种药物错开时间服用,建议间隔1小时。
18达克罗宁与维生素C
将维生素C片压碎后敷于创面会起到伤口愈合的作用,达克罗宁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但两者联用后会因为PH值的不同,使达克罗宁的解离值受到影响,导致其作用时间延迟,因此两药物不建议联用。
19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与维生素C
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与维生素C联用后,可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量,因此两种药物联用期间应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
20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
阿司匹林中含有的水杨酸经肝药酶代谢后会产生水杨酸盐,这些水杨酸盐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排泄量容易受到尿液PH值的影响,其中在酸性尿液中水杨酸盐的排泄率不足5%,而维生素C正具有酸化尿液的作用,因此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联用后,会导致水杨酸盐的排泄量减少,从而容易引起水杨酸盐中毒。由此看来,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不宜联用。
21巴比妥类药物与维生素C
苯巴比妥、巴比妥、戊巴比妥等巴比妥类药物,在与维生素C联用后会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量,因此长期应用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
22茶碱类药物与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降低茶碱类药物的口服吸收率,减弱其平喘作用,因此在同时口服维生素C与茶碱类药物时倘若出现茶碱类药物吸收不良时,应考虑使用快速吸收片剂或液体制剂进行代替,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3奋乃静与维生素C
奋乃静为精神类药物,在与维生素C联用时,可以降低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除此之外两药物同时口服后,维生素C会降低奋乃静的有效性,减弱奋乃静的抗精神病的作用,因此两药物不宜联用。
24苯妥英钠与维生素C
苯妥英钠水溶液呈碱性,在酸性环境中可以析出苯妥英沉淀,而维生素C注射液呈酸性,如果两种注射制剂一起注射,会析出白色沉淀,因此两种药物的注射制剂不宜配伍。另外针对两种药物的口服制剂而言,维生素C口服制剂与苯妥英钠口服制剂在体内结合后,维生素C易阻碍苯妥英钠在体内的吸收,从而降低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减弱其疗效,因此如需联合使用口服制剂时应密切监测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变化,及时调整苯妥英钠的使用剂量。
25丝裂霉素与维生素C
丝裂霉素与维生素C同时静脉给药时,维生素C可以降低丝裂霉素的治疗效果,因此两药物不宜联合使用。
26甲硝唑与维生素C
甲硝唑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静滴后会出现溶液变色的现象,溶液颜色会变深,混合液中的甲硝唑的含量会明显降低。但是将高浓度的甲硝唑注射液稀释后再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后放置24小时颜色无明显变化。但为了安全起见,建议两药物分开单独静滴。
27诺氟沙星与维生素C
诺氟沙星注射液具有一定氧化性,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还原性,两药物同时静滴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析出不容性微粒,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28左旋多巴+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干扰左旋多巴在体内的吸收,降低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因此两药物联用时需适当增加左旋多巴的治疗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