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AACR好戏开场!11项重磅研究来袭
今天,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22年会拉开帷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盛会之一,AACR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的肿瘤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在AACR召开期间,奇点团队将在奇点肿瘤探秘上与大家分享当天最新的报告内容。以下是AACR今天发布的11个重要的基础和临床进展。
CT007
PETRA:第二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首创新药AZD5305在携带BRCA1/2、PALB2或RAD51C/D突变患者中的首次人体试验
在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1/2、PALB2或RAD51C/D突变的晚期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或胰腺癌患者中,AZD5305每天口服一次直至疾病进展。入组条件包括:ECOG PS评分0-2、血红蛋白≥90g/L,允许既往接受过PARPi和铂类药物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包括:通过检测肿瘤和/或血液样本分析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以及根据RECIST v1.1标准,CA125或PSA对疗效的评估。探索性分析包括基因组杂合性评估和ctDNA监测。
截止2021年11月17日,46名患者每天口服AZD5305 10-90mg(43.5%曾接受过PARPi治疗;中位治疗线数为3.5)。AZD5305在没有达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之前,在所有剂量下都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表)。PK暴露与剂量成正比。稳定下的血药浓度高于第一代PARPi:分别比10mg和90mg第一代PARPi有效浓度高6.3和31.9倍。
在10-40mg QD剂量下,AZD5305对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PARylation)的抑制≥90%,证实了其与靶点有效结合。在25名患者中7名(28%)有客观响应:5名RECIST标准评估达到PR(3名确认),另外2名为PSA50应答,包括铂耐药和PARPi耐药患者。22名RECIST可评估患者中,13名(59%)达到SD或PR的时间长达51周以上。13名患者在不同给药剂量下,7名(54%)(3名完全缓解,4名消退>50%)在治疗中ctDNA均有下降。
AZD5305是一种高选择性的PARP1抑制剂和捕集剂,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和广泛的治疗指数。即使经过第一代PARPi治疗,它仍可以与靶点最大化结合,显示良好的临床活性和耐受性。
CT009
围手术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及辅助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切除胃和胃食管结合部(GC/GEJ)腺癌的II期试验
围手术期治疗是局部晚期(LA)GC/GEJ腺癌治疗的标准治疗。尽管放化疗和手术切除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显著提高了食管癌的无病生存率(DFS),但尚不清楚ICB联合化疗在LA GC/GEJ中的有效性。
这是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对可切除GC/GEJ腺癌患者进行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3周联合卡培他滨625 mg/㎡每日两次和奥沙利铂130 mg/㎡每3周(CAPOX)治疗。ECOG PS为0-1的受试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接受了3个周期的CAPOX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而且,在手术前还会另外增加1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并在辅助化免治疗后接受12个月的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主要终点是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该研究具有80%的效能检测出pCR率从3%增加到15%,单侧α为0.05。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DFS和总生存率(OS)。本研究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2918162)。
在2017年2月10日至2021年6月17日期间,纳入了36例患者,其中34例(21例胃癌,13例GEJ)可进行疗效评估。中位年龄为65岁,17例(50%)患者的ECOG PS为1。总计29例(85%)患者接受了切除手术。7名患者达到pCR(20.6%的可评估患者和24.1%的切除患者)。另有6例(17.6%)患者接近完全缓解(CR),8例(23.5%)在病理审查中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1例患者被认为不适合手术,2例患者在手术前死亡,2例患者在手术中发现有转移。
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在接受切除的患者中,4例(13.7%)出现疾病复发,5例(17.2%)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0.91(0.82-1.0)和0.80(0.64-0.99)。中位DFS和OS未达到。在接受治疗的35例患者中,18例(51%)患者报告了大于等于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在10例(29%)患者中报告了大于等于3级的免疫相关AE。发生了3例5级AE,2例可能与治疗相关(胃出血和胃穿孔),1例与治疗无关(心脏骤停)。
在LA GC/GEJ腺癌中,CAPOX和帕博利珠单抗联用的pCR率为20.6%。联合用药耐受性良好,85.3%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该试验达到了其主要终点,支持进一步研究该方案作为不能耐受三药联合化疗的患者的替代方案。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CT010
度伐利尤单抗和和曲美木单抗联合一线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 II 期研究 (KGOG 3046/TRU-D)
KGOG 3046是一项评估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度伐利尤单抗 [D]和曲美木单抗 [T])与新辅助化疗(NAC)联合治疗晚期前上皮性卵巢癌(aEOC)的单臂2期研究。该研究招募了FIGO IIIC-IV期上皮卵巢癌患者。
患者被分配到以下新辅助化学免疫疗法(NACI):原始队列1组(度伐利尤单抗 1500 mg q3w + 曲美木单抗 75 mg q3w + 紫杉醇175 mg/㎡+ 卡铂AUC 5 [3个周期])或扩展队列2组(度伐利尤单抗 1500 mg q3w + 曲美木单抗 300 mg [1个剂量] + 原始化疗),组2在组1完成后再开始。
在新辅助化疗之后,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在这之后,进行三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1120mg)使用和辅助化疗,并使用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1120mg[共12个周期])。
在治疗期间,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活组织检查探究肿瘤微环境(TME)的免疫学变化。该研究主要终点是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在所有患者接受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后,对他们进行中期分析来评估新辅助化疗后的效果。
分析共纳入45名患者,具体人数如下:组1(n=23)和组2(n=22)。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高级别浆液性癌(91.1%)和四期疾病(77.8%)。在新辅助化疗之后,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客观缓解率为86.7%(第一组为95.7%,第二组为81.8%,P=0.17)。在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中,30名患者(66.7%)为完整切除(第一组73.9%,第二组59.1%,P=0.353)。14名患者(31.1%)的化疗反应评分为3级(1组为39.1%,2组为22.7%,P=0.337),5名患者(11.1%)病理缓解。皮疹是这其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51.1%),3名患者(15.6%)发生≥3级事件,但在使用类固醇后症状完全缓解。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0.0335)、CD8(P
目前这些数据突出显示了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加入度伐利尤单抗和曲美木单抗的临床活性和可控毒性。其他的转化医学研究数据将在会议上公布。
CT014
针对PD-1免疫治疗耐药的黑色素瘤患者瘤内注射BO-112联合系统性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治疗的效果评价:2期SPOTLIGHT203临床试验最终结果
该研究是针对黑色素瘤(皮肤、肢端或黏膜)患者以及接受抗PD-1治疗仍然疾病进展患者进行瘤内注射BO-112和静脉应用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的单臂临床研究(NCT04570332)。患者连续7周(1~2 mg/周)接受BO-112治疗,后续每3周1次(1~8个不同病灶)。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每3周应用200 mg。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评审员根据RECIST1.1评价总体反应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评价。探索性目标包括放射学特征、itRECIST(注:实体瘤瘤内免疫治疗的反应标准)和肿瘤微环境评估。至少20%患者响应才认为达到主要终点。
2021年4月24日完成了42例患者招募入组,女性占43%,中位年龄66岁(27~88岁),表格总结了基线特征。
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反应评估,其中10例(25%)患者治疗响应:3例患者完全缓解,7例患者部分缓解。17例(44%)患者处于疾病稳定期,同时疾病控制率达68%(18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初始乳酸脱氢酶大于3 倍正常上限(3xULN)的4例患者在8周内发生了疾病进展。根据组织学区分的治疗反应率如下:黏膜66%,皮肤28%,肢端0%。携带BRAF/NRAS突变患者的反应率如下:BRAF突变43%, NRAS 突变31%以及 BRAF/NRAS 野生型17%。33例(79%)患者监测到至少1次BO-112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仅有2例患者发生了3级以上不良反应(4级输液反应和3级肌痛)。最常见的相关不良反应是虚弱、发热、腹泻、呕吐和寒颤。
该研究已达主要疗效终点,对此类无法应用标准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该方案可达到持久、有临床意义的疾病控制。初始乳酸脱氢酶大于3倍正常上限和肢端黑色素瘤患者预后较差。该方案安全性可控且无需因相关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CT015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肿瘤患者一线应用TTX-030(抗CD39抗体)联合化学免疫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细胞外ATP酶CD39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腺苷通路中关键限速酶。TTX-030是一款完全人源的抗CD39抗体,通过抑制CD39功能降低胞外抑制性腺苷水平从而维持较高的免疫刺激性ATP浓度,进而削弱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抑制能力。最近在化疗加入纳武利尤单抗已成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标准治疗,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TTX-030-002研究(美国和韩国进行中)拓展队列正在进行,以评估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阴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肿瘤患者一线联合应用TTX-030、budigalimab(PD-1抑制剂)和FOLFOX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主要目标是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是通过RECIST/iRECIST评价总体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相关研究还包括分析肿瘤内CD39和PD-L1的表达。
共计44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61岁(30~81岁),41%为女性,57%为亚裔。ECOG评分为0患者占39%,评分为1患者占61%;70%患者为胃腺癌,30%患者为胃食管交界处腺癌。
截至2021年11月19日的安全数据显示,39例(89%)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任何级别,无论相关性如何)。21例(48%)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与TTX-030相关的不良反应(任何级别);5例(11%)患者经历了与TTX-030相关的3/4级不良反应。未监测到5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11例(25%)患者经历了严重不良反应,但与TTX-030无关。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任意级别,不考虑相关性)是恶心(52%)、中性粒细胞减少(39%)、食欲下降(30%)、腹泻(25%)和疲劳(23%)。超过2例患者中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不考虑相关性)是中性粒细胞减少(27%)、发热性中性粒减少(5%)和低钾血症(5%)。
截至2021年12月2日的有效性数据显示,本研究的中位时间是139(8~375)天。38例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23例患者部分缓解或更佳反应(21例部分缓解,2例完全缓解,总反应率61%),12例患者疾病稳定,3例患者疾病进展。38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36例已知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响应率为4/10(CPS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CPS评分如何,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肿瘤患者,一线联合应用TTX-030、budigalimab和FOLFOX化疗表现出有希望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据我们所知,这是抗CD39抗体联合化学免疫疗法治疗胃癌的首次研究报告。最终研究结果将更新临床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数据。
CT034
SCC24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II期临床试验(GLORY试验)
已有研究报道,3-4%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存在间质上皮转化因子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ex14),并成为治疗NSCLC的新靶点。谷美替尼(SCC244)是一种高选择性、有效的口服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抑制剂。
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首次汇报了SCC244在METex14突变的NSCLC患者中进行的单臂、II临床试验(GLORY试验)的试验结果。GLORY试验是一项开放性、国际性、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SCC244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均携带METex14突变(中心实验室确认),并且一线或二线药物系统治疗后失败,或者在充分评估后不符合或者拒绝接受化疗。
在21天的治疗周期内,每天一次(QD)口服300毫克SCC244,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前8个治疗周期每6周评估一次肿瘤情况,之后每9周评估一次。主要终点是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根据RECIST 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INV)的ORR、响应持续时间(DoR)、反应时间(TTR)和安全性等。进行事后分析以探讨颅内抗肿瘤活性。
截止2021年5月6日,从来自42个地区的163位患者中筛选出73例,在300毫克QD剂量下进行治疗。其中69例经中心实验室确认为METex14突变。在69名患者中,经BIRC评估,总体ORR为60.9%(95%CI:48.4%-72.4%)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和之前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的ORR分别为66.7%(95%CI:50.5-80.4)和51.9%(95%CI:31.9-71.3)。中位DoR为8.2个月(95%可信区间:4.8,NE),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6个月(95%可信区间:4.2,NE),42名应答者中有30人的肿瘤应答仍在进行中。响应迅速,中位TTR为1.4个月(1.2-4.2)。10例脑转移患者中有8例出现部分响应。5名患者脑转移灶被选为靶病灶,经INV评估,有颅内反应,颅内肿瘤缩小的中位数为57%(34%-71%)。
最常见(20%)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是外周水肿、头痛、恶心、食欲减退、低蛋白血症、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和呕吐。3级TRAEs的发生率为43.8%,6.8%的患者因TRAEs导致治疗中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外周水肿(4.1%)。
这项临床试验数据显示,SCC244对不同治疗线的METex14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高而稳定的疗效,良好的颅内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良好,毒性可控。数据支持SCC244可以作为METex1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重要选择。
CT038
Adebrelimab或安慰剂加卡铂和依托泊苷作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一项3期临床试验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临床治疗选择有限,预后差。最近,免疫疗法在ES-SCLC中显示出强大的临床疗效。在这项双盲3期临床试验中,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团队评估了新型抗PD-L1抗体Adebrelimab(SHR-1316)与标准化疗(chemo)联合作为ES-SCLC的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
对未经过系统治疗的ES-SCLC的患者按1:1随机分组,接受4-6个周期的治疗,其中一组接受Adebrelimab(20mg/kg,静脉注射,d1,q3w)+卡铂(AUC 5,d1,q3w)+依托泊苷(20mg/kg,静脉注射,d1,q3w)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卡铂(AUC 5,d1,q3w)+依托泊苷(20mg/kg,静脉注射,d1,q3w)治疗,随后接受阿得贝利单抗或安慰剂维持治疗。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
462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并接受治疗(Adebrelimab+化疗组230名;安慰剂+化疗组232名)。截至2021年10月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3.5个月(所有患者;存活患者为22.5个月)。Adebrelimab+化疗组与安慰剂+化疗组相比,OS显著延长(中位OS 15.3个月 [95% CI 13.2-17.5 ]vs 12.8个月[ 95% CI 11.3-13.7],危险比HR=0.72,[95% CI 0.58-0.90],单侧p=0.0017);12个月时,Adebrelimab+化疗组与安慰剂+化疗组的OS率分别为62.9%和52.0%,24个月时分别为31.3%和17.2%。
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Adebrelimab+化疗组与安慰剂+化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8个月(95%CI 5.6-6.9)和5.6个月(95%CI 5.5-5.7),6个月时,PFS率分别为49.4%和37.3%,12个月时PFS率分别为19.7%和5.9%。
Adebrelimab+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响应持续时间(DoR)也优于安慰剂+化疗组。Adebrelimab+化疗组和安慰剂+化疗组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7%和84.9%,两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是血液学毒性。
在化疗中加入Adebrelimab可显著改善OS,安全性可接受,这项试验的数据支持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ES-SCLC的一种新的一线治疗选择。
CT538
Tepotinib 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伴MET扩增患者的疗效:INSIGHT最终分析
INSIGHT试验的主要分析显示(NCT01982955;中位随访时间:21.8个月),Tepotinib(一种强效、高选择性、每日一次[QD]的MET抑制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并由于MET扩增而对抗EGFR治疗产生耐药的非小细胞癌(NSCLC)患者的疗效优于化疗(CTX)(Wu等,Lancet Respir Med 2020)。此次AACR大会报告INSIGHT的最终分析结果(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9月3日;中位随访时间:57.5个月)。
EGFR突变阳性(T790M阴性)且对抗EGFR治疗耐药的NSCLC患者(MET 基因拷贝数 (GCN) ≥5 和/或MET:CEP7 ≥2 和/或 MET IHC 2+/3+),被随机分为Tepotinib 500 mg(活性部分450 mg)+吉非替尼250 mg[QD]组和环磷酰胺(CTX)250 mg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19/55名随机受试者(34.5%)存在MET扩增(GCN≥5,n=18;MET:CEP7≥2,n=13;Met IHC 3+,n=17),中位年龄为60.4岁,68.4%的患者从不吸烟,先前使用的EGFR抑制剂有吉非替尼(57.9%)、阿法替尼(21.1%)、厄洛替尼(10.5%)和埃克替尼(10.5%)。Tepotinib +吉非替尼的中位疗程为11.3个月(1.1~56.5),其中>1年者6例(31.6%),>4年者3例(15.8%)。两名患者继续在研究外接受治疗。
对比CTX,Tepotinib+吉非替尼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HR 0.13;95% CI 0.04,0.43)、总生存期(HR 0.10;95% CI 0.02,0.36)、客观缓解率和反应持续时间(见表)。Tepotinib +吉非替尼组7例(58.3%)和CTX组5例(71.4%)发生与治疗相关的≥3级不良反应。
在MET IHC 3+患者(n=34,包括17例MET扩增患者)中,Tepotinib +吉非替尼较CTX也显著改善PFS(HR 0.35;95%CI 0.17,0.74)和OS(HR 0.44;95%CI 0.23,0.84)。
与CTX相比,Tepotinib联合吉非替尼显著改善了伴有MET扩增的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PFS和OS。INSIGHT 2 Tepotinib +奥希替尼也在评估此类患者中的疗效。
CT555
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在中国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Keynote-042中国研究的4年随访数据结果
在KEYNOTE-042这项全球3期临床研究中,相比于化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显著延长未经治疗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L1 TPS【肿瘤比例评分】≥1%,无EGFR/ALK突变)的总生存期。对于研究中的中国患者,相比于化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PD-L1 TPS≥50%(HR 0.63,95CI% 0.43-0.94)、TPS≥20%(HR 0.66,95CI% 0.47-0.92)、TPS≥1%(HR 0.67,95CI% 0.50-0.89)的患者中,均可延长总生存期。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团队对Keynote-042研究中的中国患者继续随访了14个月,在本次AACR会议中报告了最新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参加Keynote-042 全球研究(NCT02220894)和中国扩展队列(NCT03850444)的受试者以1:1的比例被随机分至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200 mg,Q3W , ≤35个周期治疗)或化疗组(紫杉醇/培美曲塞+卡铂,后续可选择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仅限非鳞NSCLC)),研究的主要终点为PD-L1 TPS≥50%、≥20%和≥1%患者中的总生存期。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完成35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可进行第二个周期的治疗。没有给中国扩展队列分析设置显著性水平(alpha)。
研究共纳入了262例PD-L1 TPS≥1%的患者,其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pembro组)128例,化疗组(chemo组)134例。患者从入组到数据截止收集(2021年4月28日)的中位时间为47.2个月(39.8-56.1月)。
与化疗相比,在PD-L1 TPS≥50%(HR 0.66,95CI% 0.45-0.95)、≥20%(HR 0.68,95CI% 0.49-0.93)和≥1%(HR 0.67,95CI% 0.51-0.89)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延长了患者总生存期。pembro组和chemo组分别有19.5%和68.8%的患者出现与治疗相关的3-5级不良反应。在完成35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2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1.8%(95%CI 59.7%-94.8%),随机化后4年的估计生存率为69.1%(详细数据见上表)。在数据收集截止时,每组中有79例患者开始了后续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开始了第二个疗程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本研究显示,与Keynote-042研究结果类似,在中国晚期/转移性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EGFR/ALK突变)中,通过近4年的随访,帕博利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产生持久的治疗作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可成为此类型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
LB511
HA和TMB的组合作为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泛癌生物标志物
对451例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评估基线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HTG EdgeSeq Precision Immunology Oncology Panel)和基因组图谱(FoundationOne CDX)。TMB-H被定义为≥10突变/Mb,基因过度扩增(HA)被定义为最小拷贝数增量>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
患者的总体客观响应率为13.3%(95%CI:10.3,16.8),中位PFS为2.1个月(95%CI:2.1,2.7),中位OS为10.3个月(95%CI:8.5,11.6)。在TMB-H的患者中观察到了临床疗效的改善(n=43,占TMB可评估患者的16.2%),在没有HA基因的PTS中,疗效进一步增强(TMB-H/HA-)。该群体的肿瘤微环境(TME)中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和干扰素信号,RTK-RAS-PI3K通路中的HA较少。这些结果在一个独立的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泛癌队列(n=837)中得到验证:TMB-H/HA-(n=139)比TMB-H/HA+(n=89)有更长的OS(中位OS分别为34个月和15个月,P=0.07)。
联合检测TMB和HA可预测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的临床效果。这种联合算法或许可以用来识别最有可能从PD-(L)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提供新的见解。
LB512
RATIONALE-304: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一线治疗中,肿瘤突变负荷(TMB)与tislelizumab(TIS)+化疗(chemo)对比单独化疗的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
在对RATIONALE-304(NCT03663205)的初步分析中,与单独化疗相比,替雷利珠单抗(TIS)+铂类化疗显著改善了初治晚期nsq-NSCLC的临床预后(通过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7 vs. 7.6个月,HR=0.645,p=0.0044)。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报告了基线组织和血液TMB(分别为tTMB和bTMB)的生物标志物分析。
将nsq-NSCLC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TIS+铂+培美曲塞组和铂+培美曲塞组。通过OncoScreen Plus评估基线肿瘤和血液样本的TMB评分。评估了tTMB与bTMB的Spearman’s等级相关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疾病分期和PD-L1表达作为分层因素,在TMB状态定义的亚组内评估了独立审查委员会确定的PFS(主要终点)。交互p值
在RATIONALE-304研究的325例接受治疗的无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中,177例(54.5%)有可评估的tTMB,107例(32.9%)有可评估的bTMB。中位tTMB和bTMB分别为7.2和3.1mut/Mb。tTMB与bTMB之间相关性尚可(r=0.71,p对比TMB低的患者,在TMB高的患者中,将TIS加入化疗可以使PFS获益延长(见上表)。交互分析显示,tTMB和bTMB均未能显著区分治疗特异性PFS获益(交互p值>0.05;见上表)。
在本回顾性分析中,tTMB和bTMB与PFS获益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tTMB和bTMB在TIS+化疗作为晚期nsq-NSCLC一线治疗中的临床效用有限。
参考文献:
CT007: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49
CT009: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51
CT010: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52
CT014: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56
CT015: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57
CT034: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72
CT038: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384
CT538: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277
CT555: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294
LB511: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19966
LB512: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