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护士从查出新冠到确诊肺癌仅三个月!医生敲响警钟,6类人要当心!
如今,癌症病人越来越年轻化。年纪轻轻就查出癌症,是怎样一种感受?
医疗纪实观察节目《我的白大褂》第8集,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
4月初,深圳市人民医院,一位22岁的女生,有些不安地坐在会议室里。
对面的胸外科主任医师王光锁面色凝重地告诉女生:“这是一月份发现的,有12毫米,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必要动手术了……”
听到这里,女生控制不住地哭起来,不停抹眼泪。
王光锁医生诚恳而坚决地劝她:“不用担心,想办法克服困难,该做就做!”
这位女生是一名护士,叫小刘(化名)。由于她所在的医院收治了新冠病人,一月份给所有医护人员都做了肺部CT筛查。
不幸的是,她在筛查中被发现右肺下第八段有大片阴影,被诊断为右下肺结节。
肺结节,是一种小于3厘米、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主要由炎症和肿瘤引起,可以单发(只有1个结节),也可能多发(有多个结节)。
其中,直径小于1厘米的叫做“肺小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叫做“微小结节”。
(孤立性肺结节)
我国一项研究用多层螺旋CT对40岁以上健康人群进行筛查发现[1],有肺内孤立小结节(小于1厘米)的人占3.13%,在这些人中,肺结节是恶性(即肺癌)的概率是5%。
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早筛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
即便在看似“健康”、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里,也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已经被肺癌盯上了。
在中国,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都是所有癌症中的第一名。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得肺癌的人越来越多。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患肺癌的人数将达到100万!
虽然治疗手段一直在进步,但大多肺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5年生存率(治疗后5年内仍存活的病人比例)只有12%左右。
但早期发现肺癌的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60%~70%。
所以,肺癌一定要早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才能争取到更长的生存时间[2]。
而早期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小结节,就是发现肺癌的第一步。
肺结节直径越大,恶性程度的可能性越高。
当然,也不必对“肺结节”过于恐慌。很多人拿到诊断结果都很紧张,担心“是不是癌”。
但其实,第一次检查发现的肺结节,绝大部分都是良性,恶性的几率不到20%。
退一步讲,就算肺结节真的查出是肺癌,绝大多数也是早期肺癌,只要正确处理,几乎不会影响病人的正常寿命。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但具体操作还是要遵从医嘱:
(1) 结节≤4毫米,在半年到一两年内都没有很大威胁,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
(2) 结节直径4-6毫米,在12个月内要重新评估,如果没有变化,以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
(3) 结节直径6-8毫米,在6-12个月内要复查1次,如果没有变化,18-24个月内再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
(4) 结节>8毫米,如果没有变化,则3、6、12、24个月各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
(5) 结节≥10 毫米就要尽早诊治了,如果不能确诊,建议多学科会诊(MDT)。
在这一集中,小刘护士的肺结节已经达到12毫米,靠近胸膜下,很有可能是肺癌,但也不能妄下定论。
医生经过反复确认影像资料、多方面综合评估后,依旧不能确定结节的良恶性。最后只剩下一条路:通过手术活检确诊。
她说“害怕复发”,医生温和地安慰劝告她,不要迷信网络上的信息,这无形中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压力。
听说术后恢复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她却在想怎么交假条,坦言“非常担心影响自己的工作”。
但正如王光锁医生所说,“健康才是核心”。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不受任何影响。
王医生认为,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群中发现肿瘤的比例都不会低。
而小刘只是发现得比较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在早期得到诊治、保住性命,也不失为不幸中的万幸。
虽然现在肺癌发生率越来越高,但很多年轻人似乎并不警惕,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就像这位小刘护士一样,即使会恐惧、会哭泣,也不忘在手术之前给自己粘上双眼皮贴,还叮嘱医生“别撕掉”。
大概她在内心深处也觉得,自己“这么年轻不会得肺癌”吧。
可是疾病面前,从来就没有侥幸。
手术过程中,刚开始医生发现,女生肺上没有明显的黑斑,说明她生活习惯良好。
但是很快,医生就在一块肺组织上发现了高度疑似肿瘤的病灶,初步判断是癌变。
年轻人患癌,和老年人的心态不一样,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突然遭受这么重大的打击,他们担心的却是工作、爱好会受到影响。
比如小刘,就担心术后会影响自己去跑步和游泳。
考虑到她的担忧,即使良性的可能性很小,医生也选择尊重她的意愿——先快速把部分病变组织送检,出结果以后,再决定肺叶怎么切。
很快,病理科胡主任给出了检查结果:小刘确认得了肺癌,需要尽快做手术切除病灶!好在是早期的原位癌或微小浸润,基本可以达到治愈标准。
医生把基本情况告诉了小刘的姨妈,然后马上进行了肺叶切除手术。
幸好肺癌发现得早,小刘的手术很顺利,成功摘除了肿瘤。
这个案例,不仅让人感叹肺癌来得悄无声息,也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敲响了警钟——
不要仗着你年轻,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自己的身体!
要知道,肺癌最喜欢这几类人[3]:
1、年龄在40岁以上。
2、 吸烟≧400支年(或20包年,如每天20支/1包吸烟20年);或曾经吸烟≧400支年(或20包年),戒烟时间
3、 有环境污染物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砷、铬、镍、铍、镉、二氧化硅、氡等)。
4、 慢性肺部疾病史,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肺结核。
5、 之前得过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得过肺癌的人。
6、 长期被动吸烟或吸入汽车尾气、燃煤产生的煤烟、雾霾、烹饪油烟等等(风险不一)。
如果你符合第一点(已满40岁),再加上其他任一点,就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
那不满40岁的年轻人,是不是就不用筛查了呢?
当然不是。
虽然指南中没提“非高危人群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 但常规体检是一定要的。
假如你在30岁以上、从来没做过低剂量螺旋CT、实在不放心,可以自己在体检时,选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有些结节常规X线胸片可能发现不了)。但不要每年都进行,毕竟CT这东西辐射比胸片大。
建议大家听取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筛查。
很多人在惋惜的同时,也非常疑惑:为什么小刘如此年轻,也会得肺癌?
一般来说,不吸烟的女性得肺癌,最大的可能是长期吸入二手烟。
但她漂亮的肺上并没有黑斑,应该不是烟雾造成的;也没有其他肺部疾病史。
而且她还很爱跑步、有锻炼的习惯,看上去生活习惯良好。
比较可能的原因是,女生的一级家属可能曾得过肺癌,或不慎接触过致癌剂(片中未提及)。
也可能没有任何原因,女生就是被命运的骰子无情砸中——哪怕习惯再好、没家族史,也可能难逃一劫。
但别侥幸,更别因此以为“健康生活都是无用功”。
毕竟,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如果能避免可控的致癌因素,我国原本可以减少45.2%的癌症死亡人数[4]。
经历这次疫情,相信很多人的观念有所转变,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希望小刘护士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都市里日夜紧绷的你,不妨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让自己喘口气,让脚步停一停。你会发现,身边的风景也很美。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