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BTK大战,百济神州率先闯入“全球决赛圈”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4-13 19:53:28

进入3月份年报季以来,不少白马股都出现令人大跌眼镜的滑坡,叠加“信达ODAC事件”、疫情对上海创新药中心的影响……整个创新药行业信心都亟待提振。

“研发-销售”的链条不能断。当下环境里,选择BD出海、产品直接出海,还是加强国内销售力量?这些关乎创新药企生死存亡的大事上,很多企业都在探求一个最优解。

海外授权,是近期不少创新药企的选择。3月以来,复宏汉霖、和铂医药、劲方医药、博奥信生物等都纷纷签下BD大单,提前回笼资金。

也有企业选择让产品直接出海。4月11日,百济神州发布消息,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的一项全球3期临床实验最终结果公布: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的研究中,整体优于对照药品伊布替尼。而目前,泽布替尼已经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获批。

这次临床试验的更新数据,意味着泽布替尼又一次在“头对头试验”中证实了作为全球“同类最佳”BTK抑制剂的潜力。

挑战伊布替尼核心市场CLL审批结果将在10月落地

伊布替尼是目前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七的重磅品种,2021年卖了97.77亿美元。

CLL也就是国内俗称的“慢淋”,是BTK抑制剂市场的主战场。2019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发布的CLL/SLL治疗指南中,伊布替尼单药成为所有一线治疗方案中唯一首选推荐方案。

2020年4月,伊布替尼在美国获批了第11个适应症。当时有机构统计,其中6个适应症都是在慢淋领域。

伊布替尼在慢淋上的全力布局,是与欧美患者特点密不可分的。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曾介绍:“慢淋是西方国家成年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西方人发病率在4-5/10万人左右。”

百济神州能直接切入伊布替尼的核心领域,靠的就是“头对头试验”。

2021年6月,百济神州披露泽布替尼3期ALPINE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今年4月11日,公司在披露的最终缓解评估中给出了进一步的具体数据:经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泽布替尼治疗慢淋、小淋的总缓解率ORR达到80.4%,高于伊布替尼组的72.9%,显示出了优效性。

对此,百济神州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也表示:“克服CLL的复发和治疗耐药是患者和临床医生面对的最难的挑战,这次更新的评估结果证明了泽布替尼用于CLL的潜力。”

这项ALPINE头对头试验,是泽布替尼全球开展的35项临床试验之一,在中、欧、美、澳、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招募了652名患者,试验的中位随访时间超过两年。

2019年,泽布替尼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此后陆续在数十个国家获批了多个淋巴瘤适应症。而此次也是泽布替尼直接针对伊布替尼开展的第二项“头对头”试验。

头对头,意味着双方短兵相接,1V1单挑。这种试验投入大、风险高,因为一旦失败,就没人再会相信,药品也很难获批,所以过去很少有国内的企业开展头对头研究。今年出海失利的信达生物PD-1信迪利单抗,就被FDA要求补做头对头的全球多中心试验。

根据美国FDA的规则,今年10月22日,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也将得到针对CLL的新适应症申请的审评结果,由专家决定是否能在美国获批治疗慢淋新适应症。

剑指百亿市场销售国际化刚刚起步

多年来,百济神州一直给外界“烧钱”的印象,研发上一掷千金。

2021年年报显示,百济神州研发费用为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

事实上,研发中耗资的重头就是3期临床,尤其是全球性研究。百济神州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在全球45个国家开展了超过100项临床试验,全球总入组人数超过14500人。其中,开展大规模的3期临床试验数量是38个。而头对头试验的成本更为复杂,除了试验费用,还须购买对照药品,这自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么,在全球研发试验大量投入,能否在未来转化为收益?

以泽布替尼为例,百济神州上述3期ALPINE临床研究在2019年就已经开启,而这笔投入换来的,是可能瓜分伊布替尼的近百亿美元市场的机会。

按照惯例,一旦突破美国市场,特别是拥有头对头研究的数据,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度会很高。泽布替尼目前就已经成功登陆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

人人盯紧FDA,这是目前全球医药格局中无奈的选择,毕竟一旦挑战成功,收益巨大。和前些年普遍拿FDA当招牌装点门面不同,真的到了上市审批环节,才能看出硬实力差距。

好在,差距正在一点点缩小,中国药企也开始摸到FDA的门槛。

不过,在“研发全球化”之后,创新药企依然要面对“销售全球化”的难题。

如今如火如荼的中国创新药品出海,只是中国药企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企业要有信心、也要有预期,资本市场更要有预期。而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前瞻性的预判和战略布局,以及在出海这条路上的全方位准备和投入。

标签: 临床试验 这条路上 已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