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抗病毒治疗,他成功“摘掉”乙肝帽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琪莎
图/视觉中国
张先生今年42岁,在他14岁时体检就发现感染了乙肝病毒。
2002年,22岁的张先生因为发现肝功能异常,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至今已经有20年的抗病毒“战斗”经历。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张先生接受肝活检,肝组织病理提示G2S1,肝组织学也得到显著改善。专家表示,张先生的抗病毒治疗成功了,停用了干扰素和恩替卡韦,获得了临床治愈,成功“摘掉”了乙肝的帽子。
护肝治疗半年后,张先生有了健康宝宝
2002年,张先生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口服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然而,天天吃药,又没有明显不适,张先生产生了心理抗拒,在复查1年肝功能正常后,便悄悄停用了“拉米夫定”的治疗,也未定期复查。
2009年,他准备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去医院体检时又发现肝功能异常,HBV-DNA(乙肝病毒DNA)水平明显升高,影像学提示肝回声增粗。这时张先生意识到肝脏又出问题了,立即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就诊。
接诊的医师是肝病科关玉娟主任,关主任建议其做一次肝活检,了解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并指导确定治疗方案。在张先生完成肝活检后,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G3S2(炎症程度3级中度,纤维化程度2级轻度)。
“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关主任说。从2009年5月开始,张先生开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a-2b 治疗,治疗了近10个月,治疗期间肝功能仍异常,HBV-DNA下降不显著。考虑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张先生想生育小孩,关主任建议其停用干扰素,改用护肝治疗,随后复查肝功能又恢复正常。
停药半年后,张先生的爱人顺利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坚持抗病毒治疗,注射疫苗成功“摘帽”
2010年11月份,在关主任的建议下,张先生开始予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恢复了正常,HBV-DNA也持续阴性,其病情得到了控制,达到慢性乙肝的基本治疗目标。
从此,张先生规律服药,定期复诊。经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2018年10月,关主任发现小张的HBV-DNA持续测不出,HBsAg(乙肝表面抗原)逐渐下降至239.1IU/ml,e抗原转阴了,而且出现了e抗体。
关主任说,“这种现象说明经过长期的核苷类药抗病毒治疗,HBV-DNA复制被长期抑制,身体被乙肝病毒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在恢复。这时候如果联合免疫调节药物,可能让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从而清除乙肝表面抗原,获得临床治愈(乙肝表面抗原阴转、HBV-DNA阴性、肝功能正常)。关主任建议小张加入珠峰项目,调整抗病毒方案为恩替卡韦+聚乙二醇a-2b干扰素 180ug联合抗病毒治疗。”
张先生治疗后部分检查结果 图/受访者提供
治疗后36周,张先生的检查中发现,HBV-DNA测不出,HBsAgL转阴了,HBV-pgRNA阴性。为了防止复发,治疗48周再复查发现,其HBsAg仍阴性,HBsAb(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也是阴性。
此时,关主任建议张先生同时接种乙肝疫苗,每两周1次,促使乙肝表面抗体产生。治疗60周时,张先生的乙肝表面抗体产生了,达到112IU/ml。
治疗72周时再次复查HBsAb达到150.2IU/ml。小张再次接受了肝活检,肝组织病理提示G2S1,肝组织学也得到显著改善。小张的抗病毒治疗成功了,停用了干扰素和恩替卡韦,获得了临床治愈。
此时,小张已经历了20年的抗病毒治疗之路,成功地“摘掉”了乙肝的帽子。由于小张正视了自己的病情,遵从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坚持治疗。在关主任的建议下加入珠峰项目,抓住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最终达到临床治愈。
专家表示,张先生的抗病毒经历让更多的慢乙肝患者看到胜利的曙光,走向乙肝临床治愈。(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