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脑发育“里程碑”来了!收集全球10万人数据,创建史上首份大脑生长图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4-18 20:48:22

直观呈现人脑如何在生命早期快速发育、增大,然后随着年龄增长而缓慢萎缩。

撰文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4月初,高被引作者、神经科学家雅各布·塞德利茨(Jakob Seidlitz)带着15个月大的儿子,去看儿科医生,做例行的健康检查。

他对检查结果不满意。

儿科医生称,孩子没有问题。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都在生长曲线的“标准”范围内。

“但没有量化指标,能反映与发育相关的大脑变化。”现供职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雅各布告诉《自然》。

这一现状或许很快就能改变。雅各布恰恰是推动者之一。

当地时间4月6日,《自然》发表雅各布等人合著研究。该研究被指拥有“史上两大最多”。

第一,数据最多。纳入100多项初级研究,涵盖全球10万余人、12万多份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创建史上首份大脑发育生长图。它确定了以前未报告的脑发育里程碑,直观呈现人脑如何在生命早期快速发育、增大,然后随着年龄增长而缓慢萎缩。

第二,作者最多。220余人荣登作者栏,另有数百名数据贡献者被列为“引用”。

“海量数据让人印象深刻。这为脑科学研究树立了新标准。”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安吉拉·莱尔德(Angela Laird)告诉《自然》。

“一个更大的脑子未必运作良好。”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科神经学家汉娜·塔利(Hannah Tully)持保留意见,称雅各布等人的脑发育生长图只是“初稿”,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运用到临床,以免被误读。

图片说明:雅各布·塞德利茨等人收集、分析12万余份脑部MRI扫描结果,创建出涵盖人类寿命的大脑生长图表。/SPL

“取之于民”的大数据

脑科学研究长期存在一组“主要矛盾”。一方面,脑结构因人而异。要想创建一组具有统计意义的图表或模型,必须纳入足够多的数据。另一方面,脑部MRI扫描耗时长、价格贵。

“要收集10万人数据,得花数十年时间。成本高得让人却步。”前述研究合著者、英国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家理查德·伯利恒(Richard Bethlehem)介绍。

雅各布是个“大数据”追逐者。在其个人网站上,他自称:“致力于从‘大数据’中获得新的神经科学见解,以更好地了解人脑是如何发育、进化和被破坏的。”

两人和团队讨论后,决定“寻找同盟”。

他们研发了一个名为“脑图(brainchart)”的开源网站,允许用户自主上传、下载数据。然后,他们给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发电子邮件,询问其是否愿意在线共享脑MRI扫描数据。

“看到回复量,两人大吃一惊。这远比设想得多。”《自然》称,研究团队将之归因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科学家们待在实验室的时间少了,上网、查收电子邮件的时间多了。

最终,研究团队收到101,457人、共123,894份脑部MRI数据,涉及100多项初级研究。提供数据或算法的研究人员大多被列入作者栏或引用栏。

在这些脑MRI数据中,有经典的、正常发育的脑图,也有患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神经发育广泛障碍性疾病(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脑成像。

研究团队使用统计模型,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并确保无论使用哪一款MRI设备,数据都具有可比性。

由于最小的“入组者”是受孕后115天的胎儿,最大的是百岁成人,研究人员获得一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脑图”,并确认几大关键性的脑发育指标。“它涵盖从子宫发育到衰老死亡的整个人类生命周期,旨在创造一种通用语言,来描述大脑发育和成熟等。”

研究数据显示,灰质总体积(GMV)和平均皮质厚度会在发育早期达到峰值。GMV从孕中期开始迅速增加,在5.9岁时达到峰值,随后近线性下降。这一峰值的观测时间比过往报告晚了2-3年。

从孕中期到儿童早期,白质总体积(WMV)也在迅速增加,于28.7岁时达到峰值。50年后则加速下降。

控制基本身体功能和行为的皮层下灰质体积,会在14.5岁时达到峰值。

神经科学家格外关心脑脊液(CSF)空间增大,这一指标变化通常与脑萎缩有关。前述研究发现,2岁前,相关指标呈上升趋势,到30岁左右保持稳定,然后缓慢地近线性增长。到60岁时,呈指数增加。

研究还密切跟踪了总大脑表面积和总大脑体积。两者分别在10.97岁和12.5岁时达到峰值。

图片来源于Nature

从长远来看,理查德和雅各布希望将“脑图”打磨成临床工具。

比如,有一天,“脑图”能像儿童体重、身高等生长曲线一样,被用于预测和诊断非典型的大脑发育。

或者,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筛查和评估。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脑组织丢失。相较于同龄人,患病者更可能出现明显的脑体积减少等。

另一方面,虽然大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萎缩,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这一进程更早、更快。

研究团队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神经影像数据集,包含约165种不同的诊断分类。其临床运用价值可以预期。

研究也有缺憾。

理查德和雅各布团队坦言,他们没有摆脱神经影像学研究特有的问题,即缺乏多样性。“全球有数十亿人无法用到MRI,其脑成像数据难以获得。我们收集的数据主要来自北美和欧洲,白人、大学教育水平、城市和富裕人群占比非常大。仅有3组来自南美的数据和1组来自非洲的数据,占总数的1%。”

他们认为,这或限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脑MRI研究会不会越来越大?

就在理查德和雅各布等人研究发布的20天前,《自然》刚刚发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重磅研究。

该文显示,迄今,几乎所有使用MRI进行脑部扫描的神经科学研究,都面临参与者太少的窘境,无法可靠地检测大脑功能和行为之间的联系,相关结论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牛津大学的卡桑德拉·古尔德·范·普拉格(Cassandra Gould van Praag)评论称,该研究可能给脑部MRI研究带来一场生存危机,“不做大,难取信”。

类似的现象在心理健康遗传学研究中也出现过。20世纪90年代,一些纳入数十或数百名参与者的小型研究发现与抑郁症等相关的“基因”。

然而,一项囊括数十万人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指出,抑郁症受到数百种基因变异影响。每一种基因变异的独立影响都很小。

安吉拉·莱尔德“预测”,未来,脑MRI相关研究可能会顺着理查德和雅各布的设想发展,联合多个小型研究、形成一项大样本研究。

目前,“脑图”网站在持续维护、运营。理查德和雅各布团队公开了代码和统计模型。他们希望进一步打磨数据,以实时更新“脑图”。

参考资料:

[1]Your brain expands and shrinks over time—these charts show how.Nature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人员 神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