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報道/啟德設“中藥房” 派藥精準嚴謹聞
圖:藥房內有多種中藥,按患者病情處方。
專門接收輕症新冠長者的啟德暫託中心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大公報記者日前獲准進入暫託中心,直擊確診患者病床區和中藥房運作情況。有長者表示,服用中藥後睡得好,亦不再擔心,「應該醫好啦!」
記者現場所見,暫託中心的中藥分藥和核對程序嚴謹,中醫師亦會提供推拿、按穴等服務,幫病人紓緩痛症。
有份協助營運啟德暫託中心、行醫38年的康健國際醫療集團營運總監梁國齡醫生認為,中西醫在中心合作無間,療效顯著,「中醫應一早出現,與西醫合作治療,中西共融,服務市民。」\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文) 麥潤田(圖)
第五波疫情下,啟德郵輪碼頭變身成為住院治療設施,在地下抵港大堂及二樓入境大堂,提供1200張病床,專門收治輕症新冠長者,更可望為2025年投入營運的香港首間中醫醫院,試行中西醫協作模式。至上周四(14日),中心累計267人入住,其中96人接受中醫治療。
推拿按穴助長者紓痛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派出11名中醫師到中心提供服務,33歲的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張振海是其中一位參與治療確診者的醫師。在隔離區工作,張振海會穿上全套保護裝備,每天為每位病人進行三次診治,每次半小時。除治療新冠病毒引起的症狀外,修讀骨傷專科的張振海亦會針對長者的基礎病如痛症,進行推拿和按穴,「老人家睡得多,天氣和冷氣會引致關節痛,推拿可減輕痛楚;他們大便不通,推拿、按穴可幫助鬆解,令脾胃好轉,幫助藥力發揮,中醫藥和手法治療對長者有幫助」。
據介紹,在暫託中心,中醫和西醫每朝分別診治病人後,會聚首討論特殊個案;每名患者的中藥顆粒沖劑藥包,會在每日下午1時半由浸會大學送到啟德,之後在中藥房內分發。
記者在二樓D區病床的中藥房所見,藥房約一百多平方呎,有多排按病床區和床號劃分的開放式藥櫃;藥房內亦有少量中藥沖劑和混合器具。幾名配藥員在桌上核對送來的小藥包資料後,會核對藥櫃的床號,將病人的藥包、處方和紙藥杯放入相應的藥櫃小膠籃內。由於中藥沖劑的顏色及形狀均十分相似,核對過程很嚴謹。
張振海說,每個小藥包和藥杯都貼有病人資料標籤。由於病人早餐及晚餐後服中藥一次,而中西藥相隔至少一小時,護士會將放有小藥包的藥杯擺在小餐車,在適當時候就到中藥房門外的「中藥沖調站」,用熱水沖調藥劑,「中藥粉用攝氏100度熱水沖調,要再用溫度計量溫,降至約60攝氏度才適合老人家飲用」。
曾任藥房掌櫃的九旬長者李添是其中一位在暫託中心接受治療的長者。他說,入住初期很擔心,因每天都聽到本港有不少死亡個案,而他亦覺得自己心肝脾肺都不舒服,服用中藥後睡得好,亦不再擔心,「應該醫好啦」。
「病人笑着離開就是回報」
張振海說,有幾位婆婆康復離開前表現依依不捨,有風濕患者甚至舉高手捉實他的手,證明肩膊無事,「病人笑着離開中心,是我們最大的回報」。他認為,未有中醫院前,中醫只看門診病人,在啟德暫託中心,可以和西醫及藥劑合作是很大突破。
浸大正籌建本港首間中醫醫院,浸大協理副教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表示,在暫託中心試行中西醫協作,中西醫藥、護士及社工等團隊一同服務病人,對將來中醫發展及中西醫合作幫助很大。住院長者對中醫服務好驚喜,認為有幫助。
标签: 大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