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的是疫苗,预防的是疾病(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打的是什么疫苗?”
“这个疫苗是预防什么疾病的?”
“打完疫苗要注意什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每年都会对1000多名新生儿进行第一次疫苗接种,新手宝爸宝妈们常常都会问到这些问题。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接种两种疫苗
通常情况下,健康新生儿,体重大于2.0kg,都要及时地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疫苗最迟24h内接种,卡介苗最迟48h内接种。这两种疫苗可同时接种,但要分别接种在两个胳膊上,一般在左上臂三角肌上端进行皮内注射卡介苗,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乙肝疫苗。
第一种疫苗: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
但是要注意,如果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还需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接种一共有三次,除出生后24小时内第1次接种外,在1个月和6个月后各接种1次,刺激机体产生乙肝抗体并维持较长的时间。
第二种疫苗: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传染的有效预防途径。
接种卡介苗后要注意接种部位保持清洁,避免局部混合感染。如果出现局部皮肤红肿伴有脓液,暂不需处理,会逐渐结痂愈合但会留下疤痕。如果有发热,则需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加重引起并发症。
儿童需接种疫苗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疫苗
国家对儿童接种一类疫苗是要求必须接种、免费接种,并在6岁以前全部接种完成。
第二类疫苗
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官方名字叫“非免疫规划疫苗”。
第一类疫苗:常用的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儿童入园、入学时需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
第二类疫苗:常用的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有些家长会误以为,二类疫苗不重要,接不接种无所谓。事实上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只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二类疫苗虽然需自费接种,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同等重要。
按时接种疫苗非常重要,但出现有些情况需要暂缓接种
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
但有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禁忌证”。
若出现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证: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按时接种疫苗非常重要,但出现以下情况需向医生说明暂缓接种:体温超过37.5℃;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或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病;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处于疾病急性期,比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接种疫苗后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接种后现场观察30分钟,无异常情况再离开
服用糖丸、轮状疫苗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或其他温热食物
离开时给宝宝穿好衣服,谨防吹风着凉
保持接种处皮肤干燥,不要挠抓接种部位,接种疫苗当天,不要洗澡,防止接种部位感染
接种疫苗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孩子接种了哪些疫苗,如何查找?
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有需接种疫苗的名称、接种时间等信息
可向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接种单位咨询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本文作者
翁诗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主管护师
彭 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一病区护士长
指导专家
黄 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产科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产科危急重症救治,习惯性流程,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