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怎么补钙?
骨质疏松正确补钙
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困扰各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当前中国骨质疏松症呈现
全民化、低龄化趋势,
预防骨质疏松成为全国热潮,
但是补钙有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
吃钙片防治骨质疏松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
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的多。
误区二
钙补得越多
吸收得也越多
许多老年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的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误区三
补钙药品当做营养品服用
专家指出,许多中老年人把补钙药品当做营养品服用。其实长期服用药物,会使身体逐渐产生依赖性。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剂,就能预防骨病,这是不正确的。
中老年人补钙推荐以饮食补钙为基础,适当加服钙制剂,如每天坚持和两杯牛奶,或服钙片,少喝茶、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经常接受阳光照射和适量运动,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和增加体内骨钙含量;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D,绝经期妇女补充雌激素。
那么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如何补钙呢?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补钙的原则要坚持合理饮食,科学补钙。
不同年龄的人每天需要摄取的钙质建议量
出生至半岁 360mg;
半岁至一岁 540mg;
一岁至十岁 800mg;
十岁至十八岁 1200mg。
成年人:
男士 1000mg,停经前的妇女1000mg,停经后的妇女 1500mg,怀孕期/哺乳中的妇女2000mg。
要保持骨骼健康,饮食中要保证含有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充足的钙质,还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维生素K、钾、镁以及B族维生素来帮助身体充分利用钙。食物性的钙源种类要尽量多样化,不要从单一的食物中摄取钙质。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钙食物有奶类(酸奶、牛奶等)、豆制品(卤水或石膏做的豆腐、豆腐干等)、连骨食用的小鱼小虾、深绿色蔬菜(油菜、苋菜、带叶的芹菜等)、坚果类食物(榛子、松子、芝麻酱等)。即使在服用钙剂的同时,也要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豆类、薯类、绿叶蔬菜等,可以预防钙排出过多的问题。绿叶蔬菜对强健骨骼的好处,还不仅在于提供钾、钙、镁元素,骨质的形成最后一步的工作,需要一种叫做“骨钙素”的蛋白质,而这种活性蛋白质的制造过程中,必须有维生素K的帮助,而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主要是绿叶蔬菜、豆制品和大豆油,而在绿叶蔬菜中,菠菜、荠菜、羽衣甘蓝、红苋菜的维生素K含量非常高。
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深绿色叶菜和大豆类,可以帮助钙充分沉积于骨骼,能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另外还要避免影响钙质吸收的食物因素,所以食用含草酸度高的蔬菜(如菠菜)之前,最好先在沸水中焯一下,这样可以除去大部分草酸。
投稿:骨内科 何慧晶
编辑:吴雁清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