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打入保健品市场,“朋克养生”可行吗?
□张瀚月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在五四特别节目《新青年 新经济——畅享青春》中,央视财经新媒体联合《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共同发布了年轻人就业、消费、休闲三大权威青年数据。大调查发现,在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清单里,旅行、教育培训和保健养生排在了前三位。有意思的是“旅游和保健养生”不仅闯进年轻人消费意愿的前三名,同时也是60岁以上人群消费清单的前三名。经数据调查发现,近年来,年轻人已经成为保健品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5月6日 中国青年网)
“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眼霜,品最好的保健品”一句调侃的玩笑话,却真成了当下一部分年轻人真实的写照。在微博发起的话题讨论#当代90后的初老症状#中,有的人是这样形容道:“年龄还没到,人却先变老了”“20岁的年龄,60岁的身体”。
按道理,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应当更好,但由于长期坐在电脑桌前、不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等种种原因,一些疾病病发的群体开始偏向了“低龄化”“年轻化”。据上海外服发布的《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白领体检异常检出率再度攀升,达到98.75%。在北京体检中心发布的《北京市2019年度体检统计报告》中发现,男性血脂异常、脂肪肝严重等问题突出,女性更多的则是乳腺增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给了年轻人较大压力,一天的时间和精力可能都被繁重的任务消耗殆尽。掉落的头发、枯黄的面色、手机步数记录上刺眼的两三位数都在提醒着年轻人:你该惜命养生了。前有“容貌焦虑”“经济焦虑”,现又加上了“健康焦虑”。
潜伏着的“健康危机”让年轻人不得不依靠一些保健品来改善。值得肯定的是,年轻人越来越注意身体的健康、提早防范疾病问题的发生是一件好事。但一边忙着拼命,一边又努力地“续命”,这种“朋克养生”的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养护身体”。如果不加以健康的生活与之配合,保健品起到作用可能微乎其微,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心理安慰。
因此,要想健康不能单靠保健品,还需其他方面的行动。年轻群体可以逐步改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保证精力充沛;适时适度地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偶尔与朋友家人聚会,调整心情状态……从点滴小事入手,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并没有那么困难。
用人单位也要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十五个重大专项活动中,第九个便是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在该战略指导下,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完善职工健康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健康管理机制,按时安排员工体检,达成有效预防职业疾病、促进职工的健康发展的要求。
说到底,年轻人花大价钱购买保健品与其说是养生,不如说是花钱买心安,来对冲不规律生活所衍生的心理危机。从这个角度来看,保健品的心理安慰功能大于实际养身功能,更多成了一种情感寄托。当年轻人自觉规律健康生活,用人单位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无病无恙、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