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孩子出现气道异物时,家长该掌握的急救方法,学会它能救命!

来源: 健康界 时间: 2022-05-09 11:54:10

4月29日夜,睢宁县患儿石某远因气管内异物,由家人送至睢宁县人民医院就诊,后经睢宁县急救医疗站转诊至徐州新健康医院救治,4月30日晨经抢救无效死亡。患儿的姑奶奶自述,患儿误咽异物,家人从其口中抠出半粒带壳南瓜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人群,主要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尤其婴幼儿。

由于宝宝的吞咽机能发育不完善解剖结构特点,牙齿未长。进食时嬉笑、啼哭、玩耍等原因,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尤其3岁左右的幼儿发生率最高。

当气道异物发生时,因为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一般数分钟内,情况就会急转直下,进而危及生命。因此一般赶不及去医院,患者身边的人,往往是唯一能救患者性命的人。

我们来看下面两个真实病例。

2021年11月3日,海南航空HU7857航班上一岁宝宝吃葡萄干卡喉,险些窒息,空姐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孩子吐出了刚吃的奶和葡萄干,使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2021年11月4日,随州市19路公交车上一名男童在上车前吃了食物,车辆颠簸食物残渣堵住了气管,导致窒息,并因脑缺氧而意识丧失。

幸运的是车上有一位女医生,她迅速跑到孩子身边进行抢救,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六分钟,男童终于转危为安。

日常生活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只有及时发现气道异物梗阻,才能及时进行抢救,只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患者就有一线生机。

气道异物梗阻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不完全性梗阻,指气道未完全被异物封闭,肺部可与外界进行部分气体交换。当即剧烈呛咳,双手抓喉、呈“V”字形手势,面色潮红,重者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

另一种是完全性梗阻,气道完全被异物封闭,导致肺部无法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当即可出现双手抓喉,呈“V”字形手势及“三不 ”表现,即不能咳嗽、不能呼吸、不能说话,面色青紫,随即意识丧失,继而心跳停止。

因此,必须及时排出气道异物、解除梗阻、纠正缺氧,方可有望挽救生命。

接下来请国内急救科普第一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急救科普学组发起人、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拥有五十多年医疗急救经验的贾大成老师,给大家科普婴儿气道异物(1岁以下)和幼儿气道异物的急救操作方法。

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

高声呼救的同时,一手固定下颌部,面部朝下、头低臀高;另一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间区5次,再将婴儿翻转成面部朝上、头低臀高位,检查口腔内有无异物,如无异物,立即把患儿身体翻转为仰卧位,头低臀高,用食、中指连续冲击两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两种方法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幼儿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幼儿上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1~8岁意识清楚的患儿,抢救者在患儿身后,坐在椅子上或单腿跪地,一手2~3横指放在患儿脐上一横指,另一手2~3横指重叠其上,向后上方连续冲击,直至气道异物排出或患者意识丧失。

幼儿拍背法

适用于1~8岁无论意识是否清楚的患儿,抢救者坐在椅子上或单腿跪在地上,把儿童腹部放在抢救者大腿上,头部放低,臀部抬高,连续用手掌根部拍打患儿的两肩胛骨之间,每拍背 5次,检查一次异物是否排出。

学会了以上几种方法,或许能在紧急时刻帮到您或者身边人,最后建议大家,有机会最好能参加急救知识讲座、急救培训,或者通过一些途径去了解急救科普知识。

标签: 意识丧失 气体交换 连续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