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孩子,将乳饮料替代配方奶…医生叹息:究竟有多少家长不看营养标签?
对于孩子每天喝了多少奶、吃了多少饭、
加了多少辅食、吃了多少零食,
作为尽职尽责的好妈妈,辛女士(化名)一直亲力亲为,费心安排。
让她纳闷的是:对于孩子一日三餐如此用心,
孩子身高和体重却慢慢落后于同龄人——
如今宝宝2岁了,还只有11kg,半年来体重没有任何变化,身高也仅长了3cm。
带着满腹疑问,辛女士带着宝宝来到浙大儿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她告诉儿童保健科副主任朱冰泉,孩子每天一日三餐吃的很好,荤素搭配,米饭半碗,同龄孩子中也算饭量不错的,每天还有2餐奶,每餐奶也有200ml,也没有生病。
朱冰泉副主任给孩子做了详细评估,发现孩子的体格检查和相应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未发现孩子任何器质性疾病征象。朱冰泉进一步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喂养情况,并让辛女士仔细记录了(包括摄入的食物种类、量和进食时间)3天的饮食情况,才发现问题所在。
原来,宝宝从一岁半后就不愿意喝配方奶或牛奶,只愿意喝一些乳饮料,辛女士以为这些乳饮料也和配方奶一样有营养,也就一直用乳饮料替代奶制品,但事实上乳饮料的营养成分完全不能和牛奶或配方奶媲美。
朱冰泉问妈妈平时选购宝宝食品,是否会看上面的营养标签。妈妈一脸茫然:什么是营养标签?
朱冰泉告诉她,其实食品营养不营养,都标注在营养标签里。通过比较配方奶和乳饮料的营养标签,就可以发现配方奶100ml提供的能量约270KJ,蛋白质是2.1g/100ml,而乳饮料100ml仅能提供能量161KJ,蛋白质是1.0g/100ml,此款乳饮料甚至没有标注钙含量,两者营养提供相差非常大,因此,将乳饮料替代配方奶是一定不可行的。
除了乳饮料问题,宝宝饮食结构还存在其他问题,经过对妈妈记录的一日食物摄入情况的分析,宝宝一日膳食提供的能量只达到了这个年龄段能量需要量的75%,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也都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而正常儿童每日的能量需要达到能量需要量的85-90%以上,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推荐摄入量100%,才能保证儿童正常生长。
朱冰泉为宝宝制定了全方位的营养改善方案,营养师也专门制定了一周的建议食谱,确保宝宝营养摄入能实现有效的追赶生长。奶制品自然也回归到配方奶。一开始宝宝比较排斥,在辛女士的耐心引导和坚持下,小宝每日的配方奶量逐渐增加到400ml。一月后复查,孩子的体重增加了0.3kg,身高增加了0.8cm,面色也红润了。
如何避开养娃路上的“营养陷阱”?
重视营养标签!!!
朱冰泉介绍,市面上儿童食品那么多,类似辛女士这样掉入“营养陷阱”的妈妈其实还有很多,因为家长一般就看下品牌、价格,顶多再看下生产日期、保质期,很少有人会仔细去看完整的食品标签,但其实学会看相关信息很有必要,可以有效避免踩坑。
什么是食品标签?营养标签又是什么?食品标签包含四部分内容:一般信息(包括食品的品牌、产地、储存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净含量(该包装食物的重量);营养标签(食品提供的营养成分)和食品配料表(食品配料情况)。
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组成,一般都会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还会标注营养素参考值(NRV),是以成人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为判断依据,比较该食物每份提供的营养素占一日需要量的百分比。配方奶标注的营养素种类比较全,而很多市售食物仅会标注几种重要的营养素,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前文展示的配方奶和乳饮料的差别就可以从营养标签中非常清晰地比较出来。
营养标签非常实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利用它来判断这款食物是否能满足孩子的特殊营养需求,比如婴儿添加米粉时建议选择铁强化的米粉。在食品包装上往往会标注“高铁”、“铁强化”等字样,即为营养素含量声称,家长们除了利用这些声称来选择需要的米粉外,还可以通过比较各款米粉的营养标签中标识的铁含量来选择。
“除了利用营养标签判断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能满足儿童的需求,还可以避免营养摄入过剩。”朱冰泉举例:很受孩子们欢迎的薯片,30g原味薯片提供的能量是686KJ,一般小包装的薯片一袋为75g,也就是说一次性吃完一小包薯片摄入的能量是1715KJ,以一个6岁男童为例,一天的能量总需求是5852KJ,小包薯片的能量已经达到了29%,当加上一日膳食提供的能量,那这一天孩子的能量摄入就明显超标了。如果孩子经常吃薯片,就可能因为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超重肥胖。因此,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零食的时候一定要看一看营养标签,为孩子选择适合的食物,
朱冰泉同时提醒,要做好孩子的营养守护者,还需要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要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状况,来验证孩子的营养摄入是否合理。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体重、身高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或有明显体重、身高水平偏离正常水平,要及时寻找原因,必要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编辑 / 木玉
排版 / 陈西瓜
内容提供 / 儿童保健科
审核 / 朱冰泉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