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娃”背后竟然隐藏了那么多健康密码
几乎每个妈妈都经历过宝宝的这个成长时期,宝宝从三、四个月开始,开始就变成了“口水娃”——每天的口水泛滥不止。就好像开关坏了的水龙头,总是关不上,滴滴答答一天,换多少块口水巾都不够用。
很多妈妈觉得口水很麻烦,又脏又黏还不美观。
可是对孩子来说,口水中藏了不少健康发育的秘密。
口水有你不知道的好处
口水不仅不脏,还有不少好处。
表示唾液腺发育
宝宝前几个月不会流口水,因为前面是以奶粉和母乳为食物,不会刺激唾液分泌。三四个月后,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开始流出口水。
添加辅食的信号
流口水是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因为口水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宝宝添加辅食以后,淀粉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也会流出很多口水。是相辅相成的。
清洁润滑作用
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口水有促进作用
口水可促进宝宝味蕾的发育,从而提高宝宝的食欲;也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使宝宝尽早会说话;更能促进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可以说,孩子口腔活动的每一步,都有口水在背后默默支持。
为什么“口水娃”流不停
长牙
最常见的认知是宝宝要长牙了,所以口水特别多。的确如此,乳牙的萌发会引起宝宝口腔明显的不适,刺激到牙龈上的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加重,口水增多。
吃手
很多宝宝都有吃手的习惯,吃手、吃玩具、吃“一切”。妈妈看到宝宝吃手导致口水横流就急着去阻止。其实,对宝宝来说,吃手是他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
吃手时,婴儿的手眼协调得到了锻炼,也加快了手指的功能分化,帮助他们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手指精细动作,比如拿东西、扔东西、串珠子、写字。
简单的吃手动作,还能够给婴儿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满足。通过吃手,小婴儿能进行自我安抚,为自己提供安全感。
既然有那么多好处,那么只是让宝宝口水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尝试辅食
很多宝宝从 4-6个月开始尝试辅食,米饭、面条等淀粉类的食物,进入口腔后需要大量唾液淀粉酶来分解,口水的分泌也会相应增多。
小宝宝的口底浅,兜不住太多的口水。
他的口腔肌肉发育得不完善,产生的口水不能像成人一样及时吞咽下去,只好不停流到外面。
添加辅食后,注重训练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提供合适的食物,避免喂养过于精细。
如果是异常口水多,需要看医生
如果孩子短期内口水激增,甚至伴随一些异常表现(如发热、拒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或是持续时间过长(通常是超过4岁),这时候他是在告诉你,某些方面可能病了,需要看医生。
口腔疾病
一些孩子患有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疼痛会刺激唾液腺产生大量口水,口水无法被孩子及时地吞咽下去
呼吸道阻梗
还有像患有鼻炎、鼻塞、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等呼吸道疾病,患病的孩子习惯张口呼吸,也容易不自主地流口水。家长需要格外留意。
睡姿不正确
一些孩子白天表现正常,一到睡觉时间就大量流口水。这时候家长需要留意一下孩子的睡姿,看看是不是平时习惯趴着睡,压迫到了腮腺,可以及时帮他调整。
脑瘫、先天智力低下
如果孩子还伴有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等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排除一下脑瘫或先天性痴呆等病因。不过这是极少数,宝妈不用担心。
出现口水疹怎么办?
宝宝口水流不停,很容易引发口水疹。
为了预防口水疹,一定要拿干净的湿毛巾轻沾宝宝口水流经的部位。千万不要来回擦,频繁地擦拭会使口水流经的皮肤受到进一步的刺激,破坏原有的角质层,减弱皮肤的屏障作用,使皮肤更容易受病菌侵害。
给宝宝准备几条口水巾,一旦打湿,随时更换,保持下巴部位干爽。
如果宝宝已经得了口水疹,需要用清水帮他清洗患处,然后用纱布巾或小毛巾轻轻蘸干,避免毛巾与皮肤过多的摩擦。口水经常沾到的地方,可以擦一点凡士林来起到物理隔离作用从而保护局部皮肤。
如果口水疹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出现了红肿、脓水渗出的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总之,宝宝流口水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过多惊慌,也无需治疗,等宝宝两三岁左右会自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