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的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
什么是PET/CT?
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代谢等分子信息,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做一次PET/CT就能获得全身各部位功能代谢信息和断层图像,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PET/CT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指导和确定肿瘤的治疗方案、评价疗效;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
显像原理
PET/CT的显像原理是: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等)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让受检者在PET的有效视野范围内进行 PET显像。放射核素发射出的正电子在体内移动大约1mm后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方向相反的γ光子。由于两个光子在体内的路径不同,到达两个探测器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 0-15 us),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度(±0.25度)的光子时,即为一个符合事件,探测器便分别送出一个时间脉冲,脉冲处理器将脉冲变为方波,符合电路对其进行数据分类后,送入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便得到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影像。
1
PET/CT的检查辐射危害大吗?
PET/CT的辐射主要来自示踪剂和CT扫描,说起辐射,大家不免有些紧张。PET/CT的检查辐射危害大吗?多久才会消失呢?
据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医生介绍,PET/CT示踪剂的辐射一般会在检查后一定时间内就会消失。比如我们常见的PET/CT示踪剂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它的半衰期约110分钟,按照放射核素衰变的规律,在10个半衰期后,体内的放射型核素就能完全消除。如果保守估计将半衰期按2小时算,10个半衰期即20个小时,换句话说,20个小时后患者体内的放射药物几乎完全消失。
检查的示踪剂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排出,50%左右剂量的注射药物会在2小时后随尿液排出,所以受检者在注射示踪剂后可以多喝水,这样有利于加速代谢,促进药物排出。CT一般选择低剂量扫描方式,辐射剂量也比较低,不会对人体产生损伤。
2
到底多少剂量的辐射是安全的呢?
按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要求,从事放射职业人员照射限量为每年每人<50mSv。随着现代技术的提升,前沿的PET/CT辐射剂量也大大降低。比如西门子新一代Biograph mCT.S 型PET/CT,对于一个体重约60公斤的人而言,PET/CT扫描一次接收到的辐射量约10-13mSv。所以,普通的病人每年做一次PET/CT是很安全的,根据病情所需做2-3次也是安全范围。但是对于婴幼儿及孕妇还是不建议做此项检查。
(▲PET/CT辐射剂量参考)
3
做完PET/CT的受检者对周围人群产生的辐射量大吗?
假如受检者做完检查路过人群,按照接触时间50s,接触距离0.5m计算,其周围人群受到的有效剂量仅为0.00044mSv。接触100次,相当于坐一次长途飞机的辐射量。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一直处于低剂量辐射的环境中,大多数情况下辐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一次PET/CT检查的辐射量也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标准,所以,受检者大可不必对PET/CT辐射过于紧张,遵医嘱就可以啦。
*参考:《PET/CT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曾磊,涂彧)
*文章和图片来源: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