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 成大附院教您正确面对焦虑
“咋办,我还是多紧张的?”
“我娃儿隔几天就高考咯,
我还是很替他担心。”
考生和考生家长目前可能会有这样的焦虑
高考正确面对焦虑
别焦虑!今天
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专家就为大家答答疑
什么是考前焦虑?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
是不是焦虑都有害?
1、如果一点都不焦虑,那么考试成绩和复习效果也都会很低。
2、过度的紧张对学习会产生抑制作用,影响考试成绩。严重还会出现“怯场”或“晕场”现象。
3、适度的紧张状态更能调动人的智慧,提高学习包括考试的效率。
怎样调节考试焦虑和紧张?
(1)自信法:
自信是治愈焦虑症的必要前提。要知道自己是自己的主导者,要善于扬长辟短,不断增强自信心。平时扎扎实实学习,考前认真复习查漏补缺,做到有备无患,“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2)接纳法:
您不和它“较劲儿”,等于不给它能量,慢慢就会缓解下来。要特别提醒那些要强、学习较好的考生,一定要有接纳焦虑以及焦虑带来的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的胸怀。拒绝接纳,不停的自责,只会使情况变得更为严重。
(3)咨询法:
对学习中的难点要及时找人求教,千万不要自己苦钻牛角尖;心理有了障碍也要及时通过心理咨询加以排除,理顺心气,消极情绪有碍复习。
(4)运动消除法: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广大临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5)情绪宣泄法:
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有些考试焦虑情绪是由于坏情绪的不断积压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聊天法,即通过向亲人或朋友师长,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哭笑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书面释放法,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
(6)呼吸训练法(深呼吸):
腹式呼吸训练--将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先将空气全然呼出、将腹部收缩,缓缓将气吸入、让腹部慢慢隆起、缓缓将气呼出、让腹部慢慢收缩,呼吸时,要保持胸部肌肉平伏不动、重复以上练习两分钟,正常呼吸速度约每分钟12至16次。
(7)正念冥想法:
闭上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保持轻松自然地呼吸
在吸气的时候数“1”,呼出的时候在心中说“好舒服”,如此类推
每次练习15-20分钟,一切顺其自然
(8)音乐疗法:
是一种聆听、唱和演奏音乐以促进心灵放松与改善体内生理状况的能力。
当您忧郁时——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您紧张不安时——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
当您无法入眠时——莫扎特《摇篮曲》
当您消极时——贝多芬的《命运》
当您急躁时——亨德尔的《皇家焰火》
当出现睡眠问题及情绪问题时,请来成大附院就诊。
成大附院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
专家简介
刘新,成大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教学主任,第五届成都市卫生健康学术技术带头后备人选,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电生理学组青年委员、四川省行为委员会委员、中国阿尔茨海默防治协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委员兼秘书、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电生理学组委员,2015年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尤其擅长磁刺激的神经调控及肌电图。擅长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头痛、头昏、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等诊治。长期从事认知功能障碍疾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神经调控、脑电网络及磁共振网络研究,主持及参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及市厅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2篇,获得南充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李庭梅,成大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四川省卒中学会高危管理分会常委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高危管理分会常委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康复技术学组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二十年,擅长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晕、眩晕、失眠、帕金森病及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
杨华君,成大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专业。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医疗组组长。任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分会青年委员,四川卒中学会会员,四川省PSCI卒中后认知障碍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行为医学会委员,成都市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库成员,成都市卒中中心溶栓联盟成员。从事临床神经内科工作二十年,熟悉并掌握神经内科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和诊疗技能,在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独立地处理神经内科疾病如:头晕、头痛、失眠、中风(脑梗死、脑出血)、脑炎、脑膜炎、癫痫、帕金森病、脊髓疾病、痴呆、焦虑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