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资讯】夏季食用贝类警惕中毒 切记四要点
(相关资料图)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芳芳) 贝类鲜香美味,深受大众喜爱,大连海域常见的有海螺、蛤蜊、牡蛎、扇贝、海虹等。然而夏天因食用贝类引发贝类毒素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吃贝类才更安全呢?大连市市场监督局提醒市民,相关常识要掌握。
贝类本身不产生毒素,但如果其摄食了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则可能会在体内蓄积毒素,形成贝类毒素。贝类毒素无色无味,在贝类体内呈自由或结合状态,主要贮存在贝类的消化器官中;其对贝类无害,但如果染毒的贝类被人食用后,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人中毒。贝类毒素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通过颜色和气味并不能判断其是否染毒。煎炒、水煮、高温、高压等常用的烹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所以,预防和及时对症治疗是减轻贝类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同时,记住四方面要点:
1.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水产品。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
2.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有毒赤潮预警期间“赶海”打捞或采食野生贝类,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如电厂冷凝水、生活污水)附近海域采集、捕捞野生贝类。
3.食用要留心,烧熟煮透是关键。在烹饪贝类时,要煮熟煮透,食用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单次食用量不宜过多。
4.有症状及时就医。食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要立即赶往医院进行救治。
市市场监管局特别提示,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因其体内产生“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年来共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织纹螺已列入禁止销售的水产品,不要食用。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贝类毒素等项目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