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点!长期睡眠不足导致患癌风险高?还敢熬夜吗
“熬最深的夜,用最贵的眼霜”,一句调侃贴切地描绘出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失眠,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一大困扰。长期睡眠不足有很多危害,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风险,还可能使人肥胖、健忘。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对外发布了《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向外界描述了“失眠者画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城市是缺觉“重灾区”?如何拥有良好睡眠?
国人睡眠现状
(相关资料图)
01
近四分之三受访国人曾有睡眠困扰
调查数据显示,国人的睡眠状况并不理想,近3/4受访者曾有睡眠困扰。
这其中,经常有睡眠困扰(最近三个月睡眠困扰出现频率大于等于一周三天)的受访者占到12%,偶尔有睡眠困扰(最近三个月睡眠困扰出现频率小于等于一周两天)的受访者占59.5%,从未受睡眠困扰的比例仅为26.3%。
从睡眠困扰形式来看,入睡困难成头号问题。此外,手机成为睡眠杀手,近七成晚睡与之相关。
02
超四成年轻人熬夜至零点后
白皮书调查显示,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失眠率高达21%。
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段,睡不好渐成年轻人的普遍痛点。各年龄段普遍因为压力大睡不好,在26-45年龄段最高。每两名睡不好的青壮年,就有一名 “压力山大”。
白皮书还分析称,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睡眠令”,同年7月出台“双减”政策。“睡眠令+双减”政策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的达到9.41%,增加1到2小时的达21.66%,增加0到1小时的达28.88%。
不过,中小学生睡眠时长依然不足。教育部“睡眠令”明确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睡眠时长应分别达到10/9/8小时。本次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平均时间仅有7.65/7.48/6.5小时。
03
哪些人群最缺觉?
调查显示,从职业来看,74%的服务人员在夜间送外卖、行车送人工作超过两个小时。企业家、创业者、个体经营者作息不规律占比达52%,睡得香占比达57%。
另外,69%的医生在早上七点前起床,其中睡眠不足6小时占49%。防疫人员60%以上睡眠少于7小时。
而快递、外卖小哥工作辛苦,早出晚归,睡眠时长少于整体人群。
调查还显示,56%以上的网约车司机会夜间行车4小时以上。三分之二的网约车司机认为自身睡眠情况“一般”或 “更不规律”。
中国上班族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5小时,25%的人群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玩手机已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
此外,这份调查显示,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睡得最晚的是广东省,睡得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起床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起床最晚的省份是四川省。
图片来源:白皮书截图
睡眠与癌症
01
长期睡眠不足,癌症风险高
失眠导致紧张和情绪沮丧从而出现免疫失衡、炎症相关因子升高,最终导致肿瘤发生及其它炎症相关疾病。
神经生理和分子基因相关研究发现:紧张和沮丧情绪可以上调促炎细胞因子,不仅是驱动抑郁症发病的关键,同时也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哮喘、类风湿关节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肿瘤。
妇女健康队列研究显示,与睡7小时的女性相比,睡眠不足(少于或等于5小时)和睡眠过多(大于或等于9小时)的女性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36%和47%。不肥胖的女性中,失眠得分高的女性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相增加71%。
缺血性心脏病队列人群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小于等于6.5小时)和睡眠过多(大于等于8小时)的男性发生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12%和88%。这种风险在吸烟者中更加明显,分别增加123%和109%。
02
肿瘤患者失眠比例较高
肿瘤患者中存在高比例的失眠状态:
乳腺癌:38%-43%
肺癌: 37%-50%
胃肠道肿瘤:32%
妇科肿瘤:29%-32%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睡眠障碍非常常见,常见的诱因主要有:疼痛不适、呼吸困难、夜尿多、腹泻等身体不适;焦虑,抑郁,应激状态等情绪问题,其中焦虑对睡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较浅,抑郁会使患者早醒;睡眠环境的改变,如住院;茶、咖啡类饮品的饮用;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的使用。
想睡好,这些小知识要了解!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教授表示,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将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睡得着不一定睡得好,要保持身体健康,每天至少应保证6小时的深度睡眠。
01
什么才算是好的睡眠?
能在10-20分钟内快速入睡;
夜间不会很轻易醒来,即使醒来也能很快入睡;
睡眠中无惊梦,睡醒后梦很快被忘掉;
早晨起来精力充沛,没有疲劳感。
02
判断失眠的标准
按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中的定义,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持续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
根据病程长短,失眠可分为短期失眠(<3个月)和慢性失眠(≥3个月)。如果出现反复失眠的症状,可以根据每次出现失眠持续的时间判断是否为慢性失眠。
03
关于睡眠的误区
睡得好就是睡够8小时?
人的正常睡眠周期分两个时相:正相睡眠与异相睡眠,由浅入深,两者交替出现,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睡眠时间只要是90分钟的倍数,每晚完成四到五个睡眠周期,就可以极大地改善睡眠质量。
打呼噜=睡眠质量好?
严重打鼾会使人在睡眠时出现呼吸反复暂停,引发各类疾病,应及时治疗。
早晨怕起不来,多定几个闹钟
反复惊醒又睡下,容易陷入“睡眠—觉醒”循环,难以完全清醒,可能导致慢性疲劳。建议闹钟响后一次性起床。
过分依赖褪黑素
在我国,褪黑素仅被批准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不能作为治疗失眠的药物使用。
长期服用外源性褪黑素,有可能导致自身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若是对外源性褪黑素形成依赖,反而会导致睡眠功能紊乱,失眠情况加重。因此,不建议长期服用。
04
9招助你改善睡眠质量
每天同一时间起床。
通过每天同一时间醒来,身体会调节好激素和代谢水平来匹配相应的睡眠和唤醒节奏,能让你更有活力,还能帮你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午睡别超20分钟。
较长的午睡会使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会很难醒来,醒后也易感觉昏沉无力。可以设置一个20分钟的计时器,以防自己睡过头。
多晒太阳。
建议每天晒太阳30-60分钟,因为日光能校准生物钟,是调节身体每日昼夜循环节奏的一部分。
晚餐别吃太多或太少。
如果晚餐吃得太多或太少,身体或者没有足够时间消化食物,或者饿得难受,都会影响晚上睡眠。
夜间适当运动。
夜晚锻炼有助于放松工作了一天的身体和紧绷的神经,也有助于晚上睡得更香。
按时上床。
按时睡觉会帮助形成一个有效睡眠周期,有研究发现,每天晚上同一时间上床睡觉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身体更健康。
坚持睡前仪式。
创造并坚持睡前仪式有助于大脑放松并准备入睡,阅读和冥想是平静心灵的两个好方法,可为进入高质量睡眠打开通道。
睡前30分钟别玩手机。
来自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并唤醒大脑,在睡觉前30分钟请将手机、平板电脑拿开。
晚上避免摄入咖啡因。
在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还有一些如巧克力、能量饮料、冰激凌等都含有咖啡因,请检查食物上的营养标签,确保其不会干扰入睡。
END
版权声明: 本 文来源 于慢病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