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环球新动态:喝低脂、脱脂牛奶,居然更容易长痘?

来源: 健康界 时间: 2022-07-12 08:46:45

还记得小品《不差钱》里的

经典台词么?

小沈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人死了,钱没花掉!

赵本山:

人这一 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就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而对于常年被痘痘困扰的人来说,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

我的青春不在了

但是青春痘还

!!!

痘痘,医学上又叫痤疮(acne)

痤疮是一种长期慢性皮肤病,长痘痘时,毛孔会被死皮细胞或细菌、皮肤油脂堵塞,发生皮肤破裂。

痤疮困扰着很多人,据美国皮肤病学会估计,痤疮每年会影响大约5000万美国人。在中国,影响人数同样不容小觑。

导致长痘痘的因素各异,基因、荷尔蒙激素波动、细菌感染、饮食、压力等等。

每一个长痘痘的帅哥靓女,都是折翼的天使。每天精致护肤,规律作息,可还是要时不时地要接受痘痘的骚扰。近年来,经过铺天盖地的抗糖宣传,大家都知道了高糖饮食对皮肤的伤害。然而在这一众的因素中,很多人不知道,

牛奶,竟然也是致痘的高风险因素!!!

2018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7万8529名儿童、青少年的乳制品摄入量和痤疮之间的关系。

01喝低脂脱脂牛奶,更容易长痘痘

调查研究了痤疮与以下饮食摄入量之间的联系:

1、不同类型的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和奶酪

2、乳制品亚组,如全脂、低脂、脱脂牛奶

3、不同数量和频率的乳制品摄入(每周或每天的次数)

结果发现,在7—30岁的人群中,食用任何类型的乳制品都与更高的痤疮风险有关,而且经常喝低脂和脱脂牛奶的,更容易长痤疮!

原因可能是:

1.牛奶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高,高IGF-1水平会进一步刺激增加雄激素的水平,并促进包括毛囊在内的很多组织的生长,通过增加角化过度和表皮增生,刺激毛囊,导致痤疮。

2.胰岛素和IGF-1等激素,会刺激皮肤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堵塞毛孔,造成痤疮、痘痘。

3.IGF-1还会刺激肾上腺雄激素合成,并增加雄激素的生物利用,引发体内激素波动,刺激产生痘痘。

4.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消化乳清蛋白时,会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升高;酪蛋白则像一个御前带刀侍卫一样,保护着IGF-1不被蛋白酶分解,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02牛奶不仅自带杀伤性武器,还有金钟罩铁布衫护着,这武力值就问你怕不怕

各类研究发现,连续12周每天喝3杯牛奶的成年人的IGF-1水平比不喝牛奶的要高出大约10%;牛奶摄入会导致10-12 岁儿童血液中IGF-1 的水平增加9-20%《美国皮肤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每天喝2杯(大约400 ml)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患痤疮风险提高44%。

2019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更是指出:痘痘患者要限制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

所以,牛奶和高糖饮食都是致痘神器,如果牛奶里还加了糖,比如冰淇淋、珍珠奶茶等等,哇哈哈哈,“痘”你玩没商量!

不过,有痘痘的人也不一定要完全戒牛奶!如果你喝牛奶,并没有什么异常,痘痘也并未加重,那就不用害怕喝牛奶了。但如果你出现多次“喝了牛奶就冒痘,甚至痘痘加重”的情况,就建议尽量“戒牛奶”啦!

03面子工程最为要紧,上脸的产品一定要谨慎

市面上治疗痘痘的药膏和护肤品五花八门。病急乱投医,痘肌患者经常会被种草尝试各种祛痘方法。但是很多产品内容物不清楚,疗效不确定或者某些不正规的产品还添加了激素类物质,个别甚至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皮肤伤害。

因此,药师结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版》整理了几款治疗痘痘有用的药物和护理方法。

治痘有方

外用维 A 酸类药物

●作用机制: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

●外用代表药物:维 A 酸、他扎罗汀、阿达帕林。阿达帕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一线用药。

●注意事项:这类药物存在光分解现象,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程 度,应避免阳光照晒或涂上防晒药品。

外用维A酸类妊娠分级C-X,应避免使用。

口服维 A 酸类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 4 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唯一的口服药物。

●代表药物:异维 A 酸、维胺酯。异维 A 酸是国内外首选的口服维 A 酸类药物。

●注意事项:青春期前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等,故12 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

这类药物具有致畸作用,育龄期女性在服药与服药前后3个月内必须严格避孕。

过氧化苯甲酰

●作用机制: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及轻度溶解粉刺等。

●注意事项:该药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外用维 A 酸类药物或外用抗菌药物使用。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药物。

过氧化苯甲酰释放的氧自由基可以导致全反式维 A 酸失活,建议两者分时段外用。

外用抗菌药物

●作用机制:抗痤疮丙酸杆菌、抗炎

●代表药物:红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

●注意事项:外用抗菌药物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不推荐抗菌药物首选,也不推荐单独或长期使用。

克林霉素为妊娠 B 类药品,孕期一般可安全使用。

口服抗菌药物

●作用机制:抗痤疮丙酸杆菌、抗炎。

●代表药物:首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患者,考虑改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改善痤疮后色素沉着药物

外用改善色素类药物如熊果苷、左旋维生素 C 等可以使用。

其它

不同浓度与剂型的壬二酸、氨苯砜、二硫化硒、硫磺和水杨酸等药物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或者轻微剥脱作用,临床也推荐作为痤疮外用药物治疗的备选。

除了药物以外,日常护理对于“治痘”,也十分重要!!

★ 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适当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日晒等均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痤疮。

★正确的清洁方式:痤疮患者皮肤常伴有皮脂溢出,皮肤清洁可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但不能过度清洗,忌挤压和搔抓。清洁后,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

★选择合适的护肤品: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混合性皮肤T区选择控油保湿类,两颊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使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药物或物理、化学剥脱治疗时易出现皮肤屏障受损,宜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谨慎使用化妆品:谨慎使用或选择粉底、隔离、防晒剂及彩妆等化妆品,尽量避免化妆品性痤疮发生。

fighting!,战“痘”!

痘痘患者千千万,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用药风险不尽相同,遇到痘痘困扰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个体评估,规范治疗,定期复诊,根据治疗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减少后遗症发生才是“战痘”的最佳选择。

标签: 丙酸杆菌 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