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自然·免疫学》:华人科学家发现新型杀伤性抗癌免疫细胞!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说起抗肿瘤免疫反应,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作为一种适应性免疫细胞,T细胞的杀伤功能依赖于对肿瘤抗原的识别,然而,许多肿瘤类型缺乏免疫原性抗原[1]。
(相关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淋巴细胞(ILCs)的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就凸显出来了,其中最为熟知的当属自然杀伤(NK)细胞[2]。除了NK细胞外,其他ILCs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过在之前的研究中,大家更多的认为ILCs主要发挥类似于CD4+T细胞的辅助作用,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ILC1可能也具有细胞毒性功能,能直接杀伤靶细胞。
近日,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李明团队,在《自然·免疫学》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ILC1可以感知肿瘤细胞分泌的IL-15,从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3]。这一发现拓展了我们对天然淋巴细胞功能的认知,并可能为一些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论文首页截图
肾细胞癌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其组织学上不同的亚型表现出不同的治疗反应[4]。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大大提高了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的生存期,但肾嫌色细胞癌(chRCC)患者通常对治疗反应不佳[5]。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差异呢?
为了研究导致差异结果的免疫学基础,李明团队对从ccRCC和chRCC晚期患者肿瘤中分离的免疫细胞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这两种癌症亚型浸润的免疫细胞群果然有着较大差异。
他们发现,ccRCC中浸润的主要是CD8+T细胞,而chRCC中存在两种具有细胞毒性的先天淋巴细胞,其中一种具有典型NK细胞特征,另一种具有ILC1细胞的特性。
单细胞测序数据表明,ccRCC中有大量CD8+T细胞浸润,但chRCC中浸润的ILC1s相对更多
进一步地,李明团队对大量的肾细胞癌肿瘤样本、癌旁正常组织以及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流式分析,来验证前面的发现。他们发现,与癌旁正常组织和血液相比,ccRCC肿瘤中CD8+T细胞明显更多,在chRCC组织中则没有显著差异。与之相反的是,在chRCC中ILC1细胞显著增加。
有趣的是,ILC1标记基因的高表达与chRCC患者较好的总生存率相关,但却和ccRCC患者较差的总生存率相关,这一相反的结果提示,ILC1在不同肿瘤中的功能可能存在差异。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ILC1标记基因的高表达与ccRCC的不良预后相关,但在chRCC中情况相反
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ILC1在chRCC和ccRCC中有着不同作用呢?
研究人员分析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发现,尽管在chRCC和ccRCC肿瘤中都有ILC1浸润,但它们表现出不同的颗粒酶A表达模式。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颗粒酶A可以介导靶细胞发生凋亡或焦亡[6,7]。
对chRCC和ccRCC肿瘤中颗粒酶A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在同一chRCC肿瘤样本中,ILC1始终比NK细胞表达更多颗粒酶A,但ccRCC中则有着相反的结果。此外,来自chRCC肿瘤组织的ILC1比来自癌旁正常组织的ILC1表达更高水平的颗粒酶A。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ILC1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呢?先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IL-15和其受体α链(IL-15Rα)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发育和效应功能[8]。
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chRCC肿瘤比ccRCC肿瘤表达更高水平的IL15,这意味着肿瘤微环境中的IL-15水平可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调节ILC1的反应。因此,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了IL-15对ILC1的调控作用。
研究人员从RCC肿瘤中分离了ILC1,并将它们分别用两种不同剂量的IL-15/IL-15Rα复合物培养。结果发现,高剂量的IL-15/IL-15Rα复合物可以诱导ILC1表达更高水平的颗粒酶A。此外,高剂量的IL-15/IL-15Rα大大增强了ILC1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高剂量的IL-15/IL-15Rα复合物增强了ILC1s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红色箭头表示ILC1,白色箭头表示死亡的靶细胞(K562)
值得一提的是,在TCGA数据库的chRCC患者样本中,IL-15表达水平和ILC1标记基因的富集程度呈正相关。此外,IL-15高表达的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有更好的总生存期。这些发现表明IL-15可以增强肿瘤中ILC1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这可能是控制chRCC患者肿瘤的一个关键机制。
接着,李明团队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拓展——在其他上皮性恶性肿瘤中,IL-15是否也可以调控ILC1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研究人员发现,在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中,ILC1的标记基因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并且ILC1标记基因与IL15表达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提示,IL-15调控的ILC1在PIK3CA突变的乳腺癌中也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在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中,ILC1的标记基因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且ILC1标记基因与IL15表达呈正相关
进一步地,李明团队利用PyMT驱动的乳腺癌转基因小鼠模型(模拟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来进一步破译肿瘤微环境中IL-15对ILC1的调控机制。首先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细胞分泌的IL-15影响了ILC1的功能?
李明团队利用IL-15报告基因小鼠发现,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高表达IL-15,然而奇怪的是,在条件性敲除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的IL15基因后,肿瘤中浸润的ILC1比例和功能并没有受到影响。类似的,李明团队还发现血液细胞和基质细胞来源的IL-15也不影响这一过程。
既然这些细胞似乎都不影响ILC1,那么是否有可能是肿瘤细胞直接调控了ILC1的反应呢?研究人员通过荧光成像发现,ILC1似乎可以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并直接感知肿瘤细胞,那么肿瘤细胞本身是否可能分泌IL-15驱动ILC1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呢?
研究人员在条件性敲除肿瘤细胞中的IL-15基因后发现,肿瘤中浸润的ILC1的数量显著降低,且剩下的ILC1的效应功能也下降了。这些结果表明,肿瘤细胞来源的IL-15调节细胞毒性ILC1的扩增和效应功能,而缺乏这些效应细胞会导致肿瘤免疫反应受损。
IL-15在PyMT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敲除肿瘤细胞的IL15后,肿瘤中ILC1的比例显著降低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先天淋巴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测机制,通过该机制,肿瘤细胞表达的IL-15可以作为警报素,被组织驻留的细胞毒性ILC1感知,这些发现可能为一些癌症的免疫治疗打开新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8日,李明团队还在《科学·免疫学》期刊报道了一群表达颗粒酶C的ILC1细胞。
他们发现这群表达颗粒酶C的ILC细胞来自ILC祖细胞,且不与NK细胞、ILC2或ILC3相互转化。在功能上,这群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反应中都有着重要作用[9]。
这些发现都将拓展我们对ILC细胞的认知,并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T. N. Schumacher, R. D. Schreiber, Neoantigen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Science 348, 69-74 (2015).
2.L. Chiossone, P. Y. Dumas, M. Vienne, E. Vivier,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other innate lymphoid cells in cancer. Nat Rev Immunol 18, 671-688 (2018).
3.E. R. Kansler et al., Cytotoxic innate lymphoid cells sense cancer cell-expressed interleukin-15 to suppress human and murine malignancies. Nat Immunol 23, 904-915 (2022).
4.C. M. Diaz-Montero, B. I. Rini, J. H. Finke, The immunology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Nat Rev Nephrol 16, 721-735 (2020).
5.B. A. McGregor et al.,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of Atezolizumab and Bevacizumab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Variant Histology and/or Sarcomatoid Features. J Clin Oncol 38, 63-70 (2020).
6.Z. W. Zhou et al., Granzyme A from cytotoxic lymphocytes cleaves GSDMB to trigger pyroptosis in target cells. Science 368, 965-+ (2020).
7.J. Lieberman, Granzyme A activates another way to die. Immunol Rev 235, 93-104 (2010).
8.P. F. Fiore et al., Interleukin-15 and cancer: some solved and many unsolved questions.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8, (2020).
9.B. G. Nixon et al., Cytotoxic granzyme C-expressing ILC1s contribute to antitumor immunity and neonatal autoimmunity. Sci Immunol 7, eabi8642 (2022).
责任编辑丨BioT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