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天天消息!记住这几点,有效预防老人摔倒

来源: 健康界 时间: 2022-07-14 08:42:06

林伯(化名)是一位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去年除夕夜不慎跌倒,当时家属以为只是摔了一下没关系,第二天林伯面色苍白、臀部血肿,就近到医院查CT发现股骨头已经裂开。

由于患者长期吃抗凝药,股骨头血运十分丰富,摔了一跤导致了失血性休克。住院期间长期卧床,又发生了脑梗,吞咽不利,吃饭时不慎导致吸入性肺炎,还没来得及髋关节置换手术,就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回忆起来,十分懊恼......

“跌倒,离我们并不遥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爱兰主任医师提醒,心衰和房颤患者是跌到的高危人群,心血管患者跌倒的后果十分严重,应该高度重视,尽早预防降低患者跌倒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因素,选择适宜干预措施,才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资料图)

Part.1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

药物因素

老年人常用的一些药物有可能会增加跌倒风险,如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焦虑、抑郁和癫痫药物等;日常用药如退烧药也会因出汗导致血压偏低,增加跌到风险

疾病因素

无论是心血管系统还是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引起晕厥,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可能导致跌倒,其中应特别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和疾病也需要注意:有平衡失调、感觉和认知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跌倒。

环境因素

老人跌倒多发生在卧室,门口、浴室、厨房、楼梯等地方,如地面光滑或不平、地毯松散、宠物以及有障碍物、环境光线较暗、温度变化等会增加风险。

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人“不服老”,由于自身能力预估过高或对危险预判不足或不愿意叨扰身边人,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Part.2

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方法

陈爱兰主任强调,老年人预防跌倒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培养良好习惯。

正确认识衰老。

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然老去的事实,心态可以永远保持年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结合自身实际调整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放慢节奏,凡事“慢三拍”。行动能力下降者应主动使用辅助器具;在挑选鞋子时,要注意鞋底要纹路清晰、防滑,有一定厚度,硬度适中,能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出门在外,要学会评估周围环境,注意地面和照明情况,起身、行走、上扶梯时注意慢行,主动选择手杖辅助行走有利于防跌。

关注血压变化,寻求专业指导。

春夏交替,血压容易较冬季下降10-20mmHg,高血压患者应该及时寻求心血管专家帮助,按照目标血压去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指导掌握自身血压变化的规律,更好地预防低血压,避免引起跌倒。

有意识的优化生活环境。

居住环境地面要做到防滑干燥;厨房厕所可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去除门槛、家具滑轨等室内地面高度差;室内照明不宜太亮或者太暗。

量力而行,科学运动。

锻炼平衡能力、下肢肌肉、耐力。通过做单脚站立、身体摆动“不倒翁”练习,足跟对足尖“一字走”、侧向行走、跨步练习、平衡锻炼操等锻炼身体平衡能力;老年人特别要加强对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可以通过提踵、直腿后抬等方法进行锻炼;耐力可以通过健步走、健身舞等有氧运动得到锻炼。

陈爱兰主任提醒,万一发生跌倒,老年朋友首先不要慌张,有明显疼痛时更不要尝试自身站立,以防止体位改变造成二次损害。

“发生跌倒之后,老年朋友要先大声呼救,保持当前姿势或者躺下,家属应立即拨打120,切勿自行搬运容易导致二次损害。”陈爱兰主任提出,在等待120的过程中,家属可以对老人的生命体征和伤情进行判断,如老人的意识、呼吸、有无出血等,注意对跌倒老人进行安抚及保暖,防止老人乱动。

每天晚上10点到次日早晨7点是容易发生跌倒的时间段。”任敏陶护长解释,这段时间由于老人夜尿频繁、加餐进食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应该特别注意防范。

心血管内科任敏陶护长提醒广大老年朋友,预防跌倒要从“起床三部曲”开始,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跌倒风险较高的病人建立了预防患者跌倒健康教育路径卡。通过Morse跌倒风险评分、起立步行计时测试等方法确定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护理团队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安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和特殊人群管理等。

编辑:美娟、禾安 责编:阿如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健康教育 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