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当前滚动:62岁大妈发烧捂汗致热射病,被送入ICU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7-22 20:43:32

近日,广州一位62岁的阿姨感冒发烧后,关闭门窗盖上被子,希望捂出一身汗来缓解感冒症状。令她没想到的是,不仅症状没有缓解,还重度中暑昏迷,被诊断为“热射病”,最后送到ICU治疗。


【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南方新闻网

“据家属描述,患者当天中午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到下午的时候意识昏迷,我们赶到的时候发现她呼吸急促,测量体温高达40.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接诊医生表示。

幸亏送医及时,目前这位阿姨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但许多热射病患者却没有这么幸运。

进入三伏天以来,全国多地气温创历史记录,共有 71 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日最高气温达 44℃ 以上。目前高温事件已持续超 30 天,全国发生多起热射病致死事件。

这给户外工作以及活动增加了许多风险,并且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 15 至 30 天(7 月 27 日至 8 月 11 日)仍会持续高温,与高温共存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全国极端最高气温分布,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01

热射病——可引起多器官衰竭的重症中暑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简单来说,人体核心温度一般在36.5℃左右,当出现热射病的时候,人体核心温度会超过40℃,相当于全身器官在40多℃的热水里面泡着,温度越高、泡得越久对器官的损伤越大。

02

热射病的3个主要的症状

1、体温升高: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3

室内也可能得热射病

中暑并不只是因为室外的日晒,也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当人体处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大量排汗但无法蒸发,这就会导致体温的上升,所以在家中不通风不开空调同样也会中暑。

4

如何预防热射病?

1、室温保持在26摄氏度至28摄氏度,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外出,户外工作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充分饮水。

2、外出带上淡绿茶水或淡盐水。盐水调制法:1公升水,放入盐1/2茶匙水调和,每15分钟喝半杯,一天喝3-4次。

3、出现先兆中暑症状(如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应该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设法给自己降温,不能仗着自己年轻或身体好就硬扛。

4、凉水冲手腕,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5、外出坐车时,冰袋冷敷降温。可到医院购买医用冰袋,或者自制冰袋: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把冰块包裹起来,再用一个干净塑料袋套上放入冰箱。出门擦擦脸和胳膊,会感到凉快。

6、回家多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擦拭,蒸发吸热。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1、老人、产妇和儿童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夏季可能衣着严实,甚至因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调,从而导致中暑,并且这类人群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觉察。

2、高温环境,健康的年轻人也会存在中暑的风险,并不存在身体素质好就不会得热射病这一说。

3、剧烈运动后降温,应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冰水。这不仅会刺激呼吸道,还会导致血管因突然刺激而收缩,诱发一些心脏疾病,严重造成猝死。

5

出现热射病症状,应该怎么做?

1、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保持其呼吸畅通。

2、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将体温降至38℃以下。如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用酒精或者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有条件的话,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

3、将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

4如果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5、出现重症中暑症状(如昏迷、极度虚弱、意识模糊、谵妄、癫痫等),应立即拨打120送医。

6、重度中暑患者不能喝藿香正气水,会加重病情。

最后,麦麦再提醒一下,炎炎夏天大家一定要记得防暑降温。有备无患,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参考论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11) : 1290-1299.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11.002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2022,04(1) : E02124-E02124. DOI: 10.3760/cma.j.cmcr.2022.e02124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9) : 1153-1156.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9.023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大乐乐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最高气温 重症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