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滚动:老年健康宣传周|协和星原计划团队带您了解老人如何补充营养?
“营养补不上去,肌肉又不断减少,咋办?”“我需要补充营养制剂吗?”“能不能靠输液补充营养?”……7月25日至7月31日是我国第四个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老年营养到底如何改善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跨学科科普团队为您一一解答。
(资料图片)
老年人营养补不上去,肌肉又不断减少,咋办?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牙齿脱落,咀嚼能力也会下降,一些偏硬和偏干的食物难以咀嚼和吞咽,同时也不易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营养状况,进一步引起胃肠功能的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确实是牙齿的问题,要建议去口腔科,恢复咀嚼能力。二是可以用一些药物或食物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胃肠道的动力,比如益生菌或酸奶等。三是可以改善烹饪的技能,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刺激食欲。如果采用了这几种手段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那可以在有限的进食量里提高进食的效率,采用一些营养强化的手段,比如蒸鸡蛋羹的时候用牛奶代替一部分水,煮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鱼肉、鸡肉、海参或虾仁,和面的时候可以加牛奶、鸡蛋或奶粉。那效果还是不佳怎么办?不妨在进食的时候增加口服的营养补充制剂。
有哪些特制的医学营养制剂呢?
医学营养制剂一般会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种情况是老人还可以进食,但进食的量不够,在不同的老年营养指南或专家共识里都提倡:营养摄入不足的时候首选口服营养补充。一般口服用在两餐之间,无论是粉剂还是液体,通常是调配成两百毫升左右的液体,小口缓慢地服用,来满足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
另外一种情况是老人不能经口进食的,比如说头颈部的肿瘤或者吞咽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鼻腔里放入一根很细的管子到胃里面,把营养制剂补充进去,这种方式叫管饲。通过选择不同的适合特定疾病的肠内营养制剂,来满足病人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
如果将很有营养的食物打碎服用,比医学营养制剂效果好吗?
如果老人还能经口摄入,食物的匀浆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碎了食用,以及营养制剂都是很好的选择。其中,匀浆的好处是可以尝到食物的味道,且天然的食物,胃肠道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但缺点是,制备一定量的匀浆膳,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就会增加液体的摄入量,若口服不了那么多的匀浆,就会造成营养摄入不够。同时,匀浆膳可能会有细小的微粒,给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带来呛咳或误吸的风险。
相对来说,特医食品的准备过程是很简便的,里面含有的营养素和能量也是相对恒定的。而且含有的乳糖、胆固醇和嘌呤都非常少,对于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人,比如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乳糖不耐等,都是适用的。所以,如果合并的基础疾病越多,使用特殊营养制剂来完成营养和能量的补充,会更有利。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人,怎么补充营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首先控制血糖的平稳。有的患者因为血糖的波动比较大,不太敢吃,应从饮食和营养制剂两方面去进行调整。一方面对于食物摄入总量进行控制,通过年龄、体重、日常活动量以及进食的量和烹饪的方法,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目标;另一方面,当食物没有办法充足摄入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对血糖做过优化的营养制剂来补充营养摄入,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制剂,首先需要区分年龄。60岁以下的老人,为了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为正常人的60%~80%;而60岁以上的老人,对于蛋白质的限制没有那么严格,因为整体的远期获益并没有那么清晰。
还要区别肾病的状态,对于急性肾病尤其是做透析的病人,要补充透析过程中丢失或损耗的蛋白质。而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往往要限制蛋白,减少肾脏过滤蛋白的压力,减缓肾小球硬化的过程,保护残余的肾脏功能。通常会对慢性肾病的患者进行分期,对于一期二期的患者会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至低限,或者每公斤体重0.8克蛋白质。到了三期但又未进行透析的患者,则会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至正常量的60%左右,也就是每公斤体重0.6克左右。而透析患者,就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每公斤体重1克或1.2克。
如果进食不足,在制剂的选择上也要分两个阶段:透析治疗之前,一般选择能量密度高但蛋白质含量较少的制剂,同时钠、钾和磷的含量也要非常少,否则对肾病患者带来负担。进入透析阶段之后,需要选择高能量密度和高蛋白的营养制剂,来弥补透析过程中丢失和损耗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特别提醒
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盛行,但是静脉补充营养完全是人工喂养,不能匹配身体所需的营养,会带来肝脏的负担,严重者引起肝功能的衰竭。同时,静脉输入由于渗透压的原因,会引起静脉炎,还会引发感染的风险。因此,现在已经很少采用静脉营养来干预,只是在胃肠道确实不能用,才作为额外的手段来使用。
“助力健康老化”
协和老年跨学科科普团队
协和老年跨学科科普团队汇聚了来自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药剂科、心理医学科等多科室的学术及科普专家,为大家带来老年人慢病管理、居家锻炼、日常营养、科学用药、心理健康、生活照护等全人、全程、全团队呵护及科学普及,助力健康老化。
团队成员
▲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康琳
▲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李海龙
▲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张路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赵肖奕
▲ 药剂科主管药师 闫雪莲
▲心理医学科主治医师 段艳平
▲老年医学科临床博士后 肖滢
▲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护师 郭欣颖
▲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 郑艺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张宁
团队顾问
▲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刘晓红
▲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孙晓红
▲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陈伟
▲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陈丽霞
▲药剂科主任药师 张波
▲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刘颖
文字/李海龙 康琳
图片/自网络
编辑/王敬霞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