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环球视讯!卧床患者,出汗多,记得及时清洁皮肤和更换体位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7-28 21:45:39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炎炎夏日,长期卧床的患者最担心发生褥疮(又称压疮)。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护师肖丽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夏季由于出汗多,如果卧床或者久坐轮椅的患者,他们不太容易自己更换体位,此时如果不及时清理分泌物,让皮肤一直处于潮湿状态,再加上摩擦力影响下,就会出现压疮。如果营养不良、器官功能衰竭则会加重压疮的严重程度。

部位图

长期卧床+局部潮湿刺激最易出现压疮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损伤,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坏死,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

出现压疮其实是多种因素所致,肖丽萍指出,首先就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过久。比如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更换体位、石膏绷带、夹板过紧、支具或矫形 器不合适、长期使用轮椅等。其次,局部组织受潮湿的刺激,比如大小便刺激、大量出汗、分泌物(血及渗出物)外溢,使得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刺激中,容易被剪切力、摩擦力等所伤而形成压疮。再次,当全身状况不良,比如营养不良、衰弱、高龄、感觉丧失等情况,综合因素导致压疮的形成。

据调查发现,昏迷、瘫痪患者老年高龄、行动不便者、水肿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肥胖者,以及营养不良、骨折、石膏固定者、使用镇静剂的患者,还有身体瘦弱、肿瘤恶病质、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以上、贫血、糖尿病等患者容易现压疮。

所有高危人群应定时更换体位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调整翻身频率

长期卧床的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因此肖丽萍建议家属定时给患者更换体位,以减少身体受压部位承受压力的时间和强度。“一般来说,每两个小时要翻身一次,但是在翻身后,如果发现患者的受力部位皮肤压红后15分钟后不能缓解,这说明要缩短翻身的时间,可以1小时变换体位,因此,体位变换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耐受程度、移动能力和所使用支撑面的材质而决定。”肖丽萍说。

据了解,患者坐在没有减压垫的椅子上,每次最长不超过2小时;坐轮椅患者应每15~30分钟减压15~30秒,每1小时按需减压60秒,骶尾部或坐骨存在压力性损伤时,应限制每天坐位少于3次,每次少于60分钟。

肖丽萍表示,我们要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家属或照护者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时,应抬起患者身体,尽量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使用较高级别的支撑面:气垫床,翻身垫、减压贴、水垫、软枕等,1~2小时有效翻身。除非病情需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摇高床头超过30°体位、半坐卧位和90°侧卧位,侧卧位时尽量选择30°侧卧位。

三期以上的褥疮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处理

“在临床上,压疮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当早期出现压疮时,皮肤完整,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通常在骨隆突出等易受压部位)。”肖丽萍说,“像这种情况,就属于一期的压疮,与周围组织相比,该部位可能有疼痛、硬肿或松软,皮温升高或降低。针对早期的压疮处理起来不难,比如定时翻身,解除局部受压,改善局部血运;同时可选用赛肤润、透明贴、减压贴保护皮肤,也可以采用中药涂擦疗法。”

在压疮出现伤口感染时常用中药复方黄柏液等。肖丽萍介绍,复方黄柏液包含了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蜈蚣等中药材,可清热解毒,消肿祛腐,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减轻创周红肿,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脓性分泌物的排出,亦可促进感染伤口的愈合,加快糜烂面干燥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愈合。

“曾经有一名50岁的女性,由于从高处坠落,导致截瘫。来到我们医院的时候,骶尾部有一个很大的压疮,并且大小便失禁,频繁腹泻,处理起来十分棘手,我们制定了护理计划,加强给她翻身,同时局部清创,解决其大小便失禁的问题,采用了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腹泻得到改善,之后压疮也慢慢恢复了。所以说,即便是严重的压疮也并非不能治。”肖丽萍建议,三期以上的褥疮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处理,清除腐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预防感染。据悉,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有伤口专科,三期以上压疮由专业护士处理伤口,治疗需要两周左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辑 | 牛智杰

校对 | 何绮云

标签: 营养不良 大小便失禁 局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