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消息!5种常用艾灸方法技巧
艾灸可借助灸火的温热力及艾绒或其他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调整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发挥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主要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补虚培本、清热散结、回阳救逆等功效。那如何使用艾灸呢?
分享5种常用的艾灸方法和使用技巧。
1.艾炷灸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将纯净的艾绒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艾炷制作的方法一般用手指搓捻,用拇、食、中指将艾绒搓捻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艾炷的大小视情况而定。
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艾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根据艾炷直接接触皮肤与否分为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
直接灸法:将艾炷直接施置于皮肤上称为直接灸法,又称为“明灸”、“着肤灸”,古称为“着肉灸”。
间接灸法:艾炷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药物或其他衬垫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为间接灸法,又称为隔物灸,比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艾条灸法。
艾条是取艾绒平铺在质地柔软而坚硬的桑皮纸或绵纸,将其卷成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的药物粉末,称为药条。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位置进行熏灼的方法称为艾条灸法,又叫艾卷灸法。
3.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3cm的艾条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
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人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多用于痹证、痿证。
4.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就是运用器械辅助艾灸的方式。
流传至今,较为常见的温灸器灸包括温灸盒灸和温灸桶灸,二者均具有诸多优势,如使用起来方便、安全,操作时既不影响工作生活,也避免了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的风险;可扩大皮肤艾灸的受热面积,也可以同时艾灸多处穴位。
5.艾灸技巧。
首先,艾灸时要掌握好量。
比如,对于阳证、实证、热证者,艾灸时间可短一些,阴证、虚证、寒证者则艾灸时间要长一些;作为养生保健时,艾灸时间可以短一些,但治疗疾病时,艾灸时间就要长一些。
其次,艾灸时还要讲究先后顺序。比如艾灸升白时,会要求患者先灸关元,次灸气海,再灸身柱、膏肓,顺序不能错。
另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很多人在艾灸的时候,都会感知到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感觉就是灸感,类似于针灸时我们常说的“得气”。
如灸中脘时,能感觉整个胃部暖暖的;扩热,热量以艾灸部位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关元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里走,还会向腰两侧扩散;传热,热量向远部传导,如灸八髎穴时,热量一直传到大腿根,甚至到脚底。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创新肿瘤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