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天天快播:【意义日历】处暑|历尽三伏热,渐有新凉递好秋,养阴生津防秋燥,适当运动解“秋乏”

来源: 健康界 时间: 2022-08-24 18:00:57

今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资料图)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暑气渐退,秋意渐起。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即说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黍、稷、稻、粱类农作物开始成熟。

处暑之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暑热渐退,暑湿逐渐被秋燥代替,但南方仍需小心“秋老虎”。这个时节的养生重点是养阴生津,预防秋燥。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进入周期性休整阶段,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适当运动,可解“秋乏”。

饮食调养防秋燥

秋气应肺,肺喜润恶燥,处暑后饮食养生当注重“清”“润”二字。继续立秋节气后的减辛增酸,适当多吃橘子、柠檬、猕猴桃、石榴、葡萄、柚子、酸枣、西红柿等酸味食物,以敛肺金,强肝木。

处暑之后沿海陆续开海了,夏季建议少吃的鱼虾等海产品在处暑之后可以适当多吃,可以滋阴润燥。

秋季多吃藕,常吃莲藕,既可补身,又能润燥。生藕清热凉血、止血散瘀、滋阴养阴;熟藕健脾养胃、养神、滋补五脏,配合莲子可以增加安神的功效,特别适合容易疲惫,虚不纳补的人群。

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建议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特别是梨、芝麻、蜂蜜、银耳等食物。除了能补足机体缺失的水分以外,亦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此外,日常饮食应当戒除辛燥,食用麻辣、烧烤、煎炸等食品容易上火,损伤阴液,易加重秋燥症状,应当尽量避免。少吃辣椒、花椒、桂皮、酒、烧烤等辛辣燥热之品,以防耗气伤阴,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痤疮、便秘、痔疮等不适。

图源: 图虫

起居调养

处暑时节应早睡早起,争取比夏季每天多睡1小时,可以避免秋乏,尤其对于老年人,建议晚上提早入睡,并培养午睡的好习惯。

吹空调降温要适度,以免出现腹痛、吐泻、腰肩疼痛,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可喝点姜汤。

白天应经常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动,晚上睡觉时要关好门窗,在腹部盖上薄被,防脾胃受凉。

图源: 图虫

运动调养

处暑时节,秋高气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一些如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伤阴耗阳。

慢跑慢跑是一项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

图源:图虫

运动原则

注意衣着,防止感冒。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开始变低,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晨起锻炼,不能空腹。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身体中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很容易发生低血糖。起床后运动前应该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垫一垫”。

及时补水,防止秋燥。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秋燥,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水。如果运动量较大,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或者喝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防止肌肉出现痉挛。

做好准备,防止拉伤。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重视,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中老年人的锻炼更要“留有余地”。

循序渐进,切忌过猛。从中医理论讲,秋天又是一个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保持适度原则。

情志调养

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悲伤则易伤气,使人意志消沉。饮用养生茶——秋菊清心茶,可以清肝泻火、滋阴润燥、宁神养心。取杭菊、麦冬、百合各5克,红茶叶一小撮,热水冲泡,10分钟后代茶饮。

图源: 图虫

经络调养

秋天到鼻炎闹,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容易出现鼻炎或鼻出血等问题,每天坚持按揉迎香穴、鱼际穴、合谷穴,可以有效预防鼻炎、肺炎等秋季易发疾病。

迎香穴 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可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鱼际穴 两侧鱼际穴每天不拘时掐揉3分钟。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

合谷穴 两侧合谷穴每天不拘时掐揉3分钟,是疏风解表,清热,治疗牙痛、头痛的特效穴。

来源:青岛疾病控制;上海体育;健康中国

审稿: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制图:梁婧

转载版式、图片、文字编辑:张梦佳

标签: 出汗过多 循序渐进 准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