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评!“肺”常关爱!不吸烟也会得肺癌的真相是……
在全球,平均每14秒就有一个人被诊断为肺癌i。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2020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约占全球的37%和39.8%ii。我国肺癌防控依旧面临重大挑战。
近日,罗氏诊断与《人民好医生》联合推出的“诊断的价值”系列访谈第四期以“肺癌防治,及早行动”为主题,特邀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秘书长/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坚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崔巍教授,共同科普肺癌防治的相关知识,呼吁提高肺癌防治意识,积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资料图】
肺癌防治形势严峻
早期发现是关键
作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者腺体的一类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生主要与家族史、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徐志坚介绍,日常空气的污染、吸烟,以及家族史、易感基因、膳食、营养和免疫状况,甚至肌体的激素水平变化,都是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
肺癌的5年生存期与诊断分期密切相关,最早期(IA 期)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期可以高达 92%。iii“肺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徐志坚表示,“一旦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声音嘶哑、骨头疼、头疼等症状时,通常都属于中晚期了。一旦进入中晚期,治疗的手段方法以及措施相对于早期患者而言,会更加复杂,治疗后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早诊早治,对于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查是肺癌常见的检测和诊断方式。崔巍介绍,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有益于发现早期肺癌,提高肺癌的生存率。除此之外还有血清学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血化验,这也是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且创伤也最小。
联合检测,综合判断
助力优化肺癌全程管理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无创、快捷、简便等优点,成为近年肺癌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其对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评估、预后与随访等临床应用价值的不断凸显,可用肿瘤标志物优化肺癌全程管理。
//
崔巍表示:“肿瘤标志物在疾病的早期发现方面贡献是很大的,尤其对于肺癌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单一肿瘤标志物在特异性、敏感性方面的局限性,我们倡导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目前已获临床认可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有5种,分别是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 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崔巍指出,通过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肺癌,也有助于尽早对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预测。
“肺”常关爱,立足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降低肿瘤发病率、提升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徐志坚教授介绍,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控制与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通过低剂量螺旋CT来检查是否存在形态学改变,再进行血清学检测,开展联合筛查诊断。三级预防是指在发现肿瘤后,及早诊断,积极治疗,避免产生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积极康复,回归社会。
“早”是肺癌防控的公认关键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肿瘤预防抓手,是降低肺癌死亡率,以及提高五年生存率的重要保障。崔巍强调,日常体检很重要,尤其是肺癌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体检项目建议涵盖肺癌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测,并根据专业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做到早诊、早治。
[i]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orld Globocan 2020, [internet; cited June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900-world-fact-sheets.pdf
[ii]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iii] The Eighth Edition Lung Cancer Stage Classification.Detterbeck et al CHEST(2017);151(1):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