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每日精选:协和星原计划|孕期漏尿?宝妈牢记盆底这几个知识点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8-31 19:03:43

“孕期为什么会出现漏尿呀?”“刚生完孩子怎么尿不出来了?”......这些尴尬又难以启齿的问题或许正在烦忧许多宝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倘若出现,又该怎么办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盆底康复团队为您揭开“盆底”的奥秘。

盆底的支持结构--“吊床假说”

盆底肌和盆底结缔组织是盆底支持结构的主要部分,它们附着在骨盆的前后形成了一个“吊床”结构来承托盆腔器官,如膀胱、尿道、子宫、阴道、直肠等。这既保证了这些器官在盆腔里不会到处游走,又维持了机体排尿、排便等功能正常。如果“吊床”功能退化或薄弱,则容易发盆底相关功能障碍性疾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及神经的影响

怀孕期间子宫逐渐增大,盆腔重心由骶骨转向盆底肌,压向盆底肌的力量持续加重,到妊娠足月时子宫重量增加近20倍。同时,胎头长时间直接压迫牵拉盆底肌肉和神经,松弛素等激素易使结缔组织的胶原溶解,骨盆带关节也易在激素的作用下变得松弛。因此,盆底功能的下降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娩时,胎儿通过软产道,盆底肌和神经被过度牵拉,在此过程中易造成肌肉组织缺血变性以及神经损伤。若分娩过程中遇到难产、器械助产等情况,盆底肌则可能会发生断裂损伤,这些都为产后盆底疾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有研究证实,35%阴道分娩初产妇在产后6周内被发现有括约肌缺陷,且一直持续到产后6个月。而有过多次生产经历的产妇中,有40%产前有括约肌缺陷,44%有产后括约肌缺陷。

那么剖宫产能避免盆底疾病的发生吗?其实不然,在妊娠期间,盆底肌和结缔组织的过度牵拉可能已经造成了盆底损伤。

盆底的自然恢复

尽管有影像学等直接证据证明,产后阴部神经末端神经受损,仍有相关研究证实,产后三个月内这种损伤有某种程度的恢复。这些研究都提示,盆底肌肉和神经在产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目前的证据不足以判断远期的身体恢复情况。

妊娠期适宜进行的运动

研究证实,孕期适宜强度的运动有利于增强盆底肌的支持力,不仅使身体更易适应重心的变化,还有助于分娩。在孕期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游泳、适宜强度产前瑜伽、简易健身球运动等。若孕前未经常运动,可从简单的散步开始,由10分钟逐渐增加至30分钟。不过,建议在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下校正强度。

推荐:孕期Kegel运动

建议侧卧位进行,尽可能放松全身的肌肉。

呼气的同时收缩盆底肌,保持3秒钟,期间保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气。

放松盆底肌,休息2~6秒

再次重复盆底肌的收缩与放松。

注: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重复3遍(可根据盆底肌耐受的时间调整时长)。随着盆底肌力量的增强,可逐步延长盆底肌持续的时间到5秒再放松,反复训练。

运动前注意事项

穿着有支撑力的鞋及袜子

避免高强度运动,且随妊娠期的进展逐渐降低强度

避免跳跃类运动

避免“仰卧起坐”等增加腹部张力的动作

孕16周后避免平躺运动

避免提举负重等运动,若进行轻中度的力量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可携带水及水果,以便于运动中或运动后的能量补充

运动强度判断方法

若运动时能进行交谈和说话,说明运动强度适宜

若因疲劳或气短而不能发声或交谈,说明强度过高,可调整强度或休息后继续运动

特别提醒

患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的准妈妈切记谨慎或避免相关运动,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运动,一定要先咨询医务人员。

严重的关节疾病、关节痛、盆腔痛或腹痛

严重贫血等相关血液疾病

甲状腺疾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严重糖尿病

宫颈功能不全、胎儿发育不全

多胎

阴道流液、阴道出血

妇产科盆底康复团队

妇产科盆底康复团队汇聚了来自妇产科、麻醉科临床骨干精英,聚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关注疾病科普、科学预防、居家运动、日常保健等实用内容,助力女性健康科普,科学防治疾病。

团队成员

▲妇产科主任医师 朱兰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陈娟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崔旭蕾

▲妇产科主治医师 曹杨

▲妇产科主治医师 娄文佳

▲妇产科物理治疗师 张雪

参考文献:

[1] 朱兰,郎景和主编;王巍,王晓茜,王瑾晖等编.《女性盆底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 MaryO"Dwyer原著;朱兰主译《孕产期盆底保健核心手册·给妈妈的全程呵护(翻译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文字/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团队

图片/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团队提供

编辑/王敬霞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

标签: 结缔组织 功能障碍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