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推荐:以平常心看待老年人就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媒体发表了一篇题为《60岁仍选择做“打工人”:老年人找工作有多拼》的报道。平心而论,很有些一惊一乍的“标题党”的意味。因为在报道正文中,并没有看到“有多拼”。记者报道的是一些退休人员,因为种种原因,还在或还想继续工作。这种社会现象其实一直存在,公众也并没有将此看作可以大惊小怪的事情。
国际共识是倡导“积极老龄化”的,积极老龄化就是“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在联合国提出的五项“老年人原则”中,第一项是“独立”,之下包括五项准则。其中的第二项和第三项是“工作机会”和“退休可选择”。简言之,这是老年人的基本权利。其中的“工作机会”是指社会要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不可以搞年龄歧视。这里所说的“工作”,应该包括授薪的或非授薪的(志愿者或义工),中国老年人才网的工作正符合了这样的需求。“退休可选择”中的退休不完全是指按政策法规的规定从工作单位退休,而是指老年人彻底退出或结束劳动生涯,这个决定应该由老年人自己来做出决定。
报道中提及当今中国60—65岁的老年人要占55.83%,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另外,老年人是退休后其实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能力强而且稳定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能力逐渐衰退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才是严重失能的阶段。对于老年人个人而言,这三个阶段与年龄大小不完全相关。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的前期,社会上是有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供他们选择的。
老年人愿意继续工作,最大的原因应该是经济问题。根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2021年,全国养老待遇相对较好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每月才有3577元。按一般规律,在平均线以下的应该在60%。也就是说,有将近8000万退休人员还达不到平均数。所以,在还能工作的时候,挣点钱为自己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减轻子女的负担。当然,也有为继续发挥余热或满足个人兴趣而出来工作的,不一而足。以上这些老年人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按中国传统思想,退休了就到了应该“享清福”的时候了,而享清福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就是过去形容地主老财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对老年人的“溺爱”,是他们承受不起的。有一种毛病叫做“废用综合征”,说句大白话,就是人体的所有功能都是用进废退的。如果身体健康,有事可做反倒是健康长寿公开的“秘诀”。当然,对老年人而言,量力而行的原则还是要遵循的,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
与此同时,有一种倾向还是需要防止的。现在常有专家念叨,说国外的老年人七十多岁还在开出租车,甚至表示很“羡慕”。说实话,那大多是为生活所迫,譬如没有养老金,或有但很少。简单地把老年人看作劳动力是有问题的,在理论上说,这叫做“生产主义”或“经济主义”,与“积极老龄化”完全不搭界。
给媒体朋友一点忠告,不要过度炒作“有多拼”。不然是有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的。也许会使本来干得好好的老年人,突然干不成了。还是让全社会对退休人员出来工作报以平常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