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看见美食就“馋”,其实是大脑这个区域被“点亮”了
看到美食就「嘴馋」,这种反应到底是嘴巴驱动的还是胃部指使的?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答案:最先“动心”的其实是大脑的特定区域。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研究采访专家,解读大脑是如何让人“嘴馋”的,并教你几招科学解馋。
(相关资料图)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石汉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瑞
美食让大脑神经元更活跃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一种食物时,位于大脑视觉皮层的一群神经元就会变得异常活跃。
研究团队利用体量庞大的数据集,包括参试者们观察数千张图片时的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发现,视觉皮层中除了有分别对应面孔、地点、身体和文字信息的4个神经元群体,还有第5类神经元群体——对食物更感兴趣。
进一步测算发现,脑部神经元还会对食物类型选择性区分,例如:对芝士披萨等加工食品的活跃反应要高于果蔬等未加工食品。
即使对比色彩鲜艳的非食物图片、色彩较为冷淡的食物图片,促使大脑活跃度更高的依然是食物。
嘴馋背后,最无辜的是嘴巴
在嘴馋这件事上,最无辜的其实就是嘴巴,它只是充当一个工具,真正发号施令的却是身体其他部位。产生“馋”的欲望,多半和以下原因相关:
生理性
既往研究发现,嘴馋与大脑中负责记忆和感知的海马区、脑岛、尾状核三个区域密切相关。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员亚当·德鲁诺夫斯基博士发现,阻断大脑中欣快刺激受体,可以抑制人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渴望。
情感需求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生理原因,嘴馋还与满足情感需求有关。
比如,当人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往往更容易渴望高脂、高糖食物。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血清素水平,能暂时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保持镇静。
饮食单调
长期单调饮食,不仅会腻,还容易让人嘴馋。食物摄入最好保持多样性,这样才能避免嘴馋吃多。
此外,体内血糖水平降低也会勾起身体内的“馋虫”。
4个方式科学解馋
人们摄取食物,要靠嗅觉、味觉以及视觉的刺激,但嗅神经和味神经在连续刺激下会疲劳,需要更多更大的刺激,因此会出现“嘴越吃越馋”的现象。
嘴馋除了要靠意志力控制,有时候也得掌握科学方法。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健康解馋:
找到“馋虫”活动规律
美国味觉和嗅觉研究机构莫奈儿化学感觉中心玛西亚·列文·派尔特博士发现,下午3~6点“馋虫”最活跃。
此时,最好做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避免在“馋虫”支配下吃多,引发肥胖。
减少食量,选低热量食物
比如想吃巧克力时,可以只买一小块而非一大盒。满足嘴馋的同时,尽量选择对健康更有益的低热量食物。
优化饮食结构
令人嘴馋的往往是高脂高糖食物。日常饮食中,多吃全谷食物、豆类、水果和蔬菜,有益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营养更全,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渴求就会降低。
进食时间安排上,建议把每天的食物摄入总量按早、中、晚的分别为30%、40%、30%的比例分配,睡觉前4小时尽量避免进食。
练习冥想
大多数暴饮暴食的背后是情绪问题,很多人通过吃来缓解压力。冥想能提高人们对吃喝的控制力和选择能力,避免冲动饮食。
此外,冥想还可以培养对特定物体、信息的知觉,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宁静、快乐和满足感,认真专注地吃饭,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
本期编辑:张宇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