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全球播资讯】拿下医疗器械证后,数字疗法能填补国内肌骨康复的空白吗?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9-09 09:05:07

62岁的山东硬汉徐峰,和自己的左脚踝斗争了整整10年。

从2012年的一次意外崴脚开始,他经历了3次大小手术,从最初的韧带重建,到后来的截骨矫正,再到去年7月的韧带修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后两次手术都和不规范的术后康复有关。2019年第一次韧带重建手术后,他恢复心切,急于求成,过早做大幅度关节内外翻,并且每天爬一小时楼梯,导致韧带再松弛,重建失败。2021年3月,徐峰不得已做了截骨矫正。这次他不敢过激,术后以休养为主,数月后,骨头延迟愈合,只能再次手术。

第三次手术后,吃过大亏的他特地向专家请教康复方案,专家告诉他,回去后每天做提踵练习,每天6次,每次10分钟。徐峰照做了,但大半年后,他依然只能跛足行走,关节处还不时会有火辣的刺痛感——康复又失败了。

为了不遭第四次手术的罪,他到处托人打听,最终找到了复动肌骨。这是一家由国内顶尖三甲医院骨科医生与国际一流康复师团队联合打造的肌骨康复机构。他们开发了一款名为“JOYMOTION悦行动”的肌骨数字疗法,正在进行报批前的临床测试。今年5月,经过评估,徐峰顺利入组。

所谓数字疗法,是指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由软硬件程序驱动的创新型诊疗方式。具体到徐峰的案例里,他从悦行动的软件(APP)里获取到了专属于自己的康复方案,并借助硬件(传感器),在系统的引导下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康复计划。

“最大的感受就是针对性强,效果好。”徐峰告诉八点健闻,按照系统定制的方案,他每天花40-50分钟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动作从单腿站立、单腿提踵升级到单腿蹲、顶墙踝背屈等。两个月后,他已经完成了5组方案的进阶练习,走路姿态恢复正常,最多的一天走了12000多步。

得益于“徐峰”们的数据支持,今年6月,“JOYMOTION悦行动”数字肌骨疗法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获得了国内肌骨康复领域的首张数字疗法医疗器械注册证。9月3日,该产品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做康复里最懂技术,做技术里最懂康复

JOYMOTION悦行动,主要面向有肌骨康复需求的患者,其中就包含各种骨科手术的术后患者。

从流程上来说,骨科医生在手术后,为有需要的患者开具JOYMOTION悦行动的处方。患者按照处方,拿到硬件,并按照指导安装软件,根据定制化的康复方案进行康复,一个完整的康复周期一般为3个月。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闭环中,有两个核心难点:一是患者情况的准确评估,二是康复方案的动态调整,这也是肌骨康复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传统的医疗机构场景中,这两件事都可以通过医生面对面的问诊,以及康复师手把手的指导来完成。而一旦把康复场景搬到了线上,这些问题就成了最大的挑战。

首先是患者评估。复动肌骨CTO周开波告诉八点健闻,为了能够给“素未谋面”的患者量身打造康复方案,他们在后台设计了三个数据维度。一是手术医生给患者开具的病情介绍,二是系统问卷配合视频问诊,三是患者戴上传感器后的动作反馈。收集到这些数据后,系统会根据算法自动生成一套最适合的方案,由医生和康复师评估确定后,推送到患者的APP上。根据测算,系统推荐的康复方案和三甲医院专家方案的吻合率达到94.7%。

进入康复疗程后,系统每周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康复阶段的判断,这个判断同样需要由医生和康复师来复核确认。“针对每一个术式,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去匹配不同的方案,每个方案里又有36个进阶级别,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了每个患者都能够循序渐进地走完整个疗程。”

周开波表示,这些方案的底层基础是由团队里的资深骨科医生和康复师提供,依据的是美国物理治疗协会的“骨科康复临床指南”和大量病例积累的临床经验。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随着真实患者案例越来越多,他们引入了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不断衍生优化原有的方案,形成了现在这一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核心系统。

把真实临床经验数据化,再通过算法反馈给临床,能将这件事从概念落地到真正实操层面的企业并不多,而复动肌骨能做到这一点,与它的创始团队构成有关。复动肌骨成立于2018年,由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华山医院、新华医院的骨与运动医学科临床医生,美国US News排名第一的物理治疗专业在华导师团队,复旦大学工业研究院假肢矫形器研究中心核心技术团队共同发起成立。去年,以周开波为代表的算法专家加入,补上了数字疗法创业的最后一块拼图。

“我敢说,我们的团队是做康复里最懂技术的,也是做技术里最懂康复的。”复动肌骨联合创始人,康复医学主治医师张鑫表示。

让康复资源普惠所有患者

为什么要把传统的线下康复做成数字疗法,搬到线上来实现?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复动肌骨联合创始人、骨科医生吕一鸣分享了一个故事。他在三甲医院工作时,曾经接诊过一位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年轻女性患者。他为这位患者做了半月板修复手术。手术很成功,但3个月后,患者来复查,情况却变得很糟糕,她的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肌肉萎缩严重,走路还伴有疼痛,最后只能又做了一次膝关节松解手术才慢慢恢复过来。

“作为骨科医生,碰到术后功能恢复很差的患者,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束手无策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出院的时候给他一份通用版康复计划,至于他有没有照着去做,做得标不标准,我们确实顾不过来。”

正是这个患者的遭遇让吕一鸣医生走出体制,加入了复动肌骨的创业团队,但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吕一鸣身上。“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国内做过骨科手术的患者,只有10%左右接受了康复治疗,剩下的90%就直接出院回家了。”张鑫告诉八点健闻,这个比例低得惊人。她曾在美国的医院工作数年,在那里,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康复评估和治疗的比例是百分之百。

在临床医学中,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骨科手术水平全球领先,但病人的功能恢复和国外却有很大差距。这其中固然有骨科医生对康复认知偏差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国内的康复资源供给不足。根据统计,中国在职康复治疗师仅有5万人,每10万人仅对应3.6名康复治疗师,不到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十分之一。并且,这些康复师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分布严重不均。

如何能让有限的康复资源发挥最大的普惠价值?

数字疗法的出现为解决这一命题提供了思路。以JOYMOTION悦行动为例,首先机器和算法可以把康复师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方案评估、动作指导这些事都可以交由系统完成。在JOYMOTION悦行动的产品设计中,一个治疗师可以同时深度服务200名患者。其次,数字疗法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即便是农村的患者,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随时触达国内最好的康复资源。

在价格上,JOYMOTION悦行动也比传统1对1的线下康复要便宜得多。以骨科手术最为集中的上海为例,一家专业康复机构3个月的收费大概在2-3万,这还不算来回的交通和时间成本。而JOYMOTION悦行动,包括软硬件在内,3个月的费用不到原来的1/3。如果3个月后康复完成,患者还能通过硬件回收抵扣一部分费用。

肌骨数字疗法能否填补国内康复行业空白

一款数字疗法能不能被业内的医生认可,最核心的还是疗效。

目前JOYMOTION悦行动已经在三甲医院和复动肌骨康复诊所开展临床测试,已覆盖了230例患者,其中膝关节运动损伤术后患者142例,腰背疼痛和膝关节慢性疼痛患者88例。结果显示,患者总满意度评分达到9.4分,有92%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术后患者完全达到预期康复目标。

“这个结果让我们自己都非常惊讶,大家的好评度远超预期,依从性也很高,康复效果和线下机构1对1的服务基本一致。”吕一鸣说,几个参与合作的三甲医院的大专家也都对JOYMOTION悦行动™的效果颇为满意。对于他们来说,数字疗法的介入既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病例管理工具,“如果他们需要做科研、写文章,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从后台调取。”

尽管临床端的反馈超过预期,但复动肌骨的创始团队并没有满足于当下,几项核心功能的升级迭代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当中。比如,原本的传感器只能作为位姿反馈,团队正在探索是否有可能在传感器上植入理疗装置,起到线下康复师手法治疗的效果。再比如,原本的康复训练是对着视频上的虚拟影像,有没有可能加入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整个训练过程更有趣,提高患者依从性。

“根据我们对不同患者阶梯化、多场景治疗的分级,JOYMOTION悦行动能够满足80%-90%患者的需求。”张鑫告诉八点健闻,肌骨康复有3个月的黄金期,越早开始康复,越不容易出现关节黏连等问题,康复效果也就越好。基于这一点,他们一方面完善产品,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更早地介入骨科医生的诊疗环节,让手术和术后康复无缝衔接,这也是发达国家所提倡的骨科一体化模式。

跳出产品本身,这里或许蕴含着一个更为深远的命题——数字疗法的出现和完善,是否会改变传统的骨科临床路径,成为贯穿骨科手术的一项标准操作。想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更长时间、更大体量的临床试验,还需要权威的研究机构进行卫生经济学的测算,证明数字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肌骨康复的医疗支出。

但无论如何,以此为目标的复动肌骨已经为行业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路……

标签: 骨科医生 康复方案 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