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今日观点!穿越“寒冬”,迎接基因治疗的光辉未来|专访微光基因CEO胡洋博士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09-19 07:58:20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微光基因的取名寓意‘今日微光,他日燎原’,同时也象征着精准和希望。基因编辑本身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全球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我们希望这个目前略显微弱的光芒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光发亮。另外,现有基因编辑工具的特点是在DNA明确的位点上进行精准治疗,我们也希望基因治疗虽如一点微光,但却能够为病人照亮美好的未来。”微光基因首席执行官(CEO)胡洋博士近期接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访时表示。

胡洋博士不仅在基因编辑、蛋白组学领域有多年学术研究经历,并且在生物医药行业有丰富的投融资经验。他的博士生导师松阳洲教授是分子细胞学、蛋白质科学和衰老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基因编辑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学术成果。松阳洲教授也是微光基因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在他们的带领下,成立仅一年的微光基因已开发出多个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及专业技术平台,创新研发管线正在快速推进。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还完成由杏泽资本领投的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资料图】

当下,基因治疗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创新疗法之一,行业不断迎来新的技术突破和可喜的临床进展。然而,这个领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递送和编辑工具受限、复杂药物的生产难题、产品可及性等。作为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新锐,微光基因的技术和产品有哪些独特亮点?有望解决哪些问题?要充分发挥细胞和基因疗法的潜力,行业还有什么重大差距需要弥合?在本次访谈中,胡洋博士分享了他的精彩观点。

图片来源:微光基因提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请问微光基因的创立有着怎样的背景和契机?

胡洋博士:早在2018年,松阳洲教授就创立了一家公司,考虑到当时国内基因疗法相关政策和环境尚不成熟,直接开发疗法可能要付出较高成本,在早期募集资金并不充裕的背景下,我们选择率先开发一些检测产品。目前,这家公司开发的分子POCT检测产品已取得10多张欧盟认证。

到2021年,一方面,团队已在首次创业中有了专业的技术积累,也在公司创建和运营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此同时,基因编辑疗法在中国的开发环境逐渐明朗,不仅在伦理和安全性上得到更多验证,行业中也有基因编辑治疗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恰逢杏泽资本有意愿投资新型编辑器等创新基因治疗技术,也关注到了松阳洲教授团队,所以松阳洲教授和我于2021年成立了专注开发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微光基因。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您看来,从整个基因治疗行业来说,现有方法/模式/治疗药物还面临哪些挑战?

胡洋博士:目前,整个基因治疗行业还面临较多的挑战。在内部技术方面,首先是递送方式受限。比如腺相关病毒(AAV),其特点是较为稳定和安全,可以较特异的靶向某些器官,但这种递送方式存在内吞后作用比例小、内部容量较小、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再如脂质纳米颗粒(LNP),可以实现肝脏给药,并已在mRNA疫苗上得到验证,但它主要是被动靶向,靶向筛选和改进仍面临较多挑战。整体来看,当下行业在能递送的产品、递送精准性、成本及安全性等方面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大挑战体现在基因编辑上,主要是现有编辑工具本身还不够完善,比如怎么样更加高效安全的定点插入一个正确基因从而更好的治疗遗传疾病,如何更安全和特异性地治疗罕见病外的难治性疾病等,这些技术目前在整个行业都还不够成熟。以很多罕见病为例,同一种疾病虽是在同一个基因上发生突变,但不同的人具体的突变位点可能不同,因此针对单个位点修饰的药物可能只能治疗小部分病人。

在外部挑战方面,因为基因编辑工具往往会导致基因的永久性改变,在治疗罕见病外非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时,社会大众对这类前沿疗法的接受度可能会比较低。同时,行业对其安全性、伦理、CMC等各方面的标准要求又比传统的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高得多,这会进一步导致基因疗法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特别高。另外,大多基因治疗药物针对罕见病患者,受众范围小,如果支付端不完善,将会进一步导致这类产品很难在商业化和可及性上取得成功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据了解,微光基因正在使用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开发管线,请问这些工具有何特点?能够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胡洋博士:我们在开发一些新型递送工具和基因编辑工具,主要是提升底层技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几个挑战。目前来看,不管是通用型细胞治疗,还是自体细胞治疗,基因疗法体外给药对CMC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也是其成本高的原因之一。要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一个标准药物的形式递送到体内,而不是以细胞的形式在体外做好了再回输。所以,我们想通过一些好的技术手段如LNP或类病毒产品,直接在体内递送基因编辑药物到特定的靶器官,从而大幅降低成本。不过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的开发并不容易,如何递送一个大片段的核酸药物,这与传统的递送小分子和蛋白都不太一样。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一些底层工具包来解决这个难题。

同时,我们也在开发一些新型且更加安全的基因编辑工具。比如表观遗传编辑工具,它的特点是通过沉默或者是激活一些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而不是对基因进行永久性改变,从而实现更高的安全性,这将会降低基因编辑工具体内递送的接受难度。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用把这些表观遗传编辑工具优化到非常高效且足够小的程度。再比如一些安全高效的大片段插入/置换工具,有望突破大部分罕见病无热点突变的困扰,从而开发出适应症范围更广的基因疗法。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担任微光基因CEO以来,您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或困难是什么?接下来几年,您对微光基因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以及期待?

胡洋博士:其实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困难。公司成立之初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来组建团队。到2022年,整个行业明显快速进入“寒冬”之后,我们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更为明显。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基因疗法是一个前沿技术,核心是能否做出产品。但现在,资本和行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要在底层技术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最好能在3~5年之内就有产品上市并且实现盈利等。

对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未来两年,我们首先要不断增厚技术壁垒和底层工具包,以期在底层技术开发上获得新突破,比如更安全和通用的编辑工具,更好的体内递送工具等。同时,公司已经能够针对特定疾病开发出具有优势的产品,预期将在两年内提交首个在研管线的临床IND申请。在适应症的选择上,我们会首先围绕血液和肝脏这两大疾病领域开发差异化的产品。此外,我们也会根据内外部情况,希望在一年内再完成一轮融资,以进一步增厚安全垫,加快平台研发进度和管线推进进度。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未来几年细胞和基因疗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能否为我们描绘一幅10年后的场景?

胡洋博士:这个领域近年来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相信这当中会有一部分能够在这次“寒冬”中存活下来,并在某个细分领域脱颖而出,实现相关产品商业化。由于细胞和基因疗法在安全性、特异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所以10年后可能会有很多罕见病能够采用基因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如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获得较大的治疗突破。同时,随着递送工具和编辑方法的不断革新,创新疗法的成本也有望大幅下降,上市后的商业化道路也将更加通畅。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刚刚您多次谈到行业“寒冬”,对此您如何看待?您认为这一领域的创业者应该怎么做才能穿越“寒冬”?

胡洋博士:“寒冬”可能不光是针对医药行业,社会上很多行业都面临这个问题,这与世界经济形势相关。而医药行业又额外面临医保控费和集采的压力,加上药物研发周期很长,很多医药研发企业在创立后很长时间内缺乏现金流,所以感受到的“寒意”会特别深刻。我感觉这次的“寒冬”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结束,但与此同时,这种艰难环境也往往会倒逼企业做出一些技术突破,从而给整个行业带来红利。

对于细胞基因治疗领域的创业者而言,要穿越“寒冬”无非是做好开源节流。在开源方面,要做好资本规划,保证资金安全性,还可以根据团队特点想办法创造一些现金流。在节流方面,要对自身技术和商业环境进行评估,做到合理的管线推进安排。另外,还要充分与行业协会、CRO/CDMO、基金会等建立合作,获取生态圈的帮助。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提高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可及性方面,您觉得行业还有什么重大差距需要弥合?

胡洋博士:如果现有的细胞疗法如CAR-T、CAR-NK能够在工艺、设备一体性和自动化、CMC标准、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得到技术突破和提升,那么细胞治疗相关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提升可及性。相比体外改造后回输的细胞疗法,现在我们常说的基因疗法更多强调体内递送,在降低成本和提升可及性上的潜力可能更大。如果行业在递送方法上有所突破,或者底层的编辑药物属性改变,使得递送要求相应降低,都可能大大提高基因疗法的可及性。

在外部环境方面,我们也非常希望医保、商保等保险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弥合成本和患者支付能力之间的部分差距。只有解决支付端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商业化机制,很多先驱公司才能存活下来。另外,由于基因疗法的使用难度和标准要求更高一些,以及用药后需要跟进免疫方面的副作用,目前的这类创新疗法需要在具备很高资质的医院才能使用,要快速进行广泛推广具有难度。如果行业在相关技术上取得更多突破,那么未来细胞疗法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性也会有所提高。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合作在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中的作用和影响?就基因疗法领域而言,您认为合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洋博士:合作在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尤其是基因治疗领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领域的一大特点是极为创新和前沿,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Biotech要想站稳脚跟,离不开多方合作。要学会与专业的CRO/CDMO合作,他们自身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能够大幅降低新锐进入这个行业的成本,而且能够提升公司规划安排的灵活性,帮助公司快速成长。另外,很多创新疗法需要进行一些临床探索性试验,比如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等,从而提前获得一些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和各种基金会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关键,它们能够在创新技术和某些无药可治的患者之间形成很好的桥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最后,作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创新创业者,您还有哪些观点和声音希望向业界传递?

胡洋博士:希望业界能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大家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公司穿越“寒冬”,为中国创新生物医药领域保留更多的火种。期待在将来细胞和基因疗法真正爆发时,中国药企能够把握住机会,走在全球前列。要实现这个愿景,不仅需要行业内上游供应商、下游医院基金会、研究中心、药企等多方合作,而且需要相关政策制定者对这个细分领域的生态有很好的了解,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支付体系。

作为药明康德旗下专注于细胞和基因疗法的CTDMO,药明生基致力于加速和变革基因和细胞治疗及其他高端治疗的开发、测试、生产和商业化。药明生基能够助力全球客户将更多创新疗法早日推向市场,造福病患。如您有相关业务需求,欢迎点击下方图片填写具体信息。

标签: 基因疗法 基因治疗 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