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环球热资讯!长期睡眠不足,免疫细胞发生不可逆变化!干细胞治疗失眠前景良好

来源: 健康界 时间: 2022-09-27 19:53:19

导读:近期,《科学日报》文章显示:睡眠障碍会导致免疫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显著不可逆改变。但既往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凭借着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的潜能,间充质干细胞被证实治疗睡眠障碍安全有效!

经常熬夜,缺乏睡眠,会给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这种伤害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

根据一项新研究,长期睡眠不足会对免疫细胞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炎症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更具体地说,每晚持续失去1.5小时的睡眠就会增加风险。


【资料图】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人类和老鼠身上进行了研究观察,探索睡眠和免疫健康之间联系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人员连续六周监控14名健康成年人,确保他们每晚至少八小时的睡眠。他们抽取了试验对象们的血液,分析了他们的免疫细胞。然后,这些健康成年人在六周内每晚减少90分钟的睡眠时间,并重新采血分析。最后研究人员比较了整夜睡眠和限制睡眠期间的血液和免疫细胞样本。由于睡眠不足,所有参与者的免疫细胞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们数量增加,DNA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六周的睡眠限制后,他们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加了。这意味着他们体内出现了炎症。

之后,研究人员又使用老鼠模型进行进一步实验。几组老鼠要么被允许不受干扰地睡觉,要么睡眠碎片化,整夜都被触觉唤醒,持续16周。然后,睡眠碎片化的老鼠经历了十周不间断的睡眠恢复。

研究人员在这些未受干扰、支离破碎和睡眠恢复阶段从老鼠身上提取了免疫细胞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小鼠的结果与人类的结果一致!所有睡眠碎片化的小鼠的免疫干细胞(产生免疫细胞的骨髓多能干细胞)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产生了数量增加的免疫细胞,并且还显示出DNA重新编程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小鼠长时间“补觉”后,免疫干细胞仍保留一簇表观遗传印记,使它们在随后的免疫激发过程中出现骨髓偏倚反应并增加炎症激活,让小鼠更容易感染炎症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事实上,睡眠不佳和健康状况不佳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乳腺癌、中风、糖尿病、抑郁症等多种疾病发生。

01.睡眠障碍的治疗困境

近年来,由于梦想、家庭、工作而导致焦虑、失眠的人却越来越多,新近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失眠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3%~33%,约有45.4%的人群至少在过去的1个月中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虽然目前临床上针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安眠药治疗失眠症虽然可以加快入睡速度,但会影响睡眠结构,减少深层睡眠的总体时间,而且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比如,它会增加危险梦游的发生率,增加顺行性遗忘、困倦感和摔倒的发生概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生周外神经共济失调等。如果持续一段时间服用安眠药,还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一停药失眠就更加严重。

褪黑素是近些年来进入大众视野的“网红药物”,它是大脑内松果体所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性来间接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缺乏褪黑素的人,比如松果体分泌能力衰退的老人,进行适量补充的确可起到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但对于年轻人来说,长期大量补充褪黑素则会抑制松果体的分泌功能,导致自身分泌的褪黑素减少,一旦无法从外界获取褪黑素,则非常容易诱发睡眠紊乱,导致失眠加重。而且过度服用褪黑素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比如致使女性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卵巢发育不全,从而出现不孕;或者影响男性睾酮的分泌,导致出现性欲低下的现象。

而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即心理治疗)、自我睡眠控制法以及中医非药物治疗,如艾灸等,但治疗过程复杂、花费时间长、疗效不确定,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临床上的常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能够改善睡眠障碍症状和患者长期预后的其他治疗策略。

02.干细胞治疗睡眠障碍的探索

干细胞治疗已成为用于疾病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的一种新型疗法,相关临床试验已被应用于大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遗传、损伤、自身免疫和退行性疾病等。失眠患者存在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的退化、变性、凋亡等损伤,也存在免疫紊乱。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干细胞或许是改善睡眠障碍的理想方法。

2017年,国内一项临床研究观察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该研究选择了39位经过中医药物、认知行为等方法均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这些患者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试验对象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其中移植组的19位患者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次,另外20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眠药物阿普唑仑一个月。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2个月。

经一次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1个月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药物相当,2个月后,移植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3个月后,移植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除少部分患者输注干细胞后当天晚上出现兴奋、睡眠不良的症状,2到3天后自然缓解外,观察期内没有其他任何不良反应。

该研究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治疗慢性失眠,且一次治疗作用可持续达1年之久,能显著改善失眠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外也有少部分研究在其他疾病或疾病模型中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失眠具有治疗作用。例如,Boika 等的研究评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通过静脉和串联(鼻内+静脉内)注射将MSCs移植到12例PD患者中,然后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Epworth 嗜睡量表、非运动症状量表和 39 项 PD 问卷等量表评估非运动症状的强度,发现移植组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 的严重程度显著降低。

以上研究表明,干细胞技术在治疗睡眠障碍中显示出良好前景。此外,对干细胞与睡眠状态的相互关系的深入探索将为干细胞技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1.干细胞具有「跨胚层分化潜能」,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神经细胞,具备修复细胞损伤、免疫调节、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其分泌的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在改善神经递质环境、维护神经细胞组织的完整性的同时,完成对损伤细胞的修复与补充。

2.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帮助降低患者体内因失眠引起的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增多,起到明显的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3.干细胞治疗也可能通过「调节睡眠-觉醒相关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影响睡眠,最终起到改善失眠症状、减少不良预后风险,达到治疗睡眠障碍的目的。

总而言之,研究证实了干细胞在治疗慢性失眠症上的探索颇有成效,这无疑为睡眠障碍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治疗道路。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干细胞可以拓展更多疾病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标签: 睡眠障碍 免疫细胞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