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短讯!杨浩贤:在手术台上和机器人“共舞”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0-03 16:43:03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文瑜 吕楠芳


(相关资料图)

图/受访者提供

他是“赶潮儿”,赴美学习、研究机器人精准微创胸外科最前沿技术;他又是“弄潮儿”,创新性地研发出适合中国人体型特点的机器人肺癌微创手术入路和方法;他还是“领潮儿”,如今正主导开展全球第一个系统比较机器人肺癌微创手术和普通胸腔镜肺癌微创手术长期疗效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学习、工作了近20年,杨浩贤一直努力进取。今年,他还作为主编,出版了全国首部系统阐述机器人胸部肿瘤外科的专著。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主任医师杨浩贤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和手术机器人结缘的故事。

杨浩贤在机器人手术控制台前

为“追”机器人远赴美国

时钟拨回四年前的一天。那是一台寻常的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却是由机器人和医师共同“主刀”的。为此,杨浩贤准备了十多年。

寂静的手术室里,昔日无影灯下医生全副武装、护士紧张忙碌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杨浩贤稳坐手术室机器人控制台,“指挥”机器人在病人的体内灵活转动机械臂,成功将患者肺部的病灶切除。肿瘤组织最终被机械臂放入特制标本袋后,杨浩贤深深呼了一口气。这是杨浩贤的第一台机器人微创胸外科手术。手术后,杨浩贤记录下所有细节,以备复盘、研究。到今天,杨浩贤已带领团队、主刀完成约600台机器人微创胸外科手术。

杨浩贤和机器人结缘的故事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他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师从知名胸外科专家傅剑华教授。他对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机器人精准微创外科就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于是,他决定远赴美国,学习更先进的技术。

2014年,他终于如愿进入世界肿瘤学殿堂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学习机器人胸部外科手术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配对比较分析了机器人、传统胸腔镜及开胸三种手术模式对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发现,机器人肺癌根治术与普通胸腔镜肺癌手术相比,有提高长期无复发生存率的趋势。最终,这一成果全文发表在外科学领域最权威的国际杂志。

前瞻性研究发出中国声音

回国后,杨浩贤与同行们致力于推动中国机器人肺癌外科水平迈向国际一流。机器人手术不是新鲜事,但针对早期肺癌的长期疗效,机器人手术是否一定优于普通胸腔镜手术?杨浩贤不是“机器人迷”,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机器人手术的疗效。

学成回国后,杨浩贤针对中国人的体型特点,创新研发出适合中国人的机器人肺癌微创手术入路和方法,使机器人肺癌微创手术更容易学习和推广,进一步减小了患者创伤。研究表明,这种改良的创新手术方法能够使之前不能通过微创手术切除的患者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得以微创切除,甚至可以推广到复杂纵隔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对部分早期肺癌患者来说,之前的肺叶切除手术正在逐渐被更加精准的、可以保留更多正常肺组织的精准肺段切除术所代替。将机器人应用于早期肺癌的肺段切除术是否更有优势?杨浩贤带领团队用我国的前瞻性研究数据证明,机器人辅助肺段切除术不仅具有非常好的手术安全性,而且降低了手术难度。这项研究结果在2021年第35届欧洲胸心外科学会(EACTS)学术年会上作了大会口头报告。

杨浩贤团队的研究并未止步。他们进一步思索:机器人肺段切除技术操作层面的优势能否转换成治疗效果的改善?经过又一年的沉淀研究,2022年7月,杨浩贤在第30届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学术年会的报告给出了答案:机器人辅助肺段切除术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技术创新和推广是研究型医院的职责所在。借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世界一流的外科手术培训和观摩平台,杨浩贤已组织举办了5期全国机器人和微创胸外科新技术培训班,为国内兄弟单位培养了大批机器人微创胸外科人才。经过4年的临床探索和学术积累,由杨浩贤担任主编的机器人胸外科专著——《机器人胸部肿瘤微创外科手术》正式出版,现已被列为我国机器人微创胸外科的培训教材。

【对话】

机器人远程手术

助推大城市三甲医院惠及边远病患

羊城晚报·羊城派:相较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有哪些优势?如何评估患者是否适用机器人手术?

杨浩贤:机器人具有放大10倍至40倍高清三维视野的特点,能清晰地看到人体内细微的组织结构。机器人手臂能多角度自由移动,在狭窄解剖区域顺畅操作。此外,我们的研究发现,(同样是)一个肺段切除,(机器人)平均可以节省27分钟手术时间。

有些患者病灶位置不深或者手术难度不大,普通胸腔镜手术就可以快速高效解决,自然没必要用价格相对昂贵的机器人微创手术。

羊城晚报·羊城派:未来,人工智能将为我国的医疗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杨浩贤:在推动微创外科手术智能化方面,远程手术被视为未来之光。相信未来能够在5G技术加持下开展机器人远程手术。未来,边远地区的病患不用跑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就能接受远程手术。

羊城晚报·羊城派:您主编这部专著的初衷是什么?书中介绍了哪些独到的经验?

杨浩贤:这本书是由我与全国24家单位的知名专家一起编著的,全书约67万字,还能扫码观看经典手术视频。该书介绍了机器人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机器人外科手术管理及团队建设、麻醉及护理,机器人手术在肺癌、食管肿瘤外科、纵隔肿瘤中的应用实践等,也是我国最全面地系统阐述机器人胸部肿瘤微创外科手术的书。

写书的初衷是想把机器人微创胸外科手术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后来者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我国的胸部肿瘤患者服务。

羊城晚报·羊城派:在机器人手术方面,您接下来还有哪些工作计划开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

标签: 羊城晚报 微创外科 胸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