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这样做有效预防高血压-快资讯
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目前我国定义的高血压标准为:
(相关资料图)
收缩压(高压)超过140mmHg
舒张压(低压)超过90mmHg
高血压对人体的心脏、血管、大脑、肾脏、眼睛等脏器有着重大危害。 高血压急性危害可导致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造成短时间内死亡。 慢性高血压可导致难以可逆的危害,如心力衰竭、尿毒症、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等。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45亿
但治疗率只有30.5%,控制率仅为11.2%
约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预防高血压,需要我们从每一天做起
如何预防高血压?
1.限制钠盐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2.减轻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3.适量运动
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
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
5.戒酒
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
6.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7.定期体检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定期体检是预防关口前移的关键,健康体检有助于发现新的异常体征,促进“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携康建议:
35岁以上正常人每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
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要测量 1 次血压;
高血压易患人群每 6 个月测量 1 次血压。
高血压的7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
降压药可以把血压降到正常,但并不意味着病治好了。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误区二: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内达标。如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误区三: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
有人认为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事实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推荐65~80岁的健康老年人只要能够耐受治疗,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
误区四: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酗酒、肥胖、高钠低钾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
误区五:频繁更换降压药物
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上,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最大疗效。
误区六: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
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又听闻某些保健品能够治疗高血压,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这些都是错误的。
误区七: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的时候已然为时已晚。
来源:综合自健康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