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三院·技术领航|全程精准诊疗,肾脏病患者也能圆“母亲梦”-每日讯息
“10月13日就满4个月了,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再苦再累都值得。”清晨醒来,亲吻躺在身边的宝宝,是蔡蔡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蔡蔡,重庆大足人,和丈夫都是慢性肾脏病(简称CKD)患者,且已进入终末期血透析阶段多年,从未想过还能拥有自己的孩子。如今,看着会翻身、牙牙学语的宝宝,蔡蔡难掩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资料图】
像蔡蔡这样的CKD患者合并妊娠成功的例子,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多学科联合诊疗(简称MDT)团队的临床诊疗中并非个例。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全程精准管理、线上线下诊疗的模式,突破技术与管理难关,帮助患者一路跨越荆棘,共度一段生命的旅程,延续生命与希望。
多学科协同
降低CKD合并妊娠风险
如果不幸罹患慢性肾脏病患者,还能否成为一名母亲?这是肾病门诊育龄女性患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根据《柳叶刀》最新研究,目前我国CKD患者达1.323亿,患病率达10.8%,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个患有CKD,而CKD女性患者妊娠问题日渐成为肾脏科及产科医生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杨聚荣介绍,CKD患者妊娠面临许多难题,疾病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孕妇疾病进展、蛋白尿增加、肾功能恶化、高血压等,严重者还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结局,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
“妊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合并肾脏疾病时,打破了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不是一个产科医生或者一个肾科医生就能解决问题,还涉及营养管理、药学服务等方方面面。”杨聚荣表示,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CKD患者成功妊娠成为可能。2018年,附三院肾脏内科协同妇产中心、儿科中心、临床营养科、药剂科等多学科组建了国内首个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MDT团队,开展多学科协同诊疗,尽可能降低妊娠相关风险。
回忆起走进附三院就诊时的情形,蔡蔡至今记忆犹新。2021年11月,蔡蔡和丈夫得知意外怀孕后,四处打听找到附三院,MDT团队立即为蔡蔡进行了免费会诊。“当时一圈的‘白大褂’围着会议室,讨论我的病情。”蔡蔡表示,这么多科室专家一起制定方案,让她对顺利生产有了信心。
▲MDT团队讨论诊疗流程及蔡蔡病情/图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一对一服务
打通精准诊疗最后一公里
《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春天里》,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经常从蔡蔡家里传出,而伴随歌声的还有婴儿笑声。
“给宝贝唱歌,是从附三院音乐指导课学到的带娃技能,这个习惯从怀孕初就坚持了下来。”蔡蔡说,熟悉的歌声能很好地安抚宝宝,经常前一秒哇哇大哭,一听到歌声就能安静下来,还开心地笑。
据了解,进入MDT团队诊疗的CKD患者,都有一对一医护,整个孕期,会通过医患微信沟通群,定时提醒患者进行血糖、血压以及其他量值的监测,一对一的饮食管理、运动音乐心理指导及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等。根据患者所处的患病阶段,也会提供与病情阶段对应的专业医学资料,让患者避免各种“保健知识”的深坑。
▲医生为CKD患者提供音乐运动干预/图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在过去,‘急诊式’医疗一直被诟病,平时对疾病筛查、康复治疗的不够重视,等有明显不舒服的病灶发生时,往往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医生田恩表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增强早筛、早治的意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增强慢病管理。为更好地服务患者,MDT团队制定了针对慢性肾脏病1-5期及透析患者的诊治流程,进行全程精准管理。
记者看到,满满5页的诊治流程里,从孕前咨询、慢性肾脏病分期管理、血液透析,到档案管理、产后随访、团队活动等,各科室协同诊疗,每个版块流程都清晰明了,并有专人负责。从2018年至今,根据临床案例和经验,诊疗流程已更新到第四版。
跨区域远程诊疗
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
在MDT团队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三面特殊的锦旗,落款都是小敏(化名)及家属赠送。
小敏是某区县一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7年的患者,曾有过两次怀孕经历,都因病情复杂,得不到专业的指导而被迫放弃。
2021年10月,小敏及家属慕名找到MDT团队。团队专家针对小敏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后,为提高就医便捷性,定制了区域联合分阶段的诊疗方案,第一阶段即孕28周前,在当地进行透析治疗,期间每月到附三院进行关键的产科检查和全面评估;第二阶段即孕28周后,转至附三院治疗和全面管理。
为确保患者成功妊娠,MDT团队建立了远程微信讨论群,与当地县人民医院血透中心联合诊疗,实时讨论透析频率、体重调整、饮食管理等,也会根据病情调节诊疗方案,而每一次方案调整所涉及到的药物都由临床药师确定其安全性,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历经8月余,孕34+1周时,小敏顺利产下一名健康女婴。
“终于圆了我当母亲的梦,感受到了天伦之乐。”小敏表示,一路走来,所有医护人员带给我真诚和关爱,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希望自己成功分娩的案例,能激励更多育龄期透析患者,让他们看到生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