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疗,从古至今如何发展?-天天聚看点
本文来自知乎《战场的守护神——军事医疗的发展与演变》文:普鲁士掷弹兵
一、古代的军事医疗
(资料图片)
战争最大的副产品就是人类的死亡。古代武器、矛、剑、投枪,弓箭和投石器,致命的威胁来自与其动能和锋利程度。即便是古代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也无法避免裸露部位的危险。刺向上方的剑可能割断一条大动脉,使一个重装甲步兵流血而死,或者他某处开道伤口,留下化脓和感染的危险。最大的伤亡来自彼此的践踏,古代战场上步兵在进攻或撤退时,某些士兵被强大的人群撞倒,无数只脚践踏其上,巨大的恐惧中,他们的头盖骨,胸部及四肢极易受到严重的复合型骨折。
其实在很多时候死亡可以避免,伤患也可以减轻——只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对受伤的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包扎救护措施,或用清洁剂来避免感染。据普鲁塔克记载,有一个百夫长伤口恶化,用葡萄酒洗伤。汉尼拔命令战士用葡萄酒洗马,医治好了畜牲的疮痂。古罗马军队有着比较强的组织性,当他们正确认识到医疗卫生的重要性时,便建立了专门的机构——为军队服务的要塞医院。
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和基督教的兴起,欧洲迎来了信仰的时代。慈善是完善基督徒的德性,这种理念促进了医院的发展。长期以来,医院护理一直是由宗教团体提供的。每一个修道院都有医务人员或配药员负责检查病房或药房,并在助手帮助下照顾病人。十字军东征时期,耶路撒冷的圣约翰十字军救助团、条顿救助团(原译如此,或许就是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十字军救助团和穷人救助团等在护理和医院建设中极为活跃。
可以想象,中世纪时期军队的医疗护理工作也应当是由宗教团体和相关机构负责。在中世纪晚期的德国农民起义战争中,华美军在攻克魏茵斯堡后就以不掠夺为条件要求当地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
二、火药时代的军事医疗
中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火器的大量运用,一种新的受伤形态出现了。铅弹和其他射弹穿透肌肉,粉碎骨骼并将异物植入伤口深处,随之而来的感染成为了主要问题,肢体的严重损伤或者坏疽是肢体切除的主要适应症。18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感染是因为“火药毒”进入伤口造成的。战争也导致了更多截肢包括大腿截肢,而这几乎总是致命的。在19世纪40年代麻醉术尚未发明之前,所有的侵入性外科手术都取决于术者的敏捷,刀锋的锐利和神态的镇定,这样才能使痛苦减少。同时虽然血管结扎术在16世纪就被法国外科医生巴雷发明,但直到18世纪仍在采用利用沸油和烙铁的烧灼术止血。许多病人在手术后死亡是因为烧灼破坏了可用的覆盖伤口皮瓣,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其他方面的医疗手段也并未高明多少。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医疗就十分落后。美军一直被痢疾、疟疾,伤寒和肺炎困扰,同时还有天花的流行肆虐。许多医生在内服药缺乏的情况下,只是采用清洗发汗等方法治疗这些常见病。这种办法对天花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疾病则收效甚微,死亡率很高。为了防止天花的泛滥,华盛顿与1777年决定全军接种牛痘,许多地方房子都被空出来接种牛痘之用。同时由于糟糕环境导致痢疾的流行,华盛顿针对其做了关于设备,食物,洗澡的卫生制度,让士兵保持卫生健康。
三、军事医疗的进步
战争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损伤,战场被称为“外科的学校”。毫不奇怪,正是军队的外科医师写下了最有影响的战伤后遗症报告,如医院的坏疽,破伤风和丹毒(一种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同时对感染起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同时护理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公众意识到非常需要新的护理手段与方式。一位女英雄将注定载入人类的史册——南丁格尔小姐。她出生于名门望族,在国外学习护理。《泰晤士报》披露前线受伤士兵一直由没经过培训的男护理员看护。战时国务大臣要求南丁格尔改善英国的前线护理条件。她于11月4日带领38名护士到达黑海沿岸的斯库塔利战地医院。在不足六个月的时间,南丁格尔克服无数困难,使战地医院焕然一新,伤员死亡率从40%降低到2%。她的成就吸引公众的巨额捐款,由此建立了护士培训体系,在与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签订协议后,第一批南丁格尔式护士于1860年开始课程学习。南丁格尔护理体现强调严格的纪律,集体主义和献身护理的精神,这些人把南丁格尔护理体现传遍英国,带到世界各地。在此之前,护理工作往往是由专业化程度很低的教会护士负责,南丁格尔使护理成为专业。
美国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影响,在南北战争时期军队医疗卫生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实行了机构改革,建立了医院制度。并且在民间组织的协助和支持下改善了医疗条件。医院制度是美军在医疗保障方面最重要的成就,即战争条件下,把伤员从前线急救站送到野战医院,实施手术后再由野战医院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和恢复。实行这种制度在当时属于首创。
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军队医疗建设也取得了进步。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对医疗力量需求非常大。现有的现役军医和休假军医都不够用,动用了大量自愿报名的平民医生,组建成诺干个医疗队,野战巡回医院或战地收容所、战地医院。在整个战争期间,总计有46955人服务在医疗岗位。志愿病员护理以及全民的支援行动,在1870年-1871年期间对军事医疗系统给予了大量支持。因此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因病死去的人只有1866年的一半。
四、军队医疗现代化
1914年6月28日波斯尼亚的两声枪响,几乎把整个世界都卷入了战争。世界大战是对世界也是对德国医务界的知识和技能的试金石,德国国内的战地救护和医疗工作像一个巨大的钟表机构,它那多样,相互齿合的各个部分,如果有一个齿轮出了问题,它的整体就会受损,各个机件的运转就会紊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应用在德国的X线设备
这方面经过考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是医疗队的组织,以及德国医疗保障方面注重科学、实际的全面训练。在战争过程中,医疗队的组织方面表现出来一些小的缺点,得到了及时迅速的克服。这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位于柏林的柏林医疗卫生总站,负责整个战争的医疗物资供应。总站的主任医师、上将冯·托伯尔在扩大和多方面组织安排这个“战争医疗用品百货商店”的工作中做出了榜样。
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从野战医院治愈出院的伤员70%都可以重返战场。在外科医生代表大会中,一位参与者描述了一战时各国军事医疗取得的成就,“首先,大家很有兴趣的看到,法国军队的伤员恢复健康状况的统计表明:250万伤员中,经过作战部队和驻防部队的医务单位治疗后,能够服役的占83.3%。离队做其他工作的占9.3%,死亡者占7.4%。被冷兵器刺伤的19854人中,能够服役的占92.7%,离队做其他工作的占5.5%,死亡者占1.8%。同1870-1871年的战争相比,世界大战的死亡率从11.9%降为7.4%,治愈率由88.1%上升到92.6%”。
战争中的瘟疫一直是战争带来另一种恐怖的副产品,过去的战争中,患流行病的人远远多于超过伤员。但是同过去的战争相反,在这次国际性大搏斗中,由于医生积极的努力,成功消除了流行病带来的恐怖。
巨大的成果并不是没有代价,除了相关人员的辛勤劳作和医疗用品消耗外。前线医疗队的伤亡也是十分的巨大。现代化战争技术的发展使在前线很难有真正安全的地方。
在一战时,很多医疗组织还是临时建立的。到了二战后,各种计划提前制定,后勤供应更为科学,但是战争也更激烈、残酷。军事医疗卫生的发展逐渐成熟,已经成立了一个体系。但军事医疗卫生的发展远远没有结束。军事医疗作为军事后勤的一个部分,战争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度越来越高,对军队医疗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遇见,随着医学及其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运用到军队医疗卫生中,战场上士兵的痛苦将被降低到更低的程度。军事医疗将更名副其实的成为战场上的守护神。
二战期间,主要参战国都曾改装装甲运兵车用于野战环境下的伤员转移和运输。实战中,装甲运兵车装有简易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不易地形和一定火力环境下抢运伤员,再运送到后方医疗点救治。
参考资料
《剑桥插图战争史》[美]杰弗里·帕克 山东画报出版社
《剑桥插图医学史》[英]罗伊·波特 山东画报出版社
《医学史·第二版》[美]罗伊斯·N·玛格纳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崔连仲 金盾出版社
《世界军事后勤史中世纪》徐德源 金盾出版社
《世界军事后勤史近代上》霍震 金盾出版社
《世界军事后勤史近代下》霍震 杨惠萍 金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