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降低13种癌症发病率?医生中的运动达人教你远离癌症-全球报道
运动有益健康 但现实生活中 工作太忙、带娃太累、没有时间…… 都能成为我们“没空运动”的借口
【资料图】
一项涉及欧美144万人的研究
可能给我们更多警示
统计分析运动与26种癌症发病风险
最终发现:
长期锻炼的人至少13种癌症发病率都显著降低
运动健体更能防癌
2022年2月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个体长时间坚持每周多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对抗癌有作用的分子,比如白介素-6(IL-6),这些分子能对异常细胞发挥作用,促进DNA修复,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这项研究招募了16名50~80岁的男性志愿者,他们都伴有一些肠癌生活方式风险因素,例如超重或肥胖。
他们在研究初始阶段接受了一次血液样本收集。随后进行了中等强度的室内自行车运动,骑行时间花费了30分钟。运动结束后,研究者收集了第二份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的是第二天没有运动的时候,静息状态下的样本。
研究者分析比较样本后确认,运动后的血液中IL-6会出现明显上升。他们将样本进行处理后添加到了实验室所培养的肠癌细胞中,与静息期样本相比,运动后的样本可以使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肉眼可见地减缓。
2016年《美国医学会内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涉及欧美144万人的研究,统计了运动与26种不同癌症类型风险相关的情况,发现长期锻炼的人至少13种癌症发病率都显著降低。
与运动最少的一成人相比,运动最多的一成人平均患癌几率降低7%。运动最多的人平均每天快走超过1小时,他们患食道癌的几率少42%,肝癌几率少27%,肾癌几率少23%。患病几率降低超两成的还有胃癌、子宫内膜癌及骨髓性白血病。
常运动还能将患骨髓瘤、结肠癌、头颈癌、直肠癌、胆囊癌和乳腺癌的几率减少一到两成,将烟民患肺癌的几率减少26%。
比你更忙的人却在坚持运动
在我们眼中,医生的工作特别多:白天做手术、观察患者,晚上加班写病历;工作之外还有各种学习和科研任务等。同样面临着缺乏运动的健康问题,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运动的呢?
来,认识一下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生们……
“有人认为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剑说。
柳叶刀上的跑者:普外科李剑
临床工作十分繁忙,全天工作12小时是家常便饭,但他还能坚持 每周三五次,每次5-8公里的跑步。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剑不主张熬夜,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准时上床睡觉;早晨6点起床,跑步40分钟,走路、拉伸20分钟,吃早餐、上班,每天7点半之前到病区,一分钟都不浪费。如果有外出学习任务,他就把跑步时间挪到晚上。
从刚开始只能慢跑、快走,到后来参加全国各种半程马拉松比赛。在李剑的带动下,身边的同事、朋友也逐渐开始跑步,就连他8岁的儿子,也会学着爸爸的样子,在小区里跑几圈。“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李剑如此说。
跑步不仅带给他一个好身体、一种平和的心态,还使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让他保持了充沛的精力,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毅力。
提升免疫力的践行者:免疫治疗科张勇
河南省肿瘤医院免疫治疗科副主任医师张勇也是跑步爱好者,有着10年的跑龄,最近三年,他又爱上了在健身房“撸铁”。
“当你坚持多年运动,这种自律带来的掌控感、成就感,能帮助你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更好地做好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张勇说。
2009年起,正在上研究生的张勇便开始了每天5:40起床,“工作日每天2.5公里,周末每天5公里,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良好的作息、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的锻炼习惯,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学习的状态,感觉精力充沛、活力满满,面对巨大学习和工作压力时,也能保持心情舒畅。同时,这也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张勇,依然能保持健美体形、肌肉饱满的秘诀。
因为工作很忙,他选择利用零碎的时间,值班室里配备了哑铃、健腹轮、弹力带等小器械,一有时间就来几组;中午有时间,他还会去健身房撸撸铁,做力量训练。
作为免疫治疗科医生,张勇对“适量运动 增强免疫力”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他没有慢性疾病,即便生病也比别人恢复得更快。
医院的“腹肌男神”:乳腺科毛启新
谈起男生身材好, 大家都会以腹肌作为标准。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毛启新绝对是医院的“腹肌男神”。
运动早已成为毛启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初中、高中起,他就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
上班之后,面对繁忙的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他会利用碎片时间、抽空锻炼。比如每周两次力量锻炼,每次一个小时;每周一次跑步或自行车的有氧运动。值夜班时,还会做几组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除了运动,他格外注重饮食的健康,很少吃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更多是选择高蛋白、低碳水的食物,常年保持着较低的体脂率。与此同时,充足的睡眠也十分重要。
与同龄人相比,38岁的毛启新看上去更年轻,“运动不仅给了我好的体型、体魄,更给我了很好的精力,从而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这不仅是个别现象,科学健身在医生圈已经蔚然成风,“运动是良医”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来来来,点击下方视频,看一下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首届秋季运动会的激烈氛围吧。
肿瘤患者该如何科学运动?
运动要科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避免过量、过度运动。尤其是自身特别疲劳时要慎重选择运动。
对于肿瘤患者,该如何通过运动,促进恢复、改善睡眠、强健体魄呢?
同样是运动达人、“抖肩舞”的推广者,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小兵表示,肿瘤患者运动的方式和时长,不能一概而定,要依据治疗期、恢复期、稳定期等不同治疗阶段。“肿瘤患者运动的原则就是依据自身基础条件,适度锻炼,不要过于劳累。”
在治疗和恢复阶段,建议先做一些康复运动促进身体复原。比如胃癌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术后当天患者可下床站立、扶床行走,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发生,之后循序渐进增加行走时长,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在结束治疗后,进入稳定期的肿瘤患者,最好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诸如快步走、慢速骑自行车、慢速游泳、排球、羽毛球、健身操、太极拳、非激烈性的舞蹈、家用健身器材等比较温和的运动等。
需要避免高强度的运动,例如快速骑自行车、登山、跳绳、武术、竞走、篮球、足球、快速游泳等对身体造成的劳累。
美国癌症协会指南推荐,肿瘤患者应尽早恢复正常日常活动,避免静止,建议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其中包括至少两天的力量训练。
陈小兵强调,患者可以依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先选择每天运动10分钟,在适应这一节奏后再循序渐进地加大锻炼强度,坚持从轻到重、从少到多、动作柔和、严防过激的原则。
本文综合自:
①Samuel T. Orange et al, Acute aerobic exercise‐conditioned serum reduces colon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through interleukin‐6‐induced regulation of DNA dam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2). DOI: 10.1002/ijc.3398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ijc.33982?af=R ②2022-04-23医学新视点《新研究发现,只需运动30分钟或许就能降低患癌风险》 ③ 2021-10-2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运动为何能防癌?癌症患者该如何运动?精准运动处方让8000余患者受益
专家介绍
陈小兵
肿瘤内科 副主任
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评审专家,《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等编委及《中华肿瘤杂志》等审稿专家,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国家级学会委员或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等省级学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等。擅长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和肺癌、乳腺癌等的规范化精准治疗。对癌痛管理、肿瘤康复、营养及心理治疗等也有丰富临床经验,对老年肿瘤“个体化一站式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研究。主攻消化道肿瘤侵袭转移耐药表观遗传学分子机制研究。
李剑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中国NOSES(经自然腔道取标本)联盟PPS(精准功能保肛)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NOSES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外科快速康复专委会委员,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擅长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手术。
张勇
免疫治疗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河南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老年分会委员。第一作者身份发表6篇被SCI收录的英文文章。主持一项省级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毛启新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兼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青委会常委、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与微创手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术后自体及假体的乳房重建手术。发表论文10余篇,获厅级科研成果奖1项,参编专著2部,参与多项乳腺癌临床研究。
责编:庞红卫
编辑:王晓凡
撰文:王晓凡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