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燕医科普|体检报告有“异常”怎么办?不要慌,这样应对

来源: 健康界 时间: 2022-10-24 09:53:37

都说小时候怕成绩单,长大了怕体检报告。好不容易在人山人海中完成体检,却异常害怕翻开体检报告时发现多项指标亮起“异常”红灯。心里咯噔一下甚至可能引起长期的担心忧虑,但是,检不检问题都存在与其心存抵触,不如坦然面对。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体检报告中容易引起焦虑的“异常”和对应的解读、建议。

抽血化验:血脂异常

通过抽血化验发现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脂蛋白代谢异常疾病,与其他心血管风险相互作用,会导致动脉粥状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如出现这项“异常”,首要应对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预。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补充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纤维,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少盐。如需要,请在医生建议下服用药物。


(相关资料图)

抽血化验:血尿酸

很多人体检报告上,尿酸一栏常常会有一个“↑”符号,这说明尿酸浓度偏高。高尿酸血症既有有症状的,如痛风,也有无症状的。高尿酸会引发肾脏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当出现指标异常,一方面要在医生指导下,量身定制“个体化”降尿酸方案,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合理、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火锅、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每天饮水2000ml以上。

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明显超标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是癌症的重要筛查项目。但是单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代表得了肿瘤,没休息好、炎症等,都可能导致异常。

一般来说,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升高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增高超过正常值几倍,或动态观察到持续增高的,建议再复查一次。如果经过2-4周后密切随访复查,肿瘤标记物确实大幅度明显升高,如升高几十倍,就需要找肿瘤专科医生进行临床咨询,排除罹患恶性肿瘤的可能。值得指出的是,若仅存在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能作为诊断肿瘤的依据,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超声/影像显示:甲状腺结节

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是根据超声影像表现,包括边界是否清楚,是否有钙化、纵横比、血流等情况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4级以上结节有恶性风险,3级以下结节考虑98%为良性结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平时生活中密切观察其大小和形态上变化,并定期复查即可。如良性的结节出现憋气、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则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如果体检报告提示怀疑是恶性结节,就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进行下一步治疗。

超声/影像显示:颈动脉狭窄

通过颈动脉彩超能够检查颈椎动脉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情况。一般来说,轻度狭窄即狭窄率小于50%,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可在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个体化考虑是否选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于重度狭窄即狭窄率在70%~99%的患者,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进行积极干预。同时,建议以上人群日常积极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戒酒、清淡饮食及适当体育锻炼等。此外,已经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严禁颈部按摩,避免斑块破裂脱落导致脑梗。

碳13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阳性

很多人听到幽门螺杆菌很紧张,因为它容易传染给身边人,还可能引发胃炎等疾病,增加未来患胃癌的风险。如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应积极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已经有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办法,如四联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体检是提早发现身体的危险因素,提示风险的一种手段。通过以上“异常”的分析,可以看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坚持管住嘴、迈开腿,以后体检就能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安心。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