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睡渣宝宝?不如试试这个神奇的哄睡“魔法”
将孩子哄入睡,是很多爸妈老大难的问题。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怎么我抱在手上一边走路一边哄很快就入睡了,屁股一沾床就哼哼唧唧要醒来,甚至有时候外出,放在手推车或者汽车安全座椅上,不用哄都直接秒睡。
这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入睡”魔法,唯独在床上就不起作用呢?
(相关资料图)
01、摇晃使人睡得更快更安稳
早在2011年,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团队招募了12名男性志愿者。志愿者在两个不同的下午来到睡眠实验室,在一个悬置床上睡45分钟。
第一次床是固定的,第二次床轻轻摇晃。他们睡觉时,利用在皮肤上的电极来检测大脑中的电活动,对大脑活动进行脑电波(EEG)监测。
结果发现当床静止时,志愿者大约要花费一半的时间在初始睡眠周期N1期(进入睡眠状态)。
而当床摇晃时,N1阶段大概只要花费约30%的睡眠时间,睡眠周期N2期(浅睡眠)从大约50%的睡眠时间提高到60%以上,增加了约10%。
结论就是:在轻轻摇晃的床上,实际上会影响脑电波,让睡眠更高效。
之后,该团队又做了一项新的实验,共招募了18位没有睡眠障碍的健康年轻人,让他们在实验室“睡了3晚”:
第一晚,目的是让他们习惯在实验室睡觉;
第二晚,他们睡在轻轻摇摆的床上(0.25 Hz的横向运动);
第三晚,睡在固定的床上(不摇摆)。
数据显示,参与者们在摇摆的床上睡得更快。而且,一旦睡着了,他们进入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的时间更长,睡得更深,醒来的次数更少。[1]
证实轻度摇摆都有助于改善睡眠,更惊喜的是,还可以促进睡眠期间的记忆巩固。
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
科学家通过监测受试者的脑电波发现,床面摇动可以激发成人大脑梭形波的产生,其发生的频率与床面摇动的频率基本同步。
梭形波在维持人类睡眠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其数量和密度在深睡眠期的明显上升说明摇动床面更加有助于成人保持睡眠状态。
同期《当代生物学》刊登的论文还证实了前庭刺激在摇动诱导小鼠睡眠中的作用。[2]
具体来讲,床面摇动可以提高成年小鼠觉醒-睡眠状态的转换速度,延长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并且这种作用在床面摇动加速度较高时更加明显。
在解剖生理上,前庭系统是动物感知平衡的重要器官。先前有科学家发现,在母婴互动过程中,前庭刺激可以给予幼体安抚作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母亲抱着婴儿轻轻晃动更有助于婴儿入睡。
02、户外白噪音环境也能帮助睡眠
很多新生儿家庭非常怕吵醒宝宝,然后在宝宝入睡后走路都颠着脚,好像做贼一样,让整个屋子都非常非常的安静。
其实呢,宝宝在我们的子宫里面听到的声音是非常嘈杂吵闹的,他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嘈杂的感觉。
当他他出生之后,到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中,他有可能反而会睡不着的。
伦敦皇家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就白噪声对儿童睡眠的影响进行过研究。[3]
在实验中,有两组20名新生儿,年龄在2至7天之间。16人(80%)在白噪声反应后在五分钟内入睡,而对照组中只有5人(25%)自发入睡。
所以,当宝宝在户外,躺在推车或者坐在安全座椅上不用哄就能自己睡着,是因为周围这些天然的风声人声车流声,也有一定的作用。
雨天的白噪音总是容易嗜睡
但是白噪音并不完美,长时间,大分贝的白噪音同样会对听觉造成损伤。针对白噪音,美国儿科学在2014年测试了多台为婴儿设计的白噪音机器,当时发现所有机器的声音都超过了婴儿可以承受的上限,可能在使用时损害婴儿听力和听觉发育。[4]
还要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指出婴儿如果长期暴露与白噪音,有可能影响他们说话和语言能力的发育。因此,白噪音可以适当地作为辅助工具,但不建议家长长时间播放给小宝宝听。
03、如何利用摇晃和白噪音哄睡?
尽量让孩子出生后,培养独自入睡,分床而寝的习惯。如果你的宝宝已经是“睡渣”宝宝了,不抱不入睡,那么可以试试“轻度摇晃抱睡+白噪音辅助”
1、摇晃抱睡的时候注意幅度,4秒一个来回,警惕摇晃婴儿综合征
2、使用白噪音要注意音量和时间,声音设备建议放在距离宝宝2米远的地方;
3、音量不要太高,大约类似淋浴冲水的响度;
4、不要长时间使用白噪音,宝宝入睡后就可以停止;
总之,婴幼儿的睡眠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随年龄增长,规律的睡眠一般能很快建立,家长不必过分焦虑。
免责声明: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