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鸡蛋也能人造?是“科技与狠活”还是谣言?-世界快播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1-13 19:49:34

近日

一则“人造鸡蛋”的视频


(相关资料图)

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中有人用化学原料

制作人造蛋黄和蛋清

从外观看似乎可以乱真

(图片来源 |短视频网站截图)

而在网传鸡蛋生产车间的画面上

更是标注“一小时产六万个”

“每天八十万粒”的字幕

还有制作者说

人造鸡蛋的成本只要1角钱

(图片来源 |短视频网站截图)

网友由此担心:

这样的鸡蛋能吃吗?

人造鸡蛋真的存在吗?

我们日常生活中

又该如何健康食用鸡蛋呢?

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造鸡蛋真的存在吗?

小编了解到,以目前现有技术几乎不存在以假乱真的人造鸡蛋,即便有的话,制作成本也远高于真正的鸡蛋。在日常消费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用人造鸡蛋替代真鸡蛋的情况。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图片来源 |新华社)

早在多年前,媒体就曾辟谣过“人造鸡蛋”。据专家还原“人造鸡蛋”的实验显示,“人造鸡蛋”有化学合成品的味道,而且制作成本大约是真鸡蛋的4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姚俊峰

视频中的人造鸡蛋这类产品与部分餐饮企业展示的样菜类似,看起来很像,但不能食用。那些人造鸡蛋隔着屏幕或许觉得像真的,可如果拿到面前,普通人也能识别。从技术角度看,如果要制作可以食用的人造鸡蛋成本远高于真实的鸡蛋。

而且,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还原天然蛋壳。在部分所谓“人造鸡蛋”的视频中,几乎看不见“人造蛋壳”的细节。有的是镜头对着“蛋壳”一晃而过让人难辨真假,有的则一眼即可看出人造的蛋壳,与真实蛋壳有差异。

姚俊峰觉得,在近期传播较广的“人造鸡蛋”视频中,存在移花接木、恶意造谣的现象。

(图片来源 |短视频网站截图)

餐具

有哪些和鸡蛋有关的传言?

事实上

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

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有关鸡蛋的传言层出不穷

鸡蛋不能与糖一同食用?

很多人认为,“鸡蛋和糖在高温作用会生成糖基赖氨酸,而这种物质会破坏身体中本身有益的氨基酸,会对身体产生毒性”。其实,鸡蛋和糖发生的是著名的“美拉德反应”,这种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烤肉、红烧猪蹄和烘焙面包,都是由于发生这种反应而产生的独特香味和色泽。

这种反应对身体不存在伤害,反而在食品加工领域很常见。要说真的有什么负面作用,那就是导致鸡蛋中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物质含量降低,影响蛋白质整体质量,但和有毒有害无关。

(图片来源 |南方都市报)

此外,美拉德反应在烘焙、烧烤等高温烹调和少水加热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就算在糖水煮鸡蛋中可以发生,反应程度也非常小。还有人说“红糖水煮鸡蛋会致癌”,主要是由于其中所产生的丙烯酰胺和焦糖色素。

其实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只有在动物实验中大剂量使用才显示致癌性,未存在对人体致癌的科学依据;而焦糖色素又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只要在规定剂量内使用,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更不会致癌。

所以,鸡蛋和糖本身是两种皆不存在毒性的物质,无论单独食用,还是一起食用都是无毒的。

吃鸡蛋会损害心脏健康?

胆固醇,很多人都觉得不是个好东西,而鸡蛋中又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所以有人说吃鸡蛋容易损伤心脏。事实上,胆固醇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坏。

(图片来源 |包图网)

胆固醇本身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组成人体细胞膜的主要物质,也是合成胆汁、维生素D以及肾上腺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原料。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有着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饮食中所摄入的胆固醇物质对于血浆胆固醇的影响其实很小。蛋黄等食物中所含的胆固醇物质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不会造成较大波动,所以吃鸡蛋会损害心脏的说法不可以相信。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健康食用鸡蛋呢?

到底一天能吃几个鸡蛋?

1

由于每日食用的饱和脂肪酸最好不要超过总热量的10%,到底一天吃几个鸡蛋合适,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重和所需热量计算。健康人一天吃一两个鸡蛋是没问题的。

2

正在长身体的中小学生或是身体消耗大的成年人一天可以吃2~3个鸡蛋来补充所需的蛋白质。

3

健身的人,不管其目的是减脂还是增肌,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都略多于常人,可以适当通过增加鸡蛋摄入量补充蛋白质。

哪些人群不适合食用鸡蛋?

1

蛋白质过敏人士;

2

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3

代谢胆固醇能力弱或合成胆固醇量多的人群,避免大量摄入。

如何健康烹调鸡蛋?

重油重盐的烹饪方式会让健康的鸡蛋变得“不健康”。鸡蛋吃法多种多样,有煮、蒸、炸、炒等。从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

“科技与狠活”无处遁形

我们也要注意

识别食品安全谣言

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来源丨新华社、南方都市报、科普中国、北京鼓楼中医医院

编辑| 赵艺霖

主编| 蒋琳

监审 | 钟倩

标签: 视频网站 丙烯酰胺